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青春期,沒有叛逆就沒有成長。”——北京中親聯教育研究院院長王佔郡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早就被閨蜜的“連環call”吵醒了。閨蜜悲憤地怒吼

“你知道嗎,我兒子竟然把我遮蔽了!”

原來孩子姥姥和閨蜜聊天,說他兒子最近發的幾張照片很帥氣,閨蜜很疑惑,兒子發的照片我怎麼沒看到,一翻差點兒氣炸了,原來兒子竟然把自己遮蔽了。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閨蜜一邊哭一邊說“以前什麼心裡話都喜歡和我說,可是現在竟然把我遮蔽了!他發生了什麼,我得透過別人才知道。我就這麼令人討厭嗎?”

朋友圈被孩子遮蔽,其實是很多媽媽的痛!

就連對親子關係一向很自信的傅首爾,也曾因為

被兒子遮蔽而懷疑自己。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為了給兒子過生日,傅首爾請了一堆朋友來給兒子吹蠟燭,結果兒子很冷漠地表示不喜歡,告訴媽媽

自己不喜歡被過度關注。

後來她從朋友那裡發現,兒子的生日朋友圈竟然遮蔽了自己,而且他在朋友圈裡感謝了很多人,其中竟然不包括自己和老劉。

這讓她產生了巨大的挫敗感。

傅首爾怎麼也想不通“自己這麼開明的媽媽,這麼好的親子關係,竟然也會被遮蔽”,

她直言這件事摧毀了她一部分的自信。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為什麼曾經對父母無話不說,到現在卻什麼都不想讓父母知道?到底是誰的錯?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遮蔽父母是因為父母不稱職嗎?

曾經的孩子,像個止不住的話嘮,話多的讓父母感到煩躁。今天吃什麼了、玩什麼了、小朋友之間發生什麼了,孩子都事無鉅細地講給爸爸媽媽聽。

可是進入青春期之後,他們卻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沉默寡言,問一句說一句,回到家就關上房門不出來,想知道他們想什麼越來越難?

為什麼孩子會一夜之間變得陌生,

難道說是因為父母做得不夠好,不稱職導致了孩子的疏離嗎?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出自《朋友圈年度親情白皮書》

發展心理學指出,孩子的成長中會經歷兩個非常重要的叛逆期。

第一個是在3-4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爭取的是

身體的權利

,他們開始反抗父母的控制,爭取行為活動的自主,實現自我意志。

他們希望參與到成人的生活活動中,不希望自己的事情被別人代做或者取代。喜歡說“不”,希望能聽到“你真棒”這樣的表揚。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而第二個叛逆期就是我們所謂的青春期,

通常是在12歲-16歲期間。因為現在孩子的生長髮育比較好,再加上外界環境的複雜,所以有些孩子的青春期會稍微提前一些。

這個時期的孩子,身心發展迅速,卻又充滿了不平衡;是經歷最複雜,充滿最多矛盾的時期。

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感現狀造成了青春期孩子出現種種矛盾。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他們會過高評估自己的成熟度,

認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水平屬於成人

,追求和成人一樣平等的地位。

他們開始注重自己的獨立地位

,保護自己的隱私,開始注重自己獨立精神世界的建設。表現出來就是不再和父母說心裡話,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變得沉默寡言。

所以,

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疏遠,是一個必經的階段

,和是不是一個稱職的父母無關,也和你曾經是否擁有一段親密的親子關係無關。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如何應對孩子對自己的遮蔽?

對於青春期,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有過一個非常美妙的比喻。他認為,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處於毛毛蟲和蝴蝶之間的那一個蛹,外表看起來風平浪靜,其實內部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已經不再適用於普通的親子關係,而是一門藝術。

1、保持清醒和冷靜

大張偉對青春期的一句評價很有意思:“

青少年叛逆就和感冒一樣,你就是再努力,他也要到時候了才能好。”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孩子和女同學打電話,父母就覺得孩子談戀愛了;

孩子撒了個謊,父母就覺得孩子變壞了;

玩會兒手機,打會兒遊戲,父母就覺得孩子無可救藥了。

很多父母面對青春期,如臨大敵,比孩子還緊張敏感。

一點點風吹草動就陣腳大亂。這樣的疑神疑鬼,最終導致的就是孩子的反感和逃離。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孩子不希望總是被父母懷疑,討厭無休止的解釋,為了免掉這些麻煩,他們選擇不讓父母知道。

孩子希望可以迴歸到自己的圈子裡,有自己的空間隱藏心事和秘密,有自己的時間可以思考和探索,他們開始拒絕以前黏黏糊糊的親子關係,渴望彼此的尊重和獨立。

所以,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不管他們做什麼,

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靜和清醒,不要過多糾結孩子的變化,糾纏孩子為什麼和自己不再親密。

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陌生是正常的,如果還一如既往地黏糊,反倒應該引起重視了!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2、往後退一步

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指出:

十幾歲的孩子對不請自來的關注和建議感到憤怒。對於開始疏離自己的孩子,如果還像以前那樣事無鉅細地呵護和照顧,反而會讓孩子逃離得更遠。

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擁有願意為他們改變的父母。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和河合隼雄有過一次談話,其過程就完美詮釋了和青春期孩子的溝通方式。

第一次見面,

河合隼雄始終把自己置於傾聽者的位置

。不主動開口,不打斷,不追問,村上說“他幾乎沒有主動開口,只是靜靜聽我一個人說,似乎在眼眸深處思索著什麼,也會有一搭沒一搭地附和,在恰當的時候很好地說出是啊是啊”。讓訴說者完整自如地表達。

第二天,河合隼雄則完全變了一個人,睿智博學,迴應積極,眉飛色舞,還“連珠炮似地說著笑話,表情也陡然變得明朗起來”。

村上春樹說,

自己頭腦中糾纏在一起的,那些讓人很不舒服的,總想幹點什麼卻又不知該幹什麼的感覺,不可思議地就被溫和地化解開了。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河合隼雄全神貫注地傾聽、恰到好處的迴應和及時的共情,讓村上感到舒適而放鬆,暢快地表達自己。

父母對待青春期的孩子,也應該這樣。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不要因為孩子走錯路而步步緊逼,對每一個行為都要了如指掌。

父母要做的就是應該學會多聽多觀察,少說少指揮。多和孩子共情,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除此之外,

父母要持續地學習,進一步瞭解孩子的心理和發展,掌握更多科學有效的引導技巧,在孩子青春期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給出真誠的有價值的建議。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

《解碼青春期》一書指出,

十幾歲的孩子最自我,特別渴望獲得自由、尊重,得到別人的認可。

當你有一天發現,自己被孩子遮蔽了,不必難過也不必慌張,而是應該在心裡為孩子進入全新的人生階段慶祝。

這個時候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轉變觀念和方法,做那個依舊隨時準備傾聽孩子的人,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傅首爾被兒子遮蔽:為啥曾黏著媽媽說心裡話的娃,現在拼命想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