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心理學:害怕被拋棄的你,背後很可能有一個“消失的母親”

文/學乃身之寶

為什麼有些人走進戀情後,特別敏感、不安,甚至委屈去求全,愛得卑微、可憐?

其實,那是對被拋棄的恐慌。

那麼,這種恐懼感是怎麼形成的呢?

答案是,很可能和分離創傷有關。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分離創傷”。

心理學:害怕被拋棄的你,背後很可能有一個“消失的母親”

1。分離創傷,給人帶來巨大的焦慮、無助和恐懼

知名心理學者武志紅老師曾說:“所有的愛都指向親密,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指向分離。”

也就是說,分離既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因為一個人的自我獨立需要透過與重要撫育者(一般指媽媽)的心理分離來達成。

但是,成長型分離或正常的分離,需要發生在孩子身心都準備好的情況下。

比如,3歲的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因為分離焦慮而哭鬧,在媽媽的安撫和幫助下,孩子會慢慢適應這種分離,這樣的分離,就是健康的,也是成長所需要的。

但如果孩子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被迫和媽媽分離,就會導致一系列身心不良的體驗。

就像3歲前的孩子,如果媽媽經常“消失”,可能是出差,亦或是其他原因的離開,都可能讓其體驗到與媽媽分離而感到的巨大焦慮、無助和恐懼的感覺,而這就可能形成“分離創傷”。

依戀理論認為,一個人嬰兒期的“安全感”對其整個人生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所以,這樣的孩子成人後走進戀情,很容易有種被拋棄的恐懼感。

心理學:害怕被拋棄的你,背後很可能有一個“消失的母親”

2。分離創傷的人,一生都在尋找理想“媽媽”

前面說了,分離創傷會給人帶來巨大的焦慮和恐懼,那麼這種創傷的嚴重程度是怎麼來界定呢?

一般情況下,創傷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

一是創傷的年齡段。

越小的孩子受到的創傷會越大,因為孩子越小,依賴媽媽的程度越高,所以媽媽不要覺得孩子小,不記得事,就可以隨意“消失”。

二是離開媽媽之後,孩子可獲得的依戀質量。

也就是說,在沒有媽媽的情況下,孩子將獲得怎樣的照顧。

如果孩子的爸爸、爺爺奶奶等人可以及時滿足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等需求,那麼孩子就可以建立新的安全型依戀,否則孩子就很可能形成非安全型依戀,而且,還可能面臨雙重創傷:一方面“失去”媽媽的痛苦,另一方面是非安全型依戀。

比如,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離婚,孩子由爺爺奶奶帶著,但爺爺奶奶不喜歡ta,這就會產生雙重創傷。

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一旦走進戀情,就會把自己對理想媽媽的渴望投射到伴侶身上,希望伴侶不離不棄,總是愛自己、疼自己。

就像那些比較粘人的女生,她們對分離異常敏感,而這很可能和她們小時候的分離創傷有關。

另外,還有一些小時候經歷過分離創傷的人,在親密關係中一旦感到不安全時,就會萌生“ta一定會拋棄我”的想法,然後為了避免被拋棄帶來的恐慌和無助,他們會主動提出分手,只是這時的分手並非其本意,他們真正渴望的是對方能帶著愛意回到自己身邊。

可見,分離創傷的人,內心是自卑、敏感、脆弱的,同時也會極其渴望“媽媽”般的愛。

心理學:害怕被拋棄的你,背後很可能有一個“消失的母親”

3。擺脫分離創傷,從意識到問題開始

分離創傷,可能“代代相傳”。

比如,有分離創傷的媽媽在和孩子相處時,很可能是控制型父母,這導致他們的孩子也可能害怕分離,恐懼被拋棄,和媽媽共生,但這樣的共生是病態的,不正常的。

因為匈牙利病理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瑪格麗·馬勒,將6個月的嬰兒期稱為正常共生期,也稱“母嬰共同體”,但之後的共生就會形成混沌共生,孩子和父母缺少清晰的邊界,都無法成長。

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創傷代際傳遞。

那麼,為了避免分離創傷傳遞下去,那些具有分離創傷的人該怎樣辦呢?

首先,需要他們意識到問題。

也就是說,只有那些有創傷的人,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才有可能擺脫分離帶來的創傷,而這需要他們擁有覺察和反思的能力。

國家二級諮詢師侯玉珍老師在《因為我是女性:如何深度療愈代際創傷》一書中在談到改變時曾說:“改變往往始於覺察。你必須尋找內心的聲音,透過它找到自己的核心信念,也就是內在媽媽的聲音。”

比如,那些在戀情中總是敏感多疑、害怕被拋棄的女生,就要好好想想,在那一刻自己心中媽媽的聲音是怎樣的,很可能是負面的,即“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等等。

當她們覺察到這一點之後,還需要好好反思。

意思是,小時候經歷過分離創傷的人,要意識到現在的自己和小時候的自己是不同的,自己已經長大,極有可能應對現在的分離,同時,還要意識到,現在的伴侶和自己小時候的媽媽也不是同一個人。

這樣的反思極有可能阻止投射(因為內在媽媽的聲音總會被投射到當下的關係裡),進而讓他們回到真實的關係裡。

心理學:害怕被拋棄的你,背後很可能有一個“消失的母親”

其次,敢於直面缺失的母愛,找回真實的情感。

很多具有分離創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來,還和他們內心的執念有關,這個執念就是,他們還在渴望小時候的媽媽再好好愛自己一次。

可是,這樣的渴望很難實現,因為有些人的媽媽已經不在了,就算媽媽還在,她可能仍舊給不出他們想要的愛。

這時,需要他們敢於直面缺失的母愛——接受自己小時候沒有被媽媽好好愛過,同時還要試著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不對自己的感受進行評價,無條件地和自己的感受共處。

比如,他們可能感受到對媽媽的憤怒,這時就用開放的態度去接納它,不要因此而感到內疚,等等,當情緒流動起來後,他們就很可能找回自己的真實情感,這樣就可以與現實生活聯結了。

心理學:害怕被拋棄的你,背後很可能有一個“消失的母親”

再次,學會自己做自己的“媽媽”,以療愈母愛的缺失。

當他們接受自己有一個小時候沒有好好自己的媽媽後,並能接受自己的真實情感,就可以學會自己做自己的“媽媽”,即學會自愛。

《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曾提出有關自愛的做法:

步驟一:將自己放在首位;

步驟二:調節飲食;

步驟三:鍛鍊身體;

步驟四:休息和放鬆。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尊重自己的感覺、關注自己的感受、滿足自己的需求等等。

當他們學會愛自己後,就相信自己是足夠好的,也是值得被愛的,這樣他們不僅療愈了母愛的缺失,還讓自己在親密關係中,不再那麼小心翼翼、敏感多疑,這樣他們才能夠用真實的自己,構建真正的親密關係。

心理學:害怕被拋棄的你,背後很可能有一個“消失的母親”

寫在最後:

如果被療愈的是女生,她們在成為媽媽後,就會終止代價創傷傳遞下去;如果被療愈的是男生,他們在成為爸爸後,也可以發揮好一個父親的作用。

事實上,養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責任。

雖然文章說的是“消失的媽媽”,但這並不代表“消失的爸爸”對孩子沒有影響,同樣,父親的缺席也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只是孩子天然與媽媽親近,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更早,而更早很可能更深。

另外,談論分離創傷,並不是要我們把自己的痛苦歸咎於母親,而是希望透過母親看見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內在的情緒情感,以及認知行為模式。

因為只有瞭解了自己,我們才有可能改變自己 。

心理學:害怕被拋棄的你,背後很可能有一個“消失的母親”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