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末代皇帝溥儀的御膳有哪些菜 其實還不如後宮膳食

在清代的宮廷,有一種叫做“照常膳底檔”的東西,用來記錄皇帝每天的飲食,從順治皇帝入京,到偽滿洲國,從未有過中斷。這一本材料過去一直被藏在深宮之中,秘不示人。直到清朝末年,宮城的各種關防有所鬆動,才開始有相關的資料流向民間。而皇帝的御膳到底有多少菜,有哪些菜式,才漸漸為人津津樂道。

末代皇帝溥儀的御膳有哪些菜 其實還不如後宮膳食

御膳房負責主理皇帝的膳食,下設五局,分別是葷菜局、素菜局、掛爐局、點心局和飯局。葷菜局,主掌雞、鴨、豬、羊、海鮮一類食物的製作。素菜局,主掌蔬菜烹調。點心局,主掌包子、餃子、燒餅等點心製作。飯局,主理粥、飯等。而當日未嘗出力的掛爐局,則主理南爐鴨、燒小豬、掛爐肉一類的燒烤菜。宣統二年,溥儀臘月份的膳單如下所示:

末代皇帝溥儀的御膳有哪些菜 其實還不如後宮膳食

口蘑肥雞、三鮮鴨子、五柳雞絲、燉肉、燉吊子、肉片燉白菜、祭神肉片湯。

後送野意鍋子、燉五香羊肚絲、羊肉片燉蘿蔔、黃燜羊肉、肉絲燉白菜、羊肉片燉凍豆腐、咯噠英豆芽、鴨條溜海參、鴨條溜脊髓、鴨丁溜葛仙米、黃花煎丸子。

肉丁燜咯噠英、肉片燜冬筍、炒肉末、小肚、韭黃炒肉、山雞丁炒醬瓜丁、炸春捲、炒雞蛋花、燻肘花、燻肝、八寶果羹、臥雞果、滷煮豆腐、煮雞果、炒鹹食、咯噠英炒芽豆、青炒乾子絲、五香豆腐乾。

片盤、白煮雞肘子、烹白肉一品、餑餑、大饅首、棗糖糕。

隨送逛爾湯、老米膳、旱稻粳米(粥膳)、果子膳、高糧米粥、玉米仁粥。

末代皇帝溥儀的御膳有哪些菜 其實還不如後宮膳食

這些飯菜擺上席,須耗費七張膳桌:菜餚兩桌,火鍋一桌,點心、米膳、粥品各一桌,還有鹹菜一小桌。方丈盈前,皇帝自然不全吃,只同選秀般挑選幾樣,然後由服侍的太監恭恭敬敬端到近前,使其下箸。那麼,皇帝究竟吃了些什麼,在膳單上也必須詳細的記錄下來。

溥儀作回憶錄時曾說,他每餐所用的,實際都是太后送來的菜,御膳房的菜則幾乎原封不動的擺在膳桌最遠處。為什麼呢?

因為御膳房經年累月,進呈的都是相近的菜式。十二月五日,因為換上一桌素膳,才撤下了十四品舊菜。十二月六日以下,乾脆記作“養心殿進早、晚膳,俱用黑漆桌擺,照常傢伙膳品”如何如何了。而一份宣統四年的早膳單也顯示,皇帝兩年後吃的,幾乎還是相同的菜式:口蘑肥雞、三鮮鴨子、五柳雞絲……無一不曾出現在這份宣統二年的膳單之上。

末代皇帝溥儀的御膳有哪些菜 其實還不如後宮膳食

再者,御膳房治膳的方法也有定則,廚子莫不恪守,不能變動分毫。菜色既陳舊,口味又單調,皇帝自然不感興趣。

而皇太后、皇后和妃嬪的膳食則不同,她們各有自己的膳房,品類、口味俱不相同,尤其太后、太妃的膳房,廚子的水平更是拔尖兒,皇帝往往食而稱美,故而只吃太后送來的菜,這是常情。

末代皇帝溥儀的御膳有哪些菜 其實還不如後宮膳食

再算算總數,皇帝的御膳左右不過三十多品,這和《御香縹緲錄》上記載的慈禧用膳,每餐須齊齊整整佈菜百品相比,實在要簡素得多。事實上,即便是承平時期的乾隆皇帝,面前的菜餚也不過數十品。

而每逢過年的時候,還要加上兩桌的菜品。除夕前夜,日常早、晚膳外,還須增設“添安早膳”、“添安晚膳”各一桌。所謂“添安”,就是將膳品擺作寓意吉祥的字樣,譬如這桌“添安早膳”,只消瞥一眼並排呈列的大碗菜,映入目前的就是“迎喜多福”四字。並且雞絲色白,鴨絲色赭,復有什錦攢絲,五色粲然,使人欣悅。而下午的“添安晚膳”,口彩則是“洪福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