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如何判斷古詩詞中的入聲字?

如何判斷古詩詞中的入聲字?

有這個疑問的人已經一隻腳跨入了格律詩詞的門檻。因為古體詩、現代詩是不會在乎入聲字的發音問題的。我們只有在朗讀一首詩的時候,發現有些該押韻的地方卻不押韻,然後心生疑問而探究,才會瞭解到古今發音的不同,瞭解到平水韻和新韻的差異。同樣,我們也只有在明瞭近體詩的平仄格律排布的情況下,才會發現某些字的發音並不合平仄,如果是“一三五不論”的位置還說得過去,但是關鍵的“二四六”位置如果出現平仄混亂,我們一般視為失替、出律。但是有些詩又標明瞭“七絕”或者“七律”,證明經過了前人歸類或者作者自己的認證。那麼問題出在哪兒呢?還是古今發音的不同,平水韻中有入聲字,而入聲字在今天的普通話發音中歸入平、仄的都有,歸入仄音的沒什麼問題,但是歸入平音的就完全和古時候發音相反,會造成我們平仄格律上的認知混亂。

如何判斷古詩詞中的入聲字?

入聲字就是平仄格式讓人覺得難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作為在普通話中已經消失的入聲字,我們在賞析古詩的時候要如何發現它呢?有三種辦法。第一,蠢辦法:背誦入聲字表。這種方法實在是下下之策,不是語言類專業研究者毫無必要。即便是每天一首古詩創作,也沒有必要陷害自己。在中國生活的人去背誦英語字典,如果不是為了出國做準備,基本上可以判定有偏執的傾向。第二,懶辦法:隨時上網查。這是一種非常方便的途徑,有很多入聲字判斷小工具,大家把一首詩往裡面一貼,就自動給你標出來了。非常好用,初學者不妨使用鑑別。即使平時一時興起,寫了詩,也可以回家核查一下,有什麼問題。而且在不斷地使用中,可以積累出常用入聲字型檔(這還是要用點腦的),慢慢地就能提升自己辨別入聲字的能力。第三,反推法:賞析格律詩專用。因為古體詩雖然會有入聲字,但是隻有近體格律詩才會因為入聲字平仄混亂的緣故造成正格規則的混淆。所以,我們在作近體詩賞析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入聲字平仄造成的不和諧。這是我們發現入聲字最合規、最常見的方法。但是,這就需要一定的平仄知識打底。

如何判斷古詩詞中的入聲字?

比如我們都知道杜牧的《清明》是一首七絕: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可是我們看首句,按我們今天的讀音,平仄是“平平平平仄平平”,這哪裡是格律詩的平仄,只要稍懂格律知識的就會提出這個疑問。這就是入聲字古今讀法不同在搗鬼,“節”字就是入聲字,我們今天讀發第二聲,實際這裡應該是仄聲入律,所以平仄為“平平平仄仄平平”,而這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的第三位可平可仄的變格,所以“清明時節雨紛紛”實際上是平仄格式中“平起平收”的格式,由此我們可以再用平仄關係“對”、“黏”規則推出整首詩的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大家可以一一驗對,標“中”字的為可平可仄,所以,這確實是一首完全合律的七絕。

如何判斷古詩詞中的入聲字?

我們可以從入聲字平仄得出詩句的平仄關係,同樣也可以從詩句的平仄關係反推出關鍵位置的字是否為入聲字,然後再核查,積累,下次碰到了,就自然能鑑別出來了。賞析古詩詞要注意入聲字,就好像學近體詩必須要學平仄格律一樣。但是我們今天在創作近體詩的時候,到不一定要注意入聲字了,如果使用新韻創作,就按今天的發音也無所謂,只是最好是標明用韻,省得有平水韻基礎的讀者混淆。當然,如果一定要使用平水韻創作,那就更要標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