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學生讀《出師表》提個問題難住老師,不是孩子鬧,易中天也這麼說

誰能想到,流傳了1700多年的《出師表》,傳到現在會頻頻受到質疑。

先是有一群所謂的“公知”,認為這篇文章寫得有點兒“假”,認為諸葛亮有沽名釣譽之嫌。在他們看來,劉備已死,諸葛亮根本沒有必要對劉家人這麼盡心盡力。後來,又有一位陝西的教授,稱諸葛亮這是愚忠,明知道劉禪成不了氣候,還不識時務。甚至這位教授還提出,不應該讓孩子們學這樣的文章。

對於這些說法,筆者選擇用南京師範大學酈波老師的一句話來評價:當真是迂腐!

學生讀《出師表》提個問題難住老師,不是孩子鬧,易中天也這麼說

不過關於這篇表文,最近四川某中學有位老師也被學生給難住了。這名中學生就《出師表》向老師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出師表》寫得太沒情商了,諸葛亮這麼寫就不怕劉禪會不高興嗎?

這位學生之所以認為諸葛亮沒情商,原因有3:

首先,《出師表》中大部分篇幅都在寫劉備,講劉備對大臣們有多好,又是三顧茅廬,又是廢寢忘食地忙事業。但是對於劉禪的功績,卻幾乎一句都沒有提。按咱們現代話來說,這就相當於是指著劉禪的鼻子說:“你看看你爹多能幹,你再看看你”。劉禪再沒出息,畢竟是君,而這篇《出師表》又是公開發表的,這叫劉禪的臉往哪兒擱。

學生讀《出師表》提個問題難住老師,不是孩子鬧,易中天也這麼說

其次,《出師表》中諸葛亮強調了很多自己的地位。一開篇就指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言下之意是:蜀漢將來會如何,就看我這次北上能否成功了。這無異於就告訴劉禪,你這個老大的位置能不能坐得穩,還是要看我。

再次,《出師表》中提到“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表明自己是以一個託孤重臣的身份在和你劉禪說話。咱們翻看典籍可以發現,極少有臣子自己提到這一身份的。

學生讀《出師表》提個問題難住老師,不是孩子鬧,易中天也這麼說

綜合以上3點,這名中學生得到一個結論:《出師表》寫得其實並不高明,作者諸葛亮是沒什麼情商的。可能很多朋友聽到這個觀點會覺得:這孩子是不是想太多,完全是在瞎胡鬧。但事實上,持這一觀點的人並不在少數,精通三國文化的易中天教授也是這樣認為的。

易教授早年在點評《出師表》時,就曾表示:如果要問劉禪讀完後有什麼感想,那我想一定是很不爽的。易教授也認為諸葛亮說了太多劉備,而忽略了劉禪看文章的感受。

學生讀《出師表》提個問題難住老師,不是孩子鬧,易中天也這麼說

那麼對於這個問題,古人是怎麼看的呢?從古代名人對諸葛亮的點評上來看,大家對諸葛亮是很佩服的。陸游、蘇軾、辛棄疾等人,佩服的是諸葛亮的忠肝義膽。而另一部分人,則對諸葛亮的情商深感佩服,比如杜牧、朱元璋、乾隆等人,都提到過諸葛亮在為人處事上的智慧,稱他是深諳人情世故。

那麼這麼一個懂世情的人,為何會在《出師表》裡犯所謂的“低情商”之誤呢?顯然,此文沒有表面上這麼簡單。諸葛亮很清楚,哪怕劉禪真的會不高興,他也不得不這麼寫。一方面,他當時迫切要實現自己北上伐魏的計劃,但蜀漢有很多人已經無心再打了,所以他不得不把文章寫得犀利一些;另一方面,有了這個表文在,不管他自己將來是死是活,劉禪都不敢太胡來。

學生讀《出師表》提個問題難住老師,不是孩子鬧,易中天也這麼說

諸葛亮是劉備死後,為數不多真正關心蜀漢命運的人。他對蜀漢的忠,恰恰就體現在明知會讓劉禪對自己不爽,還是要這麼寫,這就是所謂的名士之風、坦蕩之氣。因此就說諸葛亮情商低,筆者認為是說不過去的。而那些天天叫著《出師表》應該移出中學課本的人,未必真的看懂了這一點。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