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餓死百姓也不救災,范雎不解其意,秦昭襄王:不救可保大秦昌盛

如果說天下發生了饑荒,而你又恰好有能力賑災,你會怎麼做?

廢什麼話啊,當然是趕緊救災了!我想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事實上,歷史的選擇和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趕緊賑災。

如果賑災不力,那麼百姓大面積餓死,或者發生李自成這種農民起義,不說朝廷要焦頭爛額,最起碼在史書上肯定會留下一筆罵名。

但是總有那麼一些“牛馬”與眾不同,他們的選擇就是讓你看不懂,以至於感覺到離譜。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牛馬”還不是一般的“牛馬”,他還是一個著名的“牛馬”,那就是秦國雄君-秦昭襄王嬴稷。

餓死百姓也不救災,范雎不解其意,秦昭襄王:不救可保大秦昌盛

嬴稷對秦國十分重要,可以說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承秦孝公、秦惠文王,後有秦始王嬴政,如果沒有嬴稷,那麼秦國不說成就霸業,能不能偏安一隅都是一回事。所以史書對嬴稷大書特書,評價頗高。

研究秦史的專家翦伯贊點評:(秦昭襄王末年)秦對六國的鬥爭已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可以看出,翦伯贊認為秦昭襄王對秦對六國的鬥爭還是極為認可的。但是就是這麼一位高度點評的雄君,他在位時期也做過一次奇葩事,如果不是因為他是嬴稷的話,我估計史書早就開罵了。那件事就是不救災民,對災情熟視無睹。

秦大飢,應侯請曰:“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棗慄,足以活民,清發之。“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賞,有罪而受誅。今發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與無功俱賞也。夫使民有功與無功俱賞者,此亂之道也。”“令發五苑之蓏、蔬、棗、慄,足以活民,是用民有功與無功爭取也。夫生亂,不如死而治,大夫其釋之。-《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意思就是秦國發生了大饑荒,應侯范雎認為應該救災,畢竟人口就是第一生產力,秦國的“耕”、“戰”都需要大量的百姓,前者可以解決經濟問題,提供大量的勞動力;後者可以解決戰爭導致的人口銳減的問題,可以提供大量的“炮灰”。

“耕戰”是秦國的國策,長期的戰爭可以掠奪大量的土地,而大量的土地需要勞動力來耕種。土地有人耕種了,經濟就好起來了,那就可以養更多計程車兵,然後掠奪更多的土地。典型的用秦國的劍為秦國的犁取得土地。

此時發生了大饑荒,而五苑(皇帝的公園)又恰好有無數的野果,像什麼蔬菜、橡果、棗慄這些東西完全可以用來“活民”,不用從國庫出錢,只需要稍微做那麼一點點犧牲就好。其實也算不上犧牲,秦王肯定不會去五苑吃什麼野草的,對秦王來說這些都是無用之物,與其浪費掉還不如用來救濟災民。

但是秦昭襄王這個“牛馬”就與眾不同,他堅持不可能救災。范雎聽後就是一愣,你寧可餓死百姓也不救災?不用你出錢,就讓你放開五苑的禁制也不行?

餓死百姓也不救災,范雎不解其意,秦昭襄王:不救可保大秦昌盛

可能秦昭襄王也看到范雎的不解了,所以向范雎解釋道:“秦國的法律規定了,百姓有功才可以賞,百姓有過那就必須罰。我如果讓饑民去五苑採摘野果,那麼就等於賞賜無功之民,這樣做那些有功的老百姓怎麼看待此事?既然有功、無功都可以得到賞賜,那誰還去建立功勳?此亂之道也。我寧可讓五苑荒著,也不能用來救民。只有這樣,大秦才會繼續昌盛,不至於亂(不如死而治)。”

秦昭襄王比較能講,你說你不救就不救,還要整一套理論來論證你不救災民有道理,你這不像話啊。你非但自己不像話,你還帶著范雎一起不像話(大夫其釋之),硬是錯過了救荒的黃金時機。

為什麼秦昭襄王認為不救民可以治,而救民就會導致亂?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秦昭襄王想要用人民來澆築“二十級軍功爵位制”,想要把整個國家打造成一個“耕戰”機器。

二十級軍功爵位制不是秦昭襄王所創,而是商鞅所創。比如說在戰場上殺了一個敵軍軍官(甲士),那就是晉升為一級爵位(公士),獎勵一頃土地、一處宅院、一個僕人,同時一年工資50石(秦制一石=30。75公斤)。

“商君之法曰:‘斬一首者,爵一級; 欲為官者,為五十石之官。斬首二者,爵二級。欲為官者,為百石之官。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也。’”

餓死百姓也不救災,范雎不解其意,秦昭襄王:不救可保大秦昌盛

最低階的就是公士,最高階的就是徹侯,一年工資1000石。每級都有每級的待遇,不僅僅是體現在年工資上,比如一級爵位可以吃最低階的食物,也就是勉強填飽肚子;二級可以吃粗米,同時有一些最低階的小菜;三級可以吃精米,同時還有一盤菜餚。就這種以此類推,級別越高待遇越好。

如果到了九級(五大夫),那麼就可以衣食300戶的租稅,也就是小地主級別的待遇。像呂不韋那種級別的,可以食邑十萬戶,典型的大地主。總之,你在戰場上殺敵越多,爵位就越高,對應的就是待遇越好。

當然,除了戰場上殺敵,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種地、為朝廷做事。而在秦國,爵位就代表了一切,你的地位、土地、錢財、僕役、女人都和爵位掛鉤。除此之外無他,不要幻想做什麼生意,秦朝重農抑商,做生意不但不會得到爵位,反而會受到鄙視和打壓。

總之在商鞅的構建下,秦國的百姓只有三條路,一條路就是在田野耕作,一條路就是為朝廷辦事,最後一條就是戰場殺敵。除此之外,無他。離開這三條路,你在秦國寸步難移。

為什麼會頒佈如此法律?主要是受制於井田制、奴隸社會的崩潰,諸侯為了強大起來,先後頒佈了各種型別的激勵政策,主旨是為了鼓勵百姓建功立業,為諸侯賣命。

七月流火,過我山陵。女兒耕織,男兒做兵。有功無賞,有田無耕。有荒無救,有年無成。悠悠上天,忘我蒼生。-秦孝公時期的秦國山歌

從這番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秦國的百姓渴望賞賜,商鞅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是應運而生的,是符合秦國的國情。而秦國透過“耕戰”迅速強大起來,主要就是因為“二十級軍功爵位制”。所以秦王十分推崇商鞅法,秦惠文王殺商鞅但仍舊維護了商君法,秦昭襄王更是堅定地執行商鞅法。

餓死百姓也不救災,范雎不解其意,秦昭襄王:不救可保大秦昌盛

如果賞賜無功之民,那麼就會導致賞罰不明,是用民有功與無功爭取也。到時候老百姓就不會擁護商君法了,畢竟有沒有功勞都會得到賞賜,既然這樣那還賣什麼命啊。而商君法是秦國強大的根本,如果失去了民眾的支援,那麼秦國必然會陷入混亂之中。

秦昭襄王認為不救民可以維護商君法,保大秦昌盛。而救民會導致民眾摒棄商君法,從而致使亂秦。秦昭襄王這個牛馬這樣做有沒有道理?看上去是不人道的,但是卻符合秦國的法度。所以在秦昭襄王的維護下,商君法在秦國根深蒂固,聖賢荀子在看到秦昭襄王的所作所為後,評價:

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

荀子高度肯定了秦昭襄王維護法度的行為,認為在秦昭襄王的治理下,秦國的百姓、官吏都和古代(周)百姓、官吏差不多。衙門、家,士大夫們兩點一線,沒有任何私事,也沒有任何勾結,更是沒有朋黨。而老百姓們勤勤懇懇的耕種,不喜歡花裡胡哨的服裝,也不喜歡靡靡之音,同時對官府十分尊敬。秦國的強大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餓死百姓也不救災,范雎不解其意,秦昭襄王:不救可保大秦昌盛

可以看出,當時的秦國的所有人都在嚴格執行秦法,同時對有功必上、有過必罰的感觸十分深刻,沒有人逾越法度,大家都是乖乖的。

這樣做好不好?雖然有些不人道,但是秦昭襄王維護了秦法,同時使秦國強大起來了。而且從大夫其釋之這一點上看,秦國計程車大夫、秦國相國范雎也認可了秦昭襄王的所作所為,畢竟秦昭襄王是在依照商君法治國。

而且不止是在救濟災民上是這個態度,秦昭襄王很多事上都是這個態度,就連百姓們給他祈福都不行。

秦昭王有病,百姓裡買牛而家為王禱。公孫述出見之,人賀王曰:“百姓乃皆裡買牛為王禱。”王使人問之,果有之。王曰:“訾之人二甲。夫非令而擅禱,是愛寡人也。夫愛寡人,寡人亦且改法而心與之相循者,是法不立;法不立,亂亡之道也。不如人罰二甲而復與為治。”

意思就是說秦昭襄王有病,百姓們都覺得秦昭襄王是個好國君,所以紛紛去買牛,然後殺牛為秦昭襄王祈福。大臣們看到之後,把此事編為祥瑞,然後說給秦昭襄王聽。沒想到秦昭襄王非但不領情,反而要治百姓的罪。

理由很簡單,法律沒有祈福這一條,他們祈福是沒有功的,所以不應該賞賜。但是法律禁止殺牛,他們幹了,那就必須罰。犀利不犀利,人家為你祈福,你不領情,還重罰人家。我敢說翻遍古今中外的史書,這種國君都舉世罕見。

但是沒辦法,秦昭襄王就是這樣,只要法律允許,那就可以做,法律不允許,那就堅持不肯做。說實話,話說到這種地步,我已經不想用牛馬來形容他了,畢竟法治是那麼重要,他能為了維護法治而放棄溜鬚拍馬,這一點很難得。

如秦昭襄王所料,秦國不救災民,迅速強大起來,以至於掃滅六國,建立秦朝。但是他沒想到的是他的所作所為埋下了巨大的隱患,並且在之後為秦朝帶來了毀滅。

餓死百姓也不救災,范雎不解其意,秦昭襄王:不救可保大秦昌盛

這個隱患就是恪守法治,而忽略六國所存在的“仁政”。荀子雖然高度肯定了秦昭襄王的行為,但是他也評價:(秦)則其殆無儒邪。故曰:粹而王,駁而霸,無一焉而亡。此亦秦之短也。

意思就是秦國恪守法治,但是忽略了儒家存在的重要性,忽視了“仁政”的意義。純粹任用賢人可以稱王天下,但是駁雜義利兼顧、賢人親信並用的只能稱霸諸侯,如果這兩者哪個都做不到,那就會亡國。

秦昭襄王用義、利來用人,用獎勵激勵軍民。但是我們都知道獎勵是有“邊際效用遞減”的,當邊際效用減到一定的底部,那麼獎勵就失去了其作用。而失去獎勵的秦國將會失去“主心骨”,秦國就會崩潰。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秦昭襄王就是沒有做好思想建設工作。共產主義追究的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而資本主義扛起的是“民主自由”的大旗。無論兩個陣營用什麼樣的政策,但是他們還是會堅持他們的思想建設工作。

大秦有嗎?大秦沒有。大秦忽視了思想建設工作,以至於大秦在建立之後,六國民眾並不認可秦朝,對秦朝恪守法度的行為感到困惑,因為在他們這群人的心目中還有“仁政”、“儒家”、詩經等思想,他們註定難以融入秦朝。陳勝吳廣一起義,山東六國的舊貴族紛紛響應,這直接導致秦國二世而亡。這也應了荀子的評價此亦秦之所短也。

像秦昭襄王乾的事,他們斷然不可能理解,難道維護法度比救濟災民還重要?難道老百姓為國君祈福都不行?這就是秦國與山東六國的衝突所在。就像我們現在也不太能理解秦昭襄王的所作所為,但是沒辦法,秦昭襄王的行為就適用於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