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把小狗說成小鬥”

“把烏龜說成烏堆”

“把飛機說成灰機”

……

常聽一些媽媽說,我的孩子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準,到底是怎麼回事?

局長昨天剛好聽閨蜜說,她的寶寶2歲多了,不僅話少,還不怎麼會說話,含糊不清。

每當這時,婆婆就拿出剪刀,比劃著說:

“都是因為沒給他剪舌根導致的,剪了就會說話了!”

閨蜜一方面怕婆婆亂來,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以後語音發育真的會有影響,於是請假帶去醫院檢查。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見到醫生後,婆婆便迫不及待數落閨蜜:“我說了八百遍要給孩子剪舌根,你們就是不聽,現在要來醫院了吧!”

醫生聽後急忙勸道:

“孩子現在還沒發育完全,說話含糊、發音不準可能不是舌根的問題。

而且也不是什麼人都要剪舌根的,沒有專業人士精準的判斷就去剪,會出事!

長久以來,這個錯誤的觀念一直在誤導家長,認為孩子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準,只要剪了舌繫帶就可以糾正。

舌繫帶過緊,的確會牽制舌頭的活動,影響發音和吐字,

但是影響孩子發音的原因有很多,不是簡單的“切一刀”就能搞定的。

01

發音不標準有三大原因

孩子吐字不清、發音不標準,被稱為

“構音障礙”

一般來說,構音障礙可分為:器質性構音障礙、運動性構音障礙和功能性構音障礙。

01

器質性構音障礙

完整的發音過程像一場演奏會,需要顎、齒、舌、唇,鼻以及藏得更深的氣管和肺等共同參與。

只要其中一個器官掉鏈子,如唇顎裂、舌繫帶過短,或者所有器官彼此間配合度不足,就會導致發音不標準。

這種情況可以透過手術治療來改善。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舌繫帶過短的判斷方法

△ 舌頭不能正常伸到口外,舌頭向上翹起,不能接觸上唇;

△ 舌頭向外伸時,舌尖呈“V”型、“W”型,或者又厚又方;

△ 舌頭在嘴巴里不能靈活地左右移動。

平時媽媽還可以試試讓孩子做“吐舌頭”的鬼臉,或者讓他伸舌頭舔雪糕。

如果存在困難,就帶去口腔科看看是不是舌繫帶的問題。

02

運動性構音障礙

說話發音是一個複雜的口腔活動,和寶寶口腔動作的協調性有著密切的關係。

如果寶寶因為腦癱,顱內出血等疾病原因導致口腔肌肉、舌頭、聲帶等器官運動不協調,那麼他講話就會不清晰。

這種情況需要諮詢專業醫生,

透過按摩,協調訓練等康復治療進行改善。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03

功能性構音障礙

從嘴裡蹦出的每一個音,都會用到不同的嘴型、不同的舌位,所以標準發音也是一門技術活。

如果寶寶沒掌握控制舌頭、氣流等發音技巧,就不能正確發音,如把“g”“t”發成“d”,把“n”發成“l”等。

這種情況下,需要爸爸媽媽做好榜樣,

正確發音,為寶寶提供各種學語言、用語言的機會,或者透過語言治療師為寶寶定製專業的語言訓練計劃。

02

割舌繫帶十有九誤

美國執業言語-語言病理師陳臻曾在採訪時說過,絕大多數口齒不清並非舌繫帶的問題,而是發音部位和方法的問題。

發音訓練是治療這類問題的不二法門。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割舌繫帶治療口齒不清的誤區之所以存在,是由於缺乏專業知識。舌繫帶要短到限制舌尖抬舉的程度,才會影響發“d”“t”“n”“l”等舌尖音。

有些小朋友雖然把“哥哥”說成“的的”,但他們還是能夠用舌尖抵住上齒齦,發出“d”等舌尖音的。

這說明孩子的舌尖抬舉沒問題,不需要割舌繫帶,只需要訓練舌頭抬舉,就能誘匯出舌根音“g”。

有的孩子因為說話少,容易把舌尖前音“z”“c”“s”(用舌尖抵住上齒背,來完成發音)發成了舌尖後音“zh”“ch”“sh”(舌尖上翹,抵住硬顎,來完成發音),給人含著口水發音的“大舌頭”印象,治療方法是透過訓練將舌尖調整到牙齒後面發音。

在陳醫生經手的近300例兒童口齒不清的病例中,

只有1例和舌繫帶有關。

可見舌繫帶短並不是影響寶寶發音的主要原因,盲目“切一刀”對寶寶發音並沒有太大幫助。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03

什麼情況下需要割舌繫帶

01

影響嬰兒餵養問題

胎兒在子宮內沒有過多的口腔活動,很多新生兒出生後都有舌繫帶短的現象。

但出生後,隨著吃奶、咿呀學語等口腔活動的增多,舌繫帶會越來越松,一般到了2歲左右,舌繫帶才會遠離舌尖。

寶寶舌繫帶過短,多數是暫時的生理現象。

所以當寶寶沒有明顯的餵養問題時,爸爸媽媽先不要著急處理,等孩子大一些再去專業口腔科醫院進行檢查。

糾正舌繫帶手術對寶寶來說相對無痛、低風險,較小嬰幼兒一般可以在門診由外科醫生或口腔醫生完成,所以有餵養障礙的寶寶可以儘早手術。

02

幼兒4歲後仍發音不準

4歲後,如果寶寶因為舌繫帶過短出現一定的發音問題,且能較好地配合檢查及手術後護理,家長可以跟醫生一起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制定手術方案。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但並不是切了舌繫帶後寶寶就能馬上說好話的,

對於部分發不好的音,家長還需要配合進行相應的語言訓練。

較大的孩子特別不配合時,可能需要全身麻醉。但一般情況下,在口腔門診實行區域性麻醉就可以了。

總結:

不是所有舌繫帶短的孩子都需要挨刀,只有當

寶寶因為舌繫帶過短而導致餵養障礙,或因為舌繫帶牽制不能正確發音時,

才由醫生衡量利弊看是否需要手術。

04

發音不準還跟這些事有關

01

輔食太過精細

很多媽媽覺得寶寶沒長牙,輔食太硬咬不了,影響消化,就一直給寶寶吃米糊、爛面,甚至到了1-2歲還在吃肉泥。

這些方便吞嚥的食物,剝奪了孩子口腔肌肉鍛鍊的機會。

口腔肌肉得不到鍛鍊,會導致運動性構音障礙,說不清楚話。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所以給孩子吃輔食,一定要循序漸進,該吃什麼看年齡。

02

心有靈犀一點通

很多媽媽都為自己足夠了解孩子而自豪,很多事情不用孩子開口媽媽就能領會到。

比如,孩子指著門,媽媽就知道孩子想要出去溜達;孩子指著水,媽媽就馬上把水遞給他……

孩子不需要開口也能滿足所有需求,那孩子哪裡還有說話的動力呢?

媽媽要學會看破不說破,讓孩子學會開口表達自己的需求,只有自己開口,才能快速get到說話的技巧。

03

孩子還小,多說無益

有媽媽覺得,孩子還那麼小,說太多TA也聽不懂,索性就讓他自己在一邊玩,只要不哭不鬧就好了。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自己是省事了,孩子卻失去了語言輸入的量,僅靠他拉長耳朵去聽別人談話,接受的語言有限,又怎麼能開口說話呢?

媽媽不僅要多跟孩子說話,

還要藉助繪本提高孩子詞彙量

,即便孩子現在不理解,但有外部語言的刺激,也有助於語言的開發。

04

不糾正孩子的發音

“球球、的的(哥哥)、鬥鬥(小狗)”,當孩子用萌萌的娃娃音說出這些詞彙時,很多媽媽不但不糾正,反而自己也使用上了。

發錯音、說疊詞是小寶寶語言發育初期的正常現象,如果媽媽一直不糾正,錯誤的說話經驗就會不斷積累,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語言的進一步發育和對事物的認知。

教孩子說話要有技巧,

要用標準讀音跟寶寶說話,要對物體進行準確的描述,增加孩子的詞彙量,

如籃球就說籃球、足球就說足球,而不是用球球代替。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這期的媽媽調查局就到這裡了,希望看了這篇文章後,所有媽媽都能用更專業的方法糾正孩子口齒不清的問題,讓我們的寶寶不用再白挨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