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一提起家庭教育,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焦慮。起跑線、學區房、雞娃、內卷、補習班、名校……光看這些字眼,就想讓人原地爆炸。

在教育競爭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做家長真是太難了!

可是又有多少家長真正思考過:為什麼會這麼難?是不是我們一開始就走偏了?育兒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今年3月7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唐江澎的發言引發全國關注。

唐委員指出:“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身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

是的,孩子上學是為了適應真實的社會而不是為了成績,分數也不是衡量教育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那什麼才是呢?

教育學已經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學會自主,從自主走路、自主說話到自主學習、自主生活。

只可惜,這樣的科學理念缺少一些大眾教育類節目來宣傳推廣。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老少咸宜的親子節目,來了!

令人欣喜的是,湖南衛視推出了全國首檔青少年健康成長生活力挑戰節目《向上吧少年》,填補了這一空缺,從生活技能這個切口破解家庭教育的難題,希望喚起對家庭教育全新思考。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在這個聚焦6~12歲青少年“生活力”的節目中,我們彷彿看到了家庭教育中常常缺失的一個重要維度:生活自理能力。

為人父母者可以問問自己:少年的你做家務嗎?

可以問問孩子:你能夠獨立生活嗎?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剝雞蛋、穿衣服、整理文具盒、收拾房間……看似簡單小事,不少學霸少年做起來卻相當吃力,因為父母在生活方面“包辦”了,孩子只管學習,生活能力幾乎為零。

節目中,小選手乘坐電梯進入五個不同的場景空間,參加限時生活小挑戰。

節目製作人劉蕾介紹,節目組嘗試從

個維度解讀生活力,

個場景分別對應相應的能力,考驗青少年的動手能力、收納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思維創造力。小選手經歷任務考驗的過程,也是對家庭教育的一種對映。

與此同時,小選手的家長與“少年助力團”嘉賓以及教育專家一同在觀察孩子挑戰的全過程,講述家庭故事,相互探討教育理念,輸出教育觀點。

少年助力團有主持人杜海濤,“金句辣媽”傅首爾,還有成長教育專家蘭海。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向上吧少年》節目全是素人家庭和孩子,適合全家老少一起觀看。小孩子可以看自己的同齡人在一個個挑戰中表現如何,家長可以聽聽嘉賓和孩子家長的對談。

傅首爾時不時會爆出接地氣的金句:“你知道別人都誇我才華的時候,我多麼希望他們誇我一句美麗。”“向上吧少年,配合吧中年。”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戲份也是有的,隔輩養育的案例也常出現。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是一部家庭教育的詞典

其中有一期,就出現了育兒觀念相反的“嚴格爸爸”和“慈祥爺爺”的“辯論賽”。

可愛女孩鄭辰曦說爺爺是她的“百寶箱”,能“變出”所有她想要的東西。對此,鄭爺爺表示應該多表揚孩子、滿足孩子的願望,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而鄭爸爸卻認為爺爺太過寵溺孫女,孩子培養起來的好習慣都被爺爺給“打破”了。

鄭爸爸說,自己在前面鋪路,爺爺則在後面挖路,這讓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修好路”。

鄭辰曦一上臺就表示希望自己能夠挑戰成功,能讓爸爸對她溫柔一點。

鄭爸爸覺得爺爺太過“有求必應”,鄭爺爺的觀點卻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兩人之間開始了一場“拉鋸戰”。

蘭海表示,孩子在多樣化的教育方法下成長,能夠幫助他們瞭解到更多的觀點,讓孩子明白不同的教育背後是同樣的關愛。

當然,節目裡也有一些天才學霸少年的例子。

高培淇就是一個。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兩歲多就能認全常用字,七歲時學完了高中數學,目前正進行大學課程的學習,還曾去軟體公司實習,月薪過萬沒有問題。

高培淇出場就抱著膝上型電腦,為大家展示了自己製作的《向上吧少年》的小程式。

令助力團震驚的是,高爸爸也是一個全能學霸,還是中國高智商俱樂部的會員,讓杜海濤直呼“這一期可能是凡爾賽專場”!

對於孩子的教育,

爸爸表示要與孩子共同學習進步。

但天才家庭也有苦惱,擔心孩子鋒芒太過,會要求孩子考試時故意做錯一些題。

育兒專家蘭海建議,應嘗試給孩子找一些玩伴,天才成長過程中也需要平等對話的朋友。

然而,思維縝密的天才少年,面對生活力挑戰卻異常緊張,不斷深呼吸自我調整,甚至幾度淚灑現場,引得傅首爾和蘭海心疼連連。

說到參加節目的家庭,杜海濤覺得非常感慨:“這個節目就像是一部家庭教育的風格詞典,有各種不同教育理念和實踐的展現。其實每個家庭都知道自己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他們願意來跟大家做分享。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觀眾看這個節目,就像在翻詞典,能夠在節目中匹配到自己的情況,然後從中反觀、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

如果看一期節目覺得並沒有和自己相近的家庭,那就看兩期。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沒有完美的父母

只有永恆的愛與包容

在一期節目中,八歲男孩唐卓來參加挑戰,他的爸爸是未成年犯管教所的一名民警。爸爸說,他曾經嘗試用工作中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他分享了兩個事情:

1。 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領著孩子在樓梯間以非常標準的軍姿的形式,共同喊:“生命的紀律是秩序,智力的紀律是專注,行為的紀律是服從。”

2。 爸爸曾經利用巴布洛夫的“條件反射”,給孩子進行手機的“脫敏療法”:在三伏天把手機放到陽臺上,讓孩子想玩多久就玩多久,結果孩子玩了一下午,手機都燙手了,孩子還沒玩夠。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而整個挑戰過程中,都伴隨著爸爸的“花式吐槽”:

不滿意,太不滿意了。

太慢了。

差一個蓋子呀,文具盒不完整。

他自己本身就是病患,還勸別人吃藥。

我覺得他應該當機立斷,再肯定一點,堅決一點。

到了第五個挑戰環節:四分鐘內將一件白色T恤設計成家庭的專屬親子裝。

唐卓還在揹著鏡頭挑選畫筆,爸爸就說:“他畫畫很讓人頭疼,他完全是印象派的。”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唐卓在白T上畫了一顆心,然後把“爸、媽、我

三個字寫在心的周圍。他解釋道:“因為家庭都是相親相愛的,爸爸愛媽媽,媽媽愛我,我愛爸爸。”

杜海濤、傅首爾、蘭海都給了“透過”,爸爸卻按下了“不透過”,原因是:

心為什麼是白的呀?

你這像字嗎?我的天啊,甲骨文!

應該把爸爸媽媽和我寫在心裡頭呀!

為什麼爸爸總對兒子吐槽?

他說,因為自己小時候並不是這樣的,所以現在切身感覺到了焦慮。他希望兒子敢於走出舒適圈,同時感受規則和快樂,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積極地探索這個世界。

但是這樣的爸爸,給孩子帶來的

可能

是更多的焦慮。

蘭海告訴爸爸,有一種父母叫做“直升機父母”,孩子做什麼,父母永遠都在直升機上看著,隨時給予評價,反而讓孩子喪失了自己獨立思考的機會和空間。爸爸會覺得孩子不夠果斷,沒有足夠的勇氣,以及對學習不能產生興趣和成就感,其實很大部分原因都來自爸爸對“不良後果”的假設,以及隨時隨地的負面評價。

爸爸最後也認同了這一點:“一切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其實,父母都不是完美的,每個父母都是在學習的過程中。

作為一個11歲男孩的媽媽,傅首爾也坦言,自己也有育兒焦慮,也是在不斷地學習做父母。

她說:“節目中有好多家長會跟孩子說,我沒有時間陪你,是因為我要賺錢,我要給你創造更多的未來,我不工作,以後你靠誰呀?我很少跟孩子做這樣的表達。我以前也錯誤地表達過,但慢慢地,我經過學習,經過思考,覺得不應該跟孩子去這樣表達。所以我會跟我的兒子說,一方面媽媽是為了給你創造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媽媽也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你需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你應該支援我,我也應該支援你,我們是一個互相支援的關係。”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跟著教育專家學點教育“乾貨”

蘭海說:“父母學習不等於家庭教育。在整個家庭教育裡面,應該是父母學習怎麼做父母,孩子也要學習怎麼做孩子,然後雙方在一起要合作。”

其實,育兒是一門科學,每個家長不可能都學過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看《向上吧少年》,就能掌握科學教育的理念。節目專門設定了教育專家的觀點輸出,讓家長走出教育誤區,做一個真正懂孩子的家長。

《向上吧少年》:從生活能力小切口,解決家庭教育大課題

對於如何讓親子間的溝通更順暢,蘭海給出的建議是:

“要讓家成為一個可以說真話的地方。很多時候孩子回到家,因為擔心父母會斥責他或者是瞧不起他,他就會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當他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無處可放的時候,這就是不健康的溝通狀態。

比如說,一個孩子他是用砸東西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還是他不表達,我覺得這兩個相比,還寧願他去砸東西,至少我知道他的情緒在哪裡?

家是家,不是第二個學校。家是講感情,講真話的地方。孩子回到家,他可以把他的憤怒、他的難過、他的懦弱都講一講,家是他的一個避風港。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父母會這麼想,你給我抱怨的時候,我擔心你抱怨了以後就不上學了,所以我就不讓你抱怨。所以,家應該是先說感受,先說情再說理的地方。”

對於孩子,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在哪些方面,父母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榜樣力量呢?

蘭海老師講道:

“第一個是生活習慣。你是否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你在家裡是否能夠共同承擔家庭責任,這種東西是你不用說孩子也能看得見的。

第二個是情緒表達。這件事情太重要了,所有的孩子在學習情緒表達的時候,他不是從書上學的,也不是從老師那學的,而是在家裡學的,這種東西的影響是在你不知不覺的過程當中,孩子就會了。

第三個是志向。什麼叫做勵志,我覺得父母自己在他人生當中的一些選擇,在自己事業上的這種志向的選擇,是會給孩子一個榜樣的力量。”

這麼接地氣又硬核的育兒知識,是不是特別有用呢?快跟著節目一起看起來、學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