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呂雉有個侄兒,坑害呂氏家族千人,呂氏家族被團滅

呂雉有個侄兒,坑害呂氏家族千人,呂氏家族被團滅

大家好,我是醉漢,一個喝醉酒就能吧啦吧啦講一堆歷史故事的天才小子。

現在流行的詞彙當中,“坑爹”從出現到現在,鬧出不少笑話。但是,坑爹的你見過,實力坑姑姑的你見過嗎?

這不,歷史上坑姑姑最狠的就是他——呂祿。

呂雉有個侄兒,坑害呂氏家族千人,呂氏家族被團滅

呂祿是何許人也?

呂祿這個人在歷史上不算出名,除了一個歷史事件和他有關係以外,司馬遷所撰寫的《史記》當中,也是沒有關於他的記載。

不過,提起他的姑姑,大家就不會陌生了——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

呂雉的政治目的

呂雉比較偏愛自己家族成員的,不過也可以理解。雖然外嫁給劉邦,希望孃家日子好過的想法可以理解。

但是,呂雉在位期間,大肆殺害異姓王,這為天下所恐懼,之後更是瘋狂打壓劉氏宗親,引起了沛縣老臣以及劉皇室的不滿。

呂雉希望透過聯姻等方式,將皇權牢牢地掌握在呂氏手中。可以說,在呂雉在位期間已經實現這個政治目的。

分別任命三個侄子呂臺、呂產、呂祿為將軍,統帥整個南北軍。並且封呂氏三王。呂祿為趙王。

呂雉臨終前,命呂王呂產擔任相國,冊封呂祿的女兒做皇后。希望能夠透過這種方式來掌控皇權。

臨終前的呂雉,也只是一個姑姑

呂雉有個侄兒,坑害呂氏家族千人,呂氏家族被團滅

呂雉的一生,可以說是在見證殺伐與執行殺伐中度過。

病重而危的呂雉,在死之前卻是幡然領悟,僅僅是以一個姑姑的身份想要保全呂氏家族。

臨終前,她告誡三個侄子:“剛成立漢的時候,我的夫君劉邦曾經和大臣有過約定:非劉氏宗族不得稱王,如果稱王,天下共同誅之。我給呂氏家族封王,本就惹得朝中大臣與劉氏宗親不滿。現在我就要去世了,皇帝還很年輕,我怕他們發動政變。我走後,你們要牢牢地掌握軍隊,千萬不要離開皇宮給別人可乘之機。”

從這一段話,可以看出呂雉並沒有想要呂氏真的成為皇室。僅僅是想給呂氏萬代榮華富貴。但是她也明白,之前封呂氏為王,已經惹了眾怒,她去世之後呂氏能不能保全都是一個問題。

唯一的漏洞就是呂祿

呂雉有個侄兒,坑害呂氏家族千人,呂氏家族被團滅

呂雉去世後,掌握南北軍的呂氏可謂是牢牢地掌握了皇宮。“挾天子以令諸侯”又或者直接取而代之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歷史也是有趣的,算的上固若金湯的呂氏統治,卻出了呂祿這麼一個不停使喚的人。

密謀叛亂被人告發,齊王首先發難。之後就是征討齊王的灌嬰與齊王聯手。

但是掌握皇城兵權的呂氏還是投鼠忌器的。

沒有兵權的周勃以曲周侯酈商之子酈寄與呂祿交好為計,派酈寄前去欺騙呂祿,讓其放棄兵權,把兵符交給周勃。

呂雉有個侄兒,坑害呂氏家族千人,呂氏家族被團滅

呂祿本人是相信了酈寄的欺騙之詞,但是呂氏集團還是有些智囊的。於是這個計劃擱淺了。

此計不行,又生一計——讓酈寄離開軍營,以方便周勃得以進入軍營奪取兵權。

如此關頭,呂祿竟然就和酈寄前往出去打獵,給了周勃以可乘之機。

沒有兵符,是指揮不動士兵。所以,周勃再派酈寄前去假傳聖旨,說皇帝要呂祿把北軍兵符交給周勃。呂祿竟然相信了。

要說呂家真有謀反之心,交出兵權無意義把手中武器交給對方。要說呂家沒有謀反之心,但是呂雉臨終遺囑一再交代掌控兵權。

呂祿如此輕易的交出兵權,不知是輕信周勃還是怎麼。

總之,呂祿為沛縣集團以及劉皇室的計謀貢獻了一個缺口。

“諸呂之亂”呂祿就是罪魁禍首

呂雉有個侄兒,坑害呂氏家族千人,呂氏家族被團滅

呂祿讓出兵權,呂產並不知道,還興致勃勃的準備於未央宮作亂。

被抵制在宮門外,自然無法實現殺害皇帝或者挾持皇帝的願望。

剛巧被得到兵權的周勃撞見。於是就爆發了衝突,呂產被殺。南軍也落得大臣之手。

失去武裝保護的呂氏家族,成了長安城中待宰羔羊。

太尉周勃下令,分頭逮捕所有呂氏成員,不論男女老少,一律斬殺。

可以說,沒有呂祿交出兵權,鹿死誰手還真的不一定。正是因為呂祿交出兵權,使得主動權被交換到劉皇室手中,從而使得呂氏毫無反抗之力的被殺害。

面對如此坑害姑姑的呂祿,醉漢不得不說一句:“智商或許真的是硬傷。”

呂雉有個侄兒,坑害呂氏家族千人,呂氏家族被團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