愛伊米

明朝滅亡前三個月朱由檢連換三個首輔也未能挽回滅亡的結局

按照《明史》的記載,崇禎帝是明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南明小朝廷的那些皇帝都不能算。南明小朝廷自順治元年(1644

到康熙元年

1662年

,歷時18年,共有四位帝王,一般不被正統王朝所認可。

既然南明小朝廷的皇帝不算,那麼崇禎帝就是最後一位明朝皇帝,那麼最後的三位首輔也就十分明確了。

陳演(?——1644年)

,四川樂山人。內閣首輔任職時間:崇禎十六年(1643年

5月

到崇禎十七年(

1644年

2月,任職九個多月;蔣德璟(1593

——

1646年),福建泉州晉江人。內閣首輔任職時間:

崇禎十六年(1643年

2月

崇禎十七年(

1644年

3月2日,任職一個月左右;魏藻德(1605

——

1644年),北京通州人。內閣首輔任職時間:

崇禎十七年(

1644年

3月3日

崇禎十七年(

1644年

4月25日,任職一個多月。

在明朝滅亡最後的10個月中,就換了三位內閣首輔,最長的做了兩個多月,另外兩個在職僅僅有一個月時間。在這大明王朝的亡國時刻的三位內閣首輔在位時間這麼短,說明這些內閣首輔都是無能之輩,根本就沒有擺脫大明王朝滅亡的命運,可見他們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平庸了。

陳演力阻調吳三桂撤離寧遠,固守山海關-判斷失誤

崇禎十五年(1642年

11月,清軍第五次入關劫掠,大明京畿之地戒嚴。明軍一觸即潰,清軍如入無人之境,京畿之地、山東、江蘇等地被清軍劫掠。清軍深入的最遠之地在江蘇沭陽,到達了淮河北岸之地。

崇禎十六年(1643年

3月,清軍滿載而歸,必然要經過京畿之地,明朝朝廷震動。

作為明朝內閣首輔的周延儒被崇禎皇帝逼著去統帥軍隊,鎮壓清軍所謂的“流寇”。周延儒和其手下的將領不敢和清軍對戰,於是遠遠跟著清軍的隊伍,“禮送出境”。他坐鎮通州,每每清軍離開一地,就謊稱大明軍隊收復失地,奏請皇帝褒獎。

明朝滅亡前三個月朱由檢連換三個首輔也未能挽回滅亡的結局

陳演就是周延儒去職之後擔任的首輔,史書記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崇禎皇帝和一眾大臣準備將吳三桂主力調回山海關,棄守寧遠,全力抵禦進入山西的李自成起義軍,拱衛北京的安全。陳演卻力主不撤守寧遠,耳朵根子軟的崇禎皇帝最終聽從了陳演的建議。

李自成的起義軍接連奪下大同、宣城等軍事重鎮,北京已經無險可守,此時陳演的建議顯然是判斷失誤了。陳演因此被趕出了朝廷,自然內閣首輔也換了人。崇禎皇帝是這樣說他的:

“汝一死不足蔽辜!”

陳演最終被李自成起義軍所俘獲,繳納了四萬兩白銀只獲得四天的自由,李自成率軍攻擊吳三桂之時,怕大明的遺老遺少作亂,於是將陳演斬殺。

蔣德璟掛冠而去,還是遁走?

陳演被罷免之後,蔣德璟代理內閣首輔。崇禎皇帝和大臣商討如何收一下“練餉”問題,也就是討論軍費問題。

明朝滅亡前三個月朱由檢連換三個首輔也未能挽回滅亡的結局

值此大明危亡之際,蔣德璟卻力陳“練餉”的危害,不讓收。君臣一場辯論之後,蔣德璟因罪辭去內閣首輔職務,將家庭搬離北京城,到了北京城外,一觀明朝的氣數。明朝滅亡之後,逃亡江南。弘光政權之時拒絕出仕,而福建隆武政權之時,短暫出仕,不久病亡。

魏德藻平時口若懸河,臨危之際口不敢言

崇禎十七年(

1644年

3月,蔣德璟去職之後,魏德藻被任命為內閣首輔。李自成兵臨城下之際,崇禎皇帝問計於魏德藻,平時口若懸河他卻一句話也沒有,氣得崇禎皇帝夠嗆。為了籌措軍餉,他提出了群臣捐獻的方法,而奏效甚微。

李自成破城之後,魏德藻的下場可以想見了。

?“

藻德輸萬金,賊以為少,酷刑五日夜,腦裂而死。復逮其子追徵,訴言:‘家已罄盡。父在,猶可丐諸門生故舊。今已死,復何所貸?

賊揮刃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