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在這種相處模式下,男女之間越溝通,越傷感情

前不久,綜藝“黑馬”《再見愛人》迎來了大結局。

除了章賀、郭柯宇這一對夫妻的“暴風哭泣”式的感動複合,還有王秋雨與朱雅瓊的意料之中的分手。

親密關係會出現問題,一般雙方都有過錯。

就像朱雅瓊時不時會有點自我,甚至可以說有點作。

比如大家聚在一起討論一個話題正起勁時,她卻獨自走到一邊去寫歌詞。

或她經常不和任何人說一聲就消失,還讓人找不到。

但她和王秋雨的婚姻問題,大部分是由於他們之間溝通的不順暢。

好幾次,王秋雨很直白地說朱雅瓊唱歌難聽,並否定她的個人愛好。

在朱雅瓊表示需要鼓勵時,王秋雨卻說自己從來不鼓勵她。

因為覺得她沒有什麼值得自己鼓勵的,要是昧著良心說也不開心。

之後有一個場景是朱雅瓊因為總被否定而傷心不已,私下找過來要說法,但王秋雨依然固執己見。

他對朱雅瓊一頓說教,還“拓展話題”說朱雅瓊做人太自私,然後細數起朱雅瓊的各種不是。

這時候讓朱雅瓊瞬間忘了找王秋雨的最初目的:為了質問他為什麼總否定自己。

一通操作下來,連節目嘉賓都看出了王秋雨為自己反客為主的溝通方式在自鳴得意。

兩個人看似在溝通,但實際上是王秋雨在單向輸出,說好聽點是轉移重點,說難聽點算PUA了。

也難怪在場的社會學教授沈奕斐要說王秋雨是在無效溝通。

朱雅瓊和王秋雨的大結局Be,雖令人有些許遺憾。

但這段越溝通越傷感情的關係,也讓不少人看到了親密關係中似曾相識的自己。

婚戀中,有多少人要經常面對關係裡的“無效溝通”?

雙方溝通,當有一方有情緒時,另一方從來不是直面對方的情緒和問題。

要麼冷戰不處理,要不就是等有情緒的一方最後低頭。

可會有這種關係的“無效溝通”,恰恰反映了一種不對等的相處模式。

在這種相處模式下,男女之間越溝通,越傷感情

01

無效溝通源於關係的不對等

《再見愛人》的三對(前)夫妻,王秋雨和朱雅瓊這一對可以說是最不對等的了。

身為資深編劇的王秋雨,有著老一派的倫理思想,他從原生家庭那裡繼承了權力、責任。

但他又把這種父權作風,帶到了自己的夫妻關係當中,如他所說的道理就是“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王秋雨看到妻子不開心,說不出“我能為你做點什麼讓你開心”這種話。

因為對他來說,這種話難以啟齒。

他還喜歡迴避一些感性的問題,即當朱雅瓊問到嚴肅問題時,他要麼嘻嘻哈哈打岔,要麼覺得逃不掉了就“爹味”發言教做人。

但他忘了夫妻關係中的個體是平等的。

作為妻子的朱雅瓊可能在不到20歲時,還可以接受這樣一個父親的角色。

比如她一開始聽從王秋雨的指導和庇護,同時想方設法地尋求對方的認可和鼓勵。

可一直得不到認可,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覺醒,也會變得不滿足,想掙脫關係。

節目裡,朱雅瓊一直在尋求王秋雨的鼓勵。

她認為對方至少要給自己一點情感安慰,說白了就是來自愛人的情緒價值。

但王秋雨總在否定這種情緒價值,想著“你到底想怎麼樣?”

要不就是把問題推到對方的身上去,說:“還說我,你知不知道你的問題有多大?”

“我說什麼不重要,而是你要做到才重要。”

他處在高位,便肆意進行“雙標”,一邊否定朱雅瓊的情緒,卻一邊期待從對方那裡獲得情緒價值。

要不然他也不會說曾經的朱雅瓊能帶給他快樂,但後來沒有快樂了,就覺得婚姻沒必要了。

於是,在這種溝通效果幾乎為零,找不到出路的情況下,朱雅瓊只能選擇逃避。

這也可能是為什麼在另外兩對一起出行時,她下意識地另找維吾爾族小夥一起騎馬的原因。

很大程度上,也不一定是她“作”,而是想逃,但兩個人的問題依然存在,可以想象她內心有多痛苦。

對朱雅瓊來說,離開這樣上下級的夫妻關係,才有可能重新擁有獨立、健康的自我人格。

這樣的不對等關係,也反映到另一對夫妻章賀和郭柯宇身上。

章賀在和前妻郭柯宇的婚姻裡,也很少得到前妻的鼓勵。

而且郭柯宇和王秋雨是差不多的看法,認為個人的認知不應該建立在別人對自己的肯定上。

我們會發現郭柯宇和章賀的需求層面是不對等的。

雖然章賀在積極溝通,但他們的溝通不在一個頻道上,表達方式還不一樣,兩人的自尊心又都很強。

郭柯宇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感情,比如在和章賀的旅途當中,她自己感覺到自己竟然和章賀“來電”。

但章賀執意要把離婚的問題說清楚,而郭柯宇看到章賀這麼不領情,就防禦式抵抗,說他們不適合,沒必要再說了。

於是章賀也開始對抗,同樣說自己不考慮復婚,就這麼僵著。

好在最後,兩人進行了平等的對話,各自放下了尊嚴架子,迎來了複合的機會。

其實,很多伴侶溝通的初衷是為了增進或改善關係,但之後演變成爭吵直至分手的結果,往往是因為關係的不對等。

雙方站在對等的位置上溝通,才有順暢開始的可能。

在這種相處模式下,男女之間越溝通,越傷感情

02

正確的溝通姿勢

1、放棄改變對方

雙方在關係中本就是平等的,尊重差異,放棄改造對方,才有利於關係的繼續發展。

大概每對從戀愛走進婚姻的伴侶,都相信過愛可以改變一個人。

於是或多或少地期待對方能“為我改變”,一旦無法達到自己的標準時,溝通就無效了,還會有矛盾衝突。

可現實生活中,哪裡存在100%令人滿意的伴侶?

父母都做不到對自己的孩子完全滿意,更何況是兩個有著不同成長環境、認知領域的人。

連“炫夫狂魔”蔡少芬自己都說,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期待別人去改變。

學會放棄改變對方,尊重差異,反而更容易在雞毛蒜皮的瑣事中感受幸福。

無論在戀愛還是婚姻中,都要拿出好好溝通的坦誠和勇氣,學會妥協和平等待人。

2、學會傾聽

學誠法師曾說:“如果你的意圖是想“說服”對方,那就“極難”的。

但如果你做好準備去“傾聽”對方,才是真正的溝通。”

處在對等的關係下,要知道尊重別人說的權利,首先要學會聽。

放下自己的成見去傾聽,不瞭解就去問清楚對方真實想要表達的意圖。

而不是像章賀郭柯宇這一對,遇到溝通上的問題就瞎猜對方的意思,還為了面子不再溝通。

不要以為自己的理解就一定是對的,真正學會傾聽,才是有效溝通的開始。

放下自己心中太強烈的自我表達的想法,多去關注別人需要什麼,去替人著想。

有效的溝通,是要說對方能聽懂的話,而不是說自己想說的話。

在這種相處模式下,男女之間越溝通,越傷感情

3、保留自己的主張

溝通的目的,是讓別人瞭解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別人。

另一方面,也並非要承認對方所說的一切都是正確的,而是從心態上理解、尊重和接納。

與伴侶溝通,前提是尊重和理解對方的出發點,矛盾可以有分歧,但不能因為看法不同就否定對方。

做到這一點,溝通才不會變成彼此說氣話、發洩情緒。

然後是陳述事實,向別人透露自己的意見、想法和判斷。

雖然有可能遭到對方駁斥、反對,但依然可以保留自己的觀點。

這樣,對方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態度。

明白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坐下來一起對問題進行討論,這應該是具有建設性和利於關係維護的方式。

擁有對等的關係時,雙方的溝通是會越做越輕鬆的,但大多數人都只停留在表面。

保持平等關係下的溝通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分開不是因為不愛,而是不再懷著尊重對待對方的心。

這也導致了很多人在分開後才反思對方當初說的話,才發現當初對方說的話還蠻有道理的。

只是當時情緒一上來就衝昏了頭說分手,結果明明相愛的人,卻成了分道揚鑣的陌路人。

所以,珍惜那個和你平等對話的人。

因為每一次溝通,對方都是想要告訴你:“我想要和你好好聊”。

作者|慕楚媒體文案策劃,曾專修應用心理學,專注寫作,熱衷研究精神分析和情感心理學,箴言: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用心傾聽和記錄身邊每一個靈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