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脈浮,原來是這麼回事 | 《傷寒雜病論》解讀

脈浮,原來是這麼回事 | 《傷寒雜病論》解讀

《傷寒雜病論》解讀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傷寒雜病論》太陽區域的功能,是為人體全身提供足夠的“太陽能”(光和熱),並交換氣體,排出天通廢熱、廢渣、廢水和脂溶性毒素,維繫天通系統的正常氣壓、熱壓、血壓、水壓和心壓,使督脈升清陽既沒有障礙,也沒有不及。

太陽病是人體督脈上段片區跟天文環境關係失調的結果。天文環境由天體、陽光、空氣等所構成,對人體影響最大的主要是其中的空氣狀況,比如空氣的溼度(燥、溼)、溫度(寒、暑、溫)、流通度(風)和乾淨度(如霧霾或粉塵等)等。人體太陽區域為空氣狀況而受病的主要途徑是天通的汗毛竅和鼻竅,其次是天通替代性的地通口竅。其中,從汗毛竅和鼻竅傷及太陽的,主要為風、寒、溼、燥等邪,並表現為寒病,如風寒病、寒溼病、涼燥病等;從口竅和鼻竅傷及太陽的,主要為風、暑、溼、燥、溫、霧霾或粉塵等邪,表現為熱病,如風溫病、暑溫病、溼溫病、溫燥病、瘟疫病、雜病等。

脈浮,原來是這麼回事 | 《傷寒雜病論》解讀

【太陽184-00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太陽這個區域受病,讓人體出現的典型症狀多是脈浮、頭項強痛且惡寒。

太陽區域受病,其病原最為多見的是天文環境的風寒之氣(含當今人造空間的涼空調),病因或者為人體長期體弱易汗(感冒動則服用西藥也常導致體虛易汗),不耐風寒而總自覺有颼颼涼意,這是太陽中風,屬於虛象虛證的天通太過;或者身體強壯之人一過性汗毛竅張揚汗出,忽然遇到一陣寒風侵襲而閉汗,這是太陽傷寒,屬於實證實象的天通障礙。也有因先前曾受寒閉,內熱鬱積,後為病毒感染而發高燒的太陽區域受病,這是太陽溫病,屬於實象實證或實證虛象的天通障礙。太陽區域一經受病,表現一定複雜,但常見的典型症狀是脈浮、頭項強痛且惡寒。

脈浮多是他覺症狀,也可以是自覺症狀。他覺,主要是接診大夫按脈。太陽病患者如果有相應的知識儲備,當然也能注意到自己的脈象。

脈浮,原來是這麼回事 | 《傷寒雜病論》解讀

中醫源頭經典《黃帝內經》主張“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傷寒雜病論》也重視色、脈,卻並沒有在意舌象,這跟《難經》是一脈相承的。《難經》最為重視脈象,且一開始就研究脈象。《難經·一難》雲:“十二經中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又云:“寸口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寸口脈存在“三部九侯”內容。三部九侯概念在《傷寒雜病論·序》中提到過,但其含義所指在人體的上中下三個部位,而在主體具體行文中,關注點還是隻在寸口脈。

脈浮,原來是這麼回事 | 《傷寒雜病論》解讀

關於寸口脈的三部九侯,《難經·十八難》雲:“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也?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又云:“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齊(肚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齊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如何按脈?《難經·五難》雲:“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在此記述了有關脈輕重不同的舉、按、尋三法,用以區別浮、中、沉三候。

《難經》將三部九候綜合為上、中、下,其意為寸和浮,看人體天位和天通;關和中是看人體人位或人通;尺和沉看人體地位或地通。《傷寒雜病論》並不直接落實到具體的臟腑,研究的只是三陰三陽六大塊片區。所以脈象也就不必像後來的醫家們研究到更細了。

脈浮,是寸口脈的寸、關、尺三部都輕按即得,是人體血氣能量向上、向外試圖恢復正常天通的一種必然,意味著太陽區域已經受病。

脈浮,原來是這麼回事 | 《傷寒雜病論》解讀

頭項強痛與惡寒是自覺症狀。

太陽區域受寒嚴重,必寒凝血冱,平常扭轉自如的頭項,因此難免板結強直不柔順而痛,一如失枕的感覺。

惡寒即寒戰,就是打冷戰,自我感覺身體極端寒冷,而這種寒冷,並不因為加衣蓋被或烤火而有所減輕。這是人體對寒邪侵襲的一個典型的應激反應,其目的在於產熱抗寒,如果寒戰發熱到汗毛竅開洩發汗,寒涼解除,則不再惡寒。寒戰能發熱,即惡寒發熱,表示身體壯,陽氣足;寒戰不發熱,即惡寒無熱,表示體質太差,陽氣不足,連燒都發不起了。青少年尿後熱能丟失,其人體有時也會不由自主地激靈一下打個冷禁,瞬間產熱抗寒。這是一過性的寒戰,瞬間的惡寒。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作為太陽病常見的典型症狀,在當今已經很難看到了。這無疑和今天人們生存生活的天地人環境對人體質的干預有著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