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曾國藩落魄時的感悟:負債累累的時候,要給自己留一條崛起的後路

談及曾國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不僅創立了湘軍,而且費盡心力為大清平定太平天國。與此同時,他還是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在文學領域也頗有建樹,是晚清散文“湘鄉派”的創立人。

可偏偏就是這位名臣,一生之中竟也有窮困潦倒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不光如此,他還被“債主”逼得坐立不安,險些斷送了前程!

從古至今,恐怕所有的人在經歷生活拮据,窮困潦倒的日子時,都會不知所措,甚至有些人的人生也會因此而發生改變!

當然,像曾國藩這樣的偉人在面臨這樣艱難的處境時也會左右為難,但這種有大智慧的人,不會就此罷休,他一定有辦法擺脫困境!

曾國藩落魄時的感悟:負債累累的時候,要給自己留一條崛起的後路

他曾感嘆:負債累累的時候,要給自己留一條崛起的後路。究竟這位偉人經歷了什麼事情,讓他竟然發出這樣的感嘆!曾國藩有他自己的處世原則,他的有些處事原則,特別是他的家訓,讓我們每個人都受益匪淺。

接下來,不妨讓我們一起,走進曾國藩的世界,去了解這位偉人真實的生活,然後試著去讀懂這句話,究竟是什麼含義。

勤奮刻苦,一鳴驚人

曾國藩家境還算不錯,並沒有像很多窮酸書生一樣食不飽腹。他的家境不算過於優越,不過說實話,也算可以。曾國藩從小到大便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他有遠大的志向,想要透過自己的努力,有朝一日,可以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也願意為天下做一些事情。

所以,有志向的人不必過多地督促他們學習,只要他們自己心裡有學習的念頭,只要不懈努力,就會有一鳴驚人的一天。

曾國藩落魄時的感悟:負債累累的時候,要給自己留一條崛起的後路

可能是曾國藩的親朋好友也覺得他不一般,以後一定能夠成氣候,所以在曾國藩讀書時期對他的幫助特別大。其實這種心思也可以理解,如果一個人沒有實力,爛泥扶不上牆,誰肯願意去幫助他呢?他們想要幫助曾國藩,不過是想日後曾國藩發達了,可以有個照應。

不過他們也賭對了,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勤奮刻苦的曾國藩經過三次參加朝廷會試,汲取失敗的經驗後,終於考中了進士,並順利地留在翰林院實習,那一年他28歲。

古代的進士那是非常厲害的,多少人羨慕不得。曾國藩終於成功了,他不枉多年的努力,為了考中進士,不知道他費了多少心血,熬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可謂是“十年寒窗無人識,一朝成名天下知”,曾國藩熬出頭了,這一次終於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為國效力了!

曾國藩落魄時的感悟:負債累累的時候,要給自己留一條崛起的後路

實現理想,負債累累

成功考中進士的曾國藩按照歷代的規矩,需要在翰林院中實習。待到三年實習期滿以後,才能面見皇上,最終根據實際能力與成績被妥善安置到各個職位上去做官。當時的曾國藩也是這樣想的,老老實實地在翰林院待著,每天努力工作,讀讀書,喝喝茶,等到三年實習期滿,就出京做官了,沒準兒表現好的話,還能留在京城做官!不光是曾國藩這樣想,他家中的親眷也是這樣認為的。

不過事實卻不是這樣,第三次應試方才考中進士的曾國藩與其他學子一樣,都遇到了一個實際性的問題:銀子不夠花!古代的科舉考試可不如我們現在的高考一樣,參加古代的科舉考試需要花費大量的銀子。

大家可能好奇這些銀子都需要花在哪兒。大家不妨一起想一想:這古代若是想要考中進士,就需要學習,學習的話沒有老師怎麼能行?所以請私塾老師需要花錢。這個不說,再看進京趕考需要花費多少銀子,住宿吃食,考試費用等等,別的暫且不說,參加一次科舉考試就要花費大量的銀子,何況這曾國藩考了三次才中進士!

曾國藩落魄時的感悟:負債累累的時候,要給自己留一條崛起的後路

即使曾國藩的家中再有錢財,也經不起他這般折騰。所以他在考中進士之後,生活艱苦,沒有銀子,哪兒還有快意瀟灑?只有尷尬的處境。本想著考中進士之後,衣錦還鄉,讓所有的人都刮目相看,奈何沒有銀子,也不能回家。自從曾國藩考中進士之後,在翰林院實習的三年內,他都沒有回家。

萬不得已,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向錢莊借錢。這所謂的錢莊,不過就是有錢人放高利貸。為了生活,沒辦法啊,縱使他曾國藩有再大的能耐,沒有錢也不能在京城中生存下去。向錢莊借錢以後,他沒有錢財去還,只能越欠越多。

就這樣,曾國藩繼續拮据下去。終於熬到了三年實習期滿,本以為有皇糧可吃了,不料想晚清時期,官府黑暗,昏庸無道。沒有錢打點吏部官員的關係,他們遲遲不肯讓曾國藩去面見皇上。眼看實習期一同工作的進士們如今都到了各個地方去擔任官職,曾國藩也只能羨慕又憤恨。可是不管怎樣,他沒錢,就是沒有出路。

曾國藩落魄時的感悟:負債累累的時候,要給自己留一條崛起的後路

擁有一腔熱血的曾國藩厭惡這昏庸的世道,但是沒有辦法,他也無能為力。

抓住機會,找尋後路

自古禍不單行,曾國藩由於沒有錢財,不能打通關係,遲遲未能見到皇上,所以不能被授予官爵。這個時候,錢莊便更加變本加厲了,他們不單單是前來催債,而是四處造謠說曾國藩是一個不守信用的人。因為他們覺得別的考生都分配了官職,唯獨他曾國藩沒有被授予一官半職,官場利益糾紛繁瑣,想必曾國藩一定是惹怒了某位權臣,於是乎便這樣做。

曾國藩見狀便更加愁苦了,沒有錢怎麼能打通關係?沒有錢怎麼能還債?也是沒有辦法,索性就不再理會這些事情。於是他便靜下心來,仔細思量如何給自己尋找到一條後路。他相信就算大清的官員昏庸無道,做主子的也不能不識人才!

想到這裡,曾國藩便決定要趁機努力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待到有朝一日面見皇上時,能夠討得皇上歡悅,就一定能夠謀得一官半職。

曾國藩落魄時的感悟:負債累累的時候,要給自己留一條崛起的後路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那些能夠精準地把控自己內心的。他們能夠不為外物所動,時時刻刻保證自己擁有恬靜的心境。曾國藩便是一個這樣的人,有了能夠使得他內心變得堅定的想法,他便要去將這些想法變成現實。於是他開始潛心學習,在那段時間裡,他不僅將大清的歷史全部看了一遍,也把幾部大清律法爛熟於心。

有些事情就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所有讓人感覺到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一旦發生了,就會有它們發生的緣由。

錢莊見曾國藩實在拿不出銀子,便不想著一直逼迫了,錢莊的人也不傻,這個窮書生畢竟也是進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指不定哪天他曾國藩又得勢了,到時候錢莊的日子可不好過。吏部官員的態度也不得不好起來,因為曾國藩實在是沒有錢可以用來打點關係,就這樣,曾國藩的機會終於來了!

曾國藩落魄時的感悟:負債累累的時候,要給自己留一條崛起的後路

既然曾國藩沒有銀子,還是把他趕緊打發走吧,整日看書,他自己不煩,吏部的官員們也看得煩了,所以就把這個窮書生引薦給皇上了。這次機會是一個契機,而曾國藩為自己準備的後路就是不斷地潛心學習,始終相信自己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與道光皇帝交談的那一天,曾國藩等待了好久。由於他經歷的那些事情,不論是他心甘情願還是不得不那樣,總之曾國藩學習了很多很多。以至於曾國藩在回答道光皇帝所問的問題時能夠對答如流,談吐自然。

在討論一些治國理政的問題時,他也侃侃而談,頗有指點江山的胸襟。這樣的人才,皇帝怎能不喜歡?面試過後,皇帝便讓他留在翰林院工作,決定給予重用。

曾國藩落魄時的感悟:負債累累的時候,要給自己留一條崛起的後路

到這個時候,一切都塵埃落定了,許多的錢莊見狀也都來請曾國藩做他們的顧問。做顧問可是一份美差,可以什麼都不做,仍舊可以拿到很多分紅。但曾國藩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因為他深受其害,知道錢莊都是富人用來變富的手段。

當時的清朝國力已經不如從前了,若是錢莊越來越多,人們都想不勞而獲,清朝的未來就岌岌可危了。他是一個有遠見的人,他也真正地做到了清正廉潔。面對眼前的利益誘惑,曾國藩抗住了。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可謂是有起有伏,他有許多的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曾國藩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在向我們流露智慧光芒的同時,他也留給了後世許許多多的財富,“負債累累的時候,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便是一份寶貴的財富。這樣的人才是有遠見的,不拘小節,不棄初心,安於恬靜,方得始終。

圖文來源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