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我們是不是在濫用“PUA”?

我們是不是在濫用“PUA”?

最近的《圓桌派》中,主持人竇文濤提到了一個現象:

我們有時對於一些詞語是不是給予了太大的濫用,比如「PUA」,明明是很正常地給對方提意見,結果卻被說是在PUA,導致我現在都不敢隨便批評誰了。

我們是不是在濫用“PUA”?

在脈脈的職言區,關於「職場PUA」的帖子也有很多。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大廠,都有員工發帖吐槽自己在工作中被PUA了,非常痛苦,無時無刻不想逃離。甚至還有人對業內公司進行PUA文化嚴重程度的排名。

那麼,網際網路行業乃至整個職場,PUA現象真的有這麼嚴重且普遍嗎?很多人是真的遭遇了職場PUA,還是如竇文濤所疑慮的那樣,PUA的概念被濫用了?

我們帶著這些疑問,重新來審視當下的職場PUA現象。

有一種PUA,叫PUA妄想症

脈友@馮默風 發帖吐槽,交大密西根本碩的學歷,九年微軟從業履歷,本以為能穩妥妥地入職期望中的職位,卻被面試官告知達不到他們的職級要求,他認為自己被PUA到了。

我們是不是在濫用“PUA”?

在該帖子的評論區,點贊數最高的一則評論是:

沒給到期望級別都叫PUA了?

職場PUA當然需要警惕,但客觀的講,如今PUA真的有些被濫用了,很多人似乎有PUA妄想症,容易反應過頭,神經過敏,只要讓自己不舒服的,都能往PUA上面套。

正如@脈友慕容博 總結的:

不如我意,即為PUA。

眾所周知,凡事過猶不及,當一種行為超出了客觀的邊界,肯定會出問題。那麼,這種「凡不如我意即視為PUA」的行為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呢?

通常情況下,

當情緒佔領高地時,理性的部分就會被踩在腳下,容易被忽視。

在工作中,遇到別人的批評和指責,聽到不悅耳的意見,遭遇挫折和打擊時,如果總認為別人是在PUA自己,一旦這種情緒佔了上風,通常就很難再客觀地看待問題本身。

就以上述這位求職的脈友為例。

因無法順利拿到offer,入職期望中的職位,就認為對方是在PUA自己。其得到的心理暗示就是,我沒有應聘上並不是自身有問題,而是對方故意打壓我。在這種設定下,往往就很難正視自己的問題和不足,不會認真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會落選。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很多聲音雖然聽起來令人不舒服,但確實是中肯的,有利於我們成長。更為關鍵的是,對方的初衷往往也是善意的,並不是想傷害你。

所以,不要被領導說幾句,被同事數落幾聲,被客戶否了方案,就認為自己遇到了PUA,這樣不僅自身難以有成長,也容易導致人際關係糟糕。

PUA與批評的區別

既然有人會將正常的批評誤以為是PUA,很多人不免會有這樣的疑問:

真正的PUA到底是什麼樣的,當我們遇到被否定時,如何才能明辨是非,判斷對方是在善意地提意見還是惡意PUA呢?

PUA(Pick-up Artist),原義為搭訕藝術家,教人如何更自信地社交。但後來由於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變成了控制和傷害他人的工具。所以,我們現在所提到的PUA,指的就是精神控制,心理虐待。

心理學博士李松蔚認為,

真正的PUA有個內在核心,就是讓對方開始懷疑自己,產生自我懷疑,對之前所建立的整個人生觀、價值觀都動搖了,從這一刻開始就是PUA了。

這也是PUA和普通批評的本質區別。

具體有三種典型的表現。

普通批評是對事,PUA是對人

PUA和普通的批評有個本質上的區別,那就是正常批評往往是對事不對人,而PUA則是對人不對事。

舉個工作中很常見的例子:上司對你做的方案不滿意,將你批評了一頓。

普通的批評通常都是有理有據,指出方案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儘管有些人的言行也很傷人,但他們的批評主要還是針對於方案本身,而不是針對你這個人。

而PUA是不管你方案做得如何,都會將你貶低得一文不值,罵得一無是處,用侮辱性的言語進行人身攻擊,踐踏你的尊嚴,比如“廢物”、“蠢貨”、“垃圾”等等。

透過言行暴力摧毀對方的自信,進行心理上的虐待,從而讓對方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這是PUA的一個典型特徵。

普通批評是引導,PUA是控制

讓對方產生自我懷疑,失去自我,主要是為了便於操控對方,這是PUA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強制、野蠻、暴力,讓人處於無法選擇的狀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傳銷,很多傳銷都是將人控制在封閉的空間內,然後不斷進行精神、心理上的虐待,最終造成受害者認知失調,從而達到操縱的目的。

但普通批評不是為了控制,而是引導,所以不會出現過於強制的行為。在提出建議後,往往會給對方一定的緩衝時間和自主選擇權。

只引導,不強制,這是兩者之間的第二個區別。

普通批評更自信,PUA更自卑

第三個區別是結果不同。

普通批評是善意的,有助於成長,能夠幫助我們變得更好,這種良性的溝通,往往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自信。但PUA則是讓一個人全方位地否認自己,摧毀他的自信,結果就會變得愈發自卑。

所以,當實在無法辨別對方是不是在PUA自己時,那就從自身的體感去判斷。如果讓你感到非常痛苦,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你感覺已經失去了自我,那就要儘快遠離,無論對方是不是PUA。

兩招助你應對職場PUA

PUA是一種心理虐待,精神控制,如果不幸遇到了職場PUA,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

在《圓桌派》節目中,主持人竇文濤和嘉賓李松蔚老師提供了兩個應對PUA的思路,現分享給各位。

加強學習,提高認知水平

前面提到過,PUA有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透過各種打擊、辱罵、否定,讓你對自己產生嚴重的懷疑,繼而依賴施暴者,對他言聽計從。

竇文濤提到了如今古董行裡有個類似PUA的現象,對於外行來說,很多的畫展就像一個“鱷魚池”,專門吃不懂行的人。

一些所謂的專家老師會否定你之前所有的審美和知識,告訴你這不行,那不對,然後你就被他說懵了,不知道什麼是好的了,只好認準他,他說什麼就信什麼。

如何破解這樣的套路呢?

竇文濤的方法是:

加強自身的學習。

他不會盲目地相信對方的話,而是會透過看書、查閱資料等方式加以去驗證,看這個人說的到底靠譜不靠譜。

當你建立起了足夠客觀的認知,對一些問題有深入的瞭解,就會有自己的判斷,這樣就不會輕易地被對方所影響到。

應對職場PUA其實也是這樣,當你的業務能力足夠優秀,有一套成熟的認知體系,那麼當對方否定、打擊你的時候,你就有能力保持自信,不容易質疑自己。

該生氣就生氣,不要給自己洗腦

有人或許會問:也有很多優秀的人被PUA,這是怎麼回事呢?

李松蔚老師認為,這是因為現代的文明教育裡,有些東西會繞開人類原始的防禦機制。

被人批評幾句,心裡不高興,這本是人類最原始的反應。但現在的文明教育始終在灌輸這樣一種思想:你要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必須要接受那些讓你感到痛苦的東西,否則你就沒辦法成長,變得更好。

為此,李松蔚老師說,

我現在經常會告訴前來諮詢的人,在遇到惡意打擊的時候,你該生氣就生氣,得原始一點。

同理,當我們遭遇職場PUA時,也

要懂得聽從自己內心的感受,生氣就是生氣,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不要試圖給自己洗腦,將對方的惡意視為成長的考驗。

寫在最後

人際交往本就是錯綜複雜的一件事,職場上更是如此。

在職業發展的路上,對PUA保持警惕很有必要,但不可矯枉過正,草木皆兵。用客觀的態度去聆聽他人的意見,建立自身的認知體系,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對抗職場PUA最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