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晚八點 | 我們如何感受世界?追問202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明晚八點 | 我們如何感受世界?追問202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4日,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式頒佈,獲得者為David Julius教授和Ardem Patapoutian教授,以表彰他們在“溫度和觸覺感受器”上做出的卓越貢獻。

明晚八點 | 我們如何感受世界?追問202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溫度和觸覺的感知對我們如何感受世界是如此重要,它們是我們感知世界並與周圍世界進行互動的基礎感知之一。但是你有想過嗎?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感知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我們如何感受到氣溫的變化來添衣減衣?

我們如何溫柔地撫摸趴在腿上的貓咪?

我們接收到的外界資訊,如何轉化成為我們的神經刺激,並最終讓我們實現穩定的控制呢?

……

正是David Julius教授和Ardem Patapoutian教授的研究,使得我們可以揭開環境感受和大腦神經衝動之間的聯絡,併為我們探索未來更多的療法提供了可能性。

為此,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CCI)將開啟追問研討會直播活動——追問202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我們有幸邀請到四位研究離子通道的神經科學家,包括博士期間師從David Julius教授和程亦凡教授的

高源

博士,師從因鉀離子通道結構和功能研究獲得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Roderick MacKinnon的

郭雨松

教授,研究離子通道並針對這些靶點開發腦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治療藥物的

楊巍

教授,以及長期從事離子通道的生理與生物物理學研究的

姚鏡

教授。

針對公眾們最感興趣的一些問題,TCCI追問研討會將聯合專家們共同探索諾獎背後的奧秘,以及以諾獎研究為基礎的實際應用前景。

如果您想追問更多問題,歡迎加入我們的社群參與討論。新增

微訊號questionlab

留言,我們將在研討會上邀請嘉賓回答您的追問。

10月10日晚8點,讓我們共同開啟諾獎追問之旅!

直播時間

北京時間 10月10日(週日)20:00

直播平臺

騰訊會議

嗶哩嗶哩直播間

掃碼觀看

主持人

明晚八點 | 我們如何感受世界?追問202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崔雯雯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博士,科普作者

崔雯雯在研究生期間主要從事離子通道( P2X受體與TRPV1受體)的變構調節機制研究,2018年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在

PNAS

上發表了關於P2X3受體變構藥物的調節機制的文章。近期發表科普作品《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辣椒為鑰,解軀體感受之謎》。

嘉賓

*以姓名首字母排序

明晚八點 | 我們如何感受世界?追問202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高  源

哈佛醫學院/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高源博士受Damon Runyon癌症研究基金會資助,現在Tom Rapoport課題組從事過氧化酶體蛋白轉運相關研究。先後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2017年獲生物物理學博士。攻讀博士期間師從David Julius和程亦凡教授,運用冷凍電鏡技術進行辣椒素受體(TRPV1)的結構生物學研究。2016年首次在

NATURE

報導了TRPV1在脂環境下的高解析度結構,揭示了相關配體與活性脂分子對其的調控機理。

明晚八點 | 我們如何感受世界?追問202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郭雨松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百人計劃獲得者。美國萊斯大學生物化學博士,曾在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郭雨松教授主要從事機械敏感離子通道Piezo的結構和機制研究,即此次諾獎中的觸覺受體。她首先解析了Piezo1的高解析度結構,並由此提出了曲率門控的機械敏感機理假設,隨後又利用冷凍電鏡和原子力顯微鏡分析了Piezo在受力條件下的實時構象變化和能量轉換,為Piezo通道的曲率門控機理提供了實驗證據。成果發表在

Nature

eLife

等雜誌。博士後期間師從以鉀離子通道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獲得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Roderick MacKinnon,入選美國Damon Runyon癌症研究基金會HHMI Fellow,擔任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雜誌審稿人。近年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

Nature

(2篇)

eLife、PNAS、Journal of Virology、PLoS Pathogens和Cell

Discovery等國際權威雜誌上發表論文。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委面上專案,並擔任湖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

明晚八點 | 我們如何感受世界?追問202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楊  巍

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浙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楊巍教授長期從事研究離子通道(TRPM2通道,NMDA受體和TRPV1等)門控調節機制及其介導生理病理功能,並針對這些靶點開發腦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治療藥物。以通訊作者身份在包括

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Antioxidant Redox Signaling、 J。 Biol。 Chem。、J。 Gen。 Physiol

等國際知名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被權威期刊

Nature、Science、Nature Review Science、Pharmological Review

等正面引用。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及面上專案,科技部蛋白質重大研究計劃子課題,國家重大新藥專項子課題多項科研專案。曾獲得中國神經學會青年學術論壇一等獎,英國皇家學會牛頓國際獎學金,中國生理學會張錫鈞基金優秀青年論文一等獎等。2016年入選浙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和浙江省151第二層次人才,2020年入選浙江省衛生高層次創新人才。目前擔任中國生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理事兼離子通道與受體分會會長,浙江省神經科學學會秘書長等學術兼職。

明晚八點 | 我們如何感受世界?追問202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姚  鏡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生物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細胞穩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固定PI,教育部免疫與代謝前沿科學中心兼職PI,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姚鏡教授長期從事離子通道的生理與生物物理學研究,重點關注與痛覺及傷害性傳導密切相關的瞬時受體勢通道(TRP channels)的生物學功能和作用機制,聚焦於TRP通道的門控(開啟或關閉)機制與功能調控,以闡述TRP通道在神經訊號調控及抗病毒感染免疫反應中的作用為主要研究目標,迄今,已發表相關研究論文36篇,其中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

PNAS、ELife、Nat。 Commun、Plos Biology

Am。 J。 Hum。 Genet。

等知名專業期刊上共發表了23篇論文。部分成果還被

PNAS、Am。 J。 Hum。 Genet。、Plos Biol。

以及Faculty of 1000等作為熱點論文推薦,相關研究結果被國內外同行在Cell、Nature和Neuron等知名期刊上正面引用或評述,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主持各類科研專案多項,目前分別為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膜生物物理專業委員會”和“神經生物物理專業委員會”的委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離子通道與受體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藥理學會“神經精神藥理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以及湖北省細胞生物學會和湖北省生物物理學會的理事。

主辦

TCCI天橋腦科學研究院

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是由陳天橋、雒芊芊夫婦私人出資10億美元建立的,旨在支援、推進全球範圍內腦科學研究,造福全人類。TCCI一期投入5億元人民幣支援中國的腦科學研究,與上海周良輔醫學發展基金會合作成立上海陳天橋腦健康研究所(又名TCCI轉化中心),致力於提升腦健康和腦疾病治療研究和成果轉化。後又與華山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等建立戰略合作設立了應用神經技術前沿實驗室,投入相關技術的直接開發和研究。在國際上TCCI與加州理工學院合作成立TCCI加州理工研究院,設腦機介面、社交與決策神經科學、系統神經科學、分子與細胞神經科學、大腦成像、神經科學教育等多箇中心,重點關注大腦基礎研究。TCCI還在全球持續支援了包括中國,歐洲,日本,美國等國家神經科學年會。TCCI已經成為全球最知名和最大規模的支援人類腦科學研究的研究機構之一。

獨家合作媒體

機器之心

支援學術媒體

集智俱樂部

邏輯神經科學

腦人言

生物世界

神經現實

神經周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