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藥明康德AH股尾盤雙殺 發生了什麼?

藥明康德午後持續下挫,股價跌停,成交量超50億。此外藥明康德港股目前跌超11%。除了藥明康德外,港股生物醫藥也相繼跳水,三葉草生物跌超18%,榮昌生物跌14%。

藥明康德AH股尾盤雙殺 發生了什麼?

CXO是近幾年醫藥行業裡面景氣度最高的細分領域,作為“賣水人”的CXO機構收入主要來自國內外製藥巨頭的研發支出。藥企研發支出增加,CXO的業績就增加。

2020年之後,國內製藥企業整體表現一般,“藥茅”恆瑞醫藥(600276。sh)股價從100元到50元的腰斬經歷讓投資者極度難受,但藥明康德(603259。sh)、凱萊英(002821。sz)、泰格醫藥(300347。sz)等幾家CXO機構的股價年內卻不斷新高。按市值來看,目前CXO老大藥明康德的市值已經與恆瑞醫藥只有幾億億的差距了,恆瑞醫藥市值3185億,藥明康德市值3179億。

賺藥企研發費用的“賣水人”市值都趕上藥企了,這不很奇怪嗎?不奇怪,因為國內這些CXO機構賺的都是歐美等國際製藥巨頭的錢,大部分收入其實都來自國外。

根據各公司最新財報資料顯示,藥明康德76。26%的收入來自海外,凱萊英89。14%的收入來自海外,泰格醫藥45。94%的收入來自海外,康龍化成86。36%的收入來自海外,昭衍新藥79。14%的收入來自海外,海外收入佔比非常大。

對於這些業務主要來自海外的公司,實現港股上市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利於加強公司全球化運營能力,可以更好的拓展國際市場。

當然,身處醫藥大行業,公司的發展還必須考慮行業變化,國內CXO行業景氣度雖然較高,但是隨著全球製藥企業研發增速放緩、國內對創新藥企監管趨嚴,目前國內CXO企業的高增長恐難持續!

如今的創新藥企領域正迎來蕭瑟寒冬,在二級市場,今年前十個月,已經14家企業在科創板吃了閉門羹,超過了去年全年,這還沒有算上正處於暫緩審議和中止狀態的。即使IPO成功,股價表現也不太好看,最近甚至已經出現了“破發潮”。華蘭股份、可孚醫療、成大股份先後破發,在港股的三葉草生物、微創機器人認購情況也遠不如半年前的新股火爆。

此外,近期的CDE(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新政出爐,提到國內創新藥申報臨床試驗要以最優藥物(原研藥)作為對照組,也被市場解讀為重複式的研發不受看好,會直接導致藥企砍掉不少重複研發的管線。

一系列的訊號意味著,CXO行業的未來專案將會變少。但目前整個行業的高估值水平price in了CXO未來的高速增長,未來如果增速放緩,那麼業績和估值的反向戴維斯雙殺恐怕在劫難逃。

此外還有藥明康德本身的發展隱憂。今年以來藥明康德的股東、高管合計套現近50億元,其中一股東因違規套現而遭到立案調查。

其中包括股東上海瀛翊違規套現近30億,引發監管層關注被立案;還有股東SBI、公司部分高管相繼套現19。45億元、0。45億元,累計合計套現接近50億元。此外,據媒體近期報道,藥明康德的一份會議紀要檔案顯示,為響應“共同富裕”,藥明康德倡議和要求幹部“主動降薪”,降薪資金將組成基金。

顯然,股東即便違規也要套現,背後的潛藏風險不得不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