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建議課本刪《背影》的教授新解《楓橋夜泊》,網友:有文化的槓精

近幾年來,關於朱自清《背影》該不該從課本中刪除的問題,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在各種討論中,網友很想知道到底是哪些人建議刪除它的。結果,大家找到了這種說法的源頭之一,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丁啟陣教授。

建議課本刪《背影》的教授新解《楓橋夜泊》,網友:有文化的槓精

丁教授早在多年前就建議課本刪除朱自清的《背影》。當然,他的理由並不像網上傳的“因為朱自清父親買桔子時爬欄杆,破壞了交通規則”那麼簡單。他提這個建議主要是對《背影》中的一些文字內容不太贊同,認為此文寫得很俗氣。

一篇文章寫得如何,每個讀者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看法,所以筆者支援丁教授表達自己看法。可惜的是,他的看法不能說服大多數人,所以他因此事被網友質疑文學水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建議課本刪《背影》的教授新解《楓橋夜泊》,網友:有文化的槓精

事實上,丁教授會在《背影》一文的賞析上和多數人不太一樣,也並不奇怪。因為他一直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專家,這一點體現在他對很多唐詩的品讀上。他對唐詩的品讀往往和一般讀者及專家不太一樣,本期筆者就和大家說一說他對張繼《楓橋夜泊》的理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一次他是否有理?先放上張繼這首千古名作:

《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建議課本刪《背影》的教授新解《楓橋夜泊》,網友:有文化的槓精

針對此詩,丁教授發表了一篇文章。在文中,他直言當年歐陽修都沒有讀懂這首詩。這話聽起來有點兒沒名堂,但他說得並沒有錯。

當年歐陽修曾就此詩最後一句,提出過質疑。他覺得沒有任何寺廟會在半夜敲鐘,一般都是早上敲了,傍晚也敲了就休罷。當然因為此話,歐陽修沒少被後世文人嘲。因為很多人都指出,在蘇杭一到確實有半夜敲鐘的習慣。

建議課本刪《背影》的教授新解《楓橋夜泊》,網友:有文化的槓精

歐陽修沒有讀懂的唐詩,丁教授倒是提出了自己十分新穎的觀點:“詩中壓根就沒有寺、橋、山的專名”。他這話是什麼意思呢?他這話說的是自己對“楓橋”、“愁眠”、“寒山寺”的理解。

先說詩題中的“楓橋”二字,一般我們認為楓橋是一座橋的名字,據文史專家考證此橋應該在如今蘇州市虎丘區楓橋街的閶門外。當然,現在這座橋早就已經不在了。但丁教授認為,當時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座橋,後來北宋文人王珪很喜歡張繼這首詩,便將當地一座名為“封橋”的橋改成了“楓橋”。所以,張繼寫這首詩時楓橋只是一座橋邊有楓樹的普通橋,楓橋並非專有名詞。

建議課本刪《背影》的教授新解《楓橋夜泊》,網友:有文化的槓精

再說“愁眠”二字,近些年一直有網友認為這兩個字並不是說張繼愁得失眠了,而是當地有座叫愁眠山的山。對此丁教授不同意,他認為這完全沒有任何史料依據。這一次,筆者也站在丁教授這邊,畢竟若理解為愁眠山全詩確實少了些詩境。

最後是對於“寒山寺”的理解,很是新穎。多年來,我們一直認為詩中的寒山寺為蘇州市姑蘇區的名寺。也正是因為這首詩,如今的寒山寺才有了今天的名氣。但是丁教授的觀點卻是,現在的寒山寺所在的位置來看,離松江一帶較遠,所以詩中的寒山寺只是一間普通的寺廟,並非特指寒山寺。也就是說寒山寺的意思就是一座寒冷的山上的一間寺廟。

建議課本刪《背影》的教授新解《楓橋夜泊》,網友:有文化的槓精

丁教授以上三點理解,筆者認為前兩條都是說得過去的,特別是第二條關於“愁眠”的見解,筆者十分贊同。但最後一條,他對於寒山寺的理解,筆者無法認同。

正是因為寒山寺離松江較遠,所以張繼才沒有寫視覺,而是寫聽覺。夜靜時,鐘聲能傳多遠我們就不提了。就算當時他聽到的是別處寺廟的聲音,但張繼就沒有可能以為是寒山寺的嗎?而且,姑蘇城外本就有一座寒山寺,張繼就那麼巧,想到用這個名字來形容一個普通的寺廟?這機率也太小了吧。

建議課本刪《背影》的教授新解《楓橋夜泊》,網友:有文化的槓精

事實上,把寒山寺認定成專有名詞,從全詩對仗的工整度上來看,才是說得過去的。因為這首詩,宋、元、明、清的眾多文人,都在寒山寺留下了墨寶,難道他們都理解錯了嗎?顯然這是不太可能的。

綜上,筆者認為丁教授認為此詩中“壓根就沒有寺、橋、山的專名”的說法,最多隻有一半站得住腳。一些網友在讀完丁教授此文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有文化的槓精。個人覺得,丁教授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其實是沒錯的,所以也不能說人家是槓精,有時候品讀文化還是挺需要這種精神的。只是,理解的角度不能太偏了。對此事,大家怎麼想?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