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01

先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在凌晨四點,你起床上廁所的時候,卻發現孩子房間的燈還亮著,而且,明顯聽到裡頭傳來打遊戲的聲音,此時,你會怎麼做?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14歲小李的繼父身上,而繼父的做法是,直接把家裡的電閘關掉了;很快,小李的房間傳來了動靜——各種摔杯子,砸桌椅的聲音無比刺耳,這可把繼父給惹惱了,大聲的喊道:“你再敲我就報警!”,小李也不甘示弱:“有種你報啊,你報啊!”;

隨後,繼父選擇了報警,而當警察趕來的時候,小李卻將房間門反鎖,並且從陽臺爬了出去,做出想要跳樓姿態。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不得不說,小李的瘋狂舉動,著實讓現場的民警倒吸了口涼氣,當然,在民警的努力下,最後還是把小李給救了下來,而其父母對此事的看法,卻引發了作者的思考——

關於小李爬出陽臺欲跳樓一事,繼父是這樣說的:

“在(我們)大人們看來,(孩子)爬出窗外的危險舉動,都是受到了遊戲的影響……”

繼父的態度很明確,孩子之所以這樣做,都是遊戲惹的禍,說白了就是把責任全部推給了遊戲(和我們大人無關);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而孩子的母親,更是進一步地將繼父的觀點“發揚光大”了,她是這樣對記者說的:

“因為他(小李)遊戲玩多了,他就覺得他能像遊戲裡面一樣,我飛下去我可以跳到哪裡去,他就這種想法……”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對其二位的觀點和看法,作者不敢苟同,原因如下:

1。 在孩子爬出窗外與民警對峙的過程中,孩子始終緊緊地抓住外牆,以及防盜鋼絲;而且多次返回到陽臺(房間)內,也就是說,孩子從內心是恐懼且猶豫的,並非像其母親所說,孩子已經走火入魔了,認為自己可以飛下去,毫髮無損。

2。 當消防員在樓下準備“救生氣墊”的時候,孩子竟然好奇的問民警:“他們在幹嘛?”——顯然樓下的救生氣墊引起了小李的好奇。試想一下,一個對生活絕望之人,絕望到想要跳樓自盡的人,又怎麼可能還有心思關注那個逐漸膨脹起來的救生氣墊呢?這就好比一個準備跳湖自盡的人,難道會好奇地問路人,這河裡的魚多麼?都是些什麼品種的魚呀?豈不是荒謬至極?

3。 當民警勸說無效,決定對小李採取強制救援措施,而當消防員“從天而降”落在小李身旁時,小李依舊緊緊地抓著外牆,並沒有以死抵抗或立馬縱身往下跳,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消防員的救助;由此看來,孩子想要跳樓自盡是假,以此作為和父母以及外人(民警\消防員)對抗的工具是真。

而從其繼父以及母親對此事的看法和態度來看,更是披露了不少父母在管教“沉迷遊戲”的孩子時,持有的錯誤的觀念和態度。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正是由於父母錯誤的觀念和態度,導致孩子在沉迷遊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後無法自拔。

而這種錯誤的觀念以及態度是什麼呢?

就是父母壓根不瞭解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甚至把所有的責任全部推卸給孩子所謂的“叛逆期”以及“網路遊戲”。

正所謂“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如果我們的父母一開始,就把解決問題的方向都搞錯了,所有的努力付出,自然就變成了無用功;只有拋開現象看本質,準確地抓住孩子問題的癥結,父母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02

那麼,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關於以上案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研討會上這樣說道:

“(小李)他絕對不是因為今天吵架而跳樓,他一定已經煩了很久了,只不過今天這事是一個爆發點,是個線索……”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90\10原則”理論,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當我們心情抑鬱時,大約90%的負面情緒都和過去的經歷有關,而僅有10%的負面情緒與當前狀況相關——換句話說,後者只是表面現象,充其量只是“導火索”而已。”

也就是說,孩子表面上是因為繼父關了電閘,而亂摔東西,甚至冒死“大鬧”陽臺;實際上,是孩子常年積累在內心深處的負面情緒在作怪,正如小李的姑姑所說:

“其實在他(小李)心裡面,就是不高興(看不慣)那個男的(繼父),他就想他媽媽帶著他兩個人過。”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據說,小李的父母早年離婚,上初中時,小李本來是在老家跟著父親,但小李非說要到泉州來找媽媽,而他的媽媽也正是考慮到孩子要來團聚,才租住下那套房子,想著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

而且,為了彌補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對孩子的要求基本上都會盡力滿足,這其中就包括多次幫孩子買手機和電腦。

很顯然,母親對“好的環境”的理解,以及對孩子所做出的補償,與孩子內心真正的訴求,是存在巨大落差的,正如李玫瑾所說:

“(小李)他為什麼煩呢?(因為)他的問題,父母並不能幫他解決,但他父母又天天成為一個他很煩躁的來源。”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孩子想要的是母親的陪伴與關愛,而媽媽所給的卻是“租好的房子”,以及給孩子買手機和電腦,也即使是說,母親給予孩子的都是外在的滿足,唯獨缺少的是,母親真正付出時間,全身心的陪伴和關愛。

甚至因孩子沉迷遊戲,多次爭吵無效之後,母親還動手打了孩子,從那以後,孩子就再也不出房間門了,母子倆便開始有了隔閡;而且從那天開始,只要大人在家,小李就堅決不開門,孩子對父母徹底關上了心門……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但孩子的媽媽並沒有因此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是選擇了以逃避的態度面對——決定回老家幾天,把孩子單獨留在了繼父身邊,留在了那個冰冷的,啥都不缺只缺溫情的房間裡,而母親走後,小李就更不露面了。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我們會發現,母親每次一的疏遠(例如:打罵孩子,選擇回老家),都像一雙冰冷無情的手,把孩子推向深不見底的越加冷漠的深淵……

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自然把希望寄託在虛擬網路中,在遊戲世界裡尋在那一絲的慰藉和自我價值感;而其對父母不滿而發展出的反叛行為,自然也越加嚴重,從小李對房間內桌椅、床、櫃子的破壞上,可見一斑。(如圖所示)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這實際上都是孩子內心不滿情緒的激烈表達,當然也包括之前冒死爬出窗外的瘋狂舉動;

與其說是“網路遊戲”讓孩子失去了理智,倒不如說是父母長期錯誤的管教方式,以及對孩子錯誤的愛,導致其內心的負面情緒越積越多,最終不堪重負而徹底爆發。

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還清孩子的情緒負債,讓孩子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呢?

03

(一)避免繼續加重孩子的“情緒負債”,及時“止損”

其實,在生活當中,針對孩子沉迷遊戲的問題,很多父母的做法,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使得孩子的情況更加的嚴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錯誤的管教方式,導致孩子欠下了越來越多的情緒負債。

很多時候,孩子脾氣暴躁,以及對父母的反叛行為,實際上就是孩子內心的“負面情緒”在對外喊話:“嗨!我是你們前段時間(或更久)被傷害的情感;我還沒有得到治療(恢復過來)呢,你們怎麼又來了!”

在生活當中,父母的哪些行為,會加重孩子的負面情緒,甚至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呢?

1。 父母干涉或阻止孩子的玩遊戲的行為

比如小李的繼父為了阻止孩子玩遊戲,而關掉電閘的行為;但結果卻徹底引爆了孩子的負面情緒,使得孩子對繼父產生了更深的怨恨和不滿,繼父的做法,無異於揚湯止沸,火上澆油。

2。 時刻監督或監視孩子的學習生活

比如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學習不自覺,會偷偷玩遊戲,所以乾脆陪著孩子寫作業;或者擔心孩子把手機帶去學校,而擅自檢查孩子的書包,這些行為都會加深孩子內心的不滿情緒。

3。 把改變孩子的希望寄託在外人(機構)身上

比如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深感絕望,於是就想著把孩子送到武術學校,或者一些培訓機構中。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正如俗話所說:“解鈴還須繫鈴人”,父母不在自身上找原因,而把問題解決的方向和重任交付他人,一開始便註定無功而返。

4。 父母氣急敗壞甚至動手打孩子

不少父母經常這樣說:“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才動手打孩子的!”,此言差矣,就算父母果真沒有其他有效的辦法,但是,完全沒有必要做出錯誤的管教行為;

因為,父母的這一做法(打孩子),無異於飲鳩止渴,嚴重破壞了親子關係,父母由此喪失了對孩子內心的控制力。這或許就是很多沉迷遊戲的孩子,打死都不回頭(拒絕改變)的原因,因為父母的錯誤的管教方式,讓孩子們深感失望,也徹底失去了改變的企圖心和動力。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04

(二)透過“增加快樂”的方式以中斷孩子的負面情緒

李玫瑾教授在研討會中講到:

“(孩子)他核心的問題是一種快樂感受,而你要想把他拔出來,必須得增加快樂,而不是拔掉電源,沒收手機;你沒收手機的結果,或者把手機扔到樓下,他就是跳樓的結果。”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李玫瑾教授口中“快樂”到底是指什麼呢?作者從以下兩個維度的剖析:

1. 持續提供“快樂”的依據

對於孩子來說,到底什麼是快樂呢?父母上一秒鐘還是笑臉相迎,下一秒鐘立馬皺眉咆哮,這絕對不是孩子渴望的快樂;

又或者說,父母今天壓制住脾氣,等明天實在受不了了,就怒氣加倍對孩子破口大罵,這想必也無法帶給孩子快樂的感受;

而且相反,你這一罵,孩子或許就把在這之前,從父母身上感受到的快樂全部都一筆勾銷了(反正你該罵的也罵了,咱們互不相欠了);

因此,真正的快樂,有賴於父母持續提供“快樂”的依據。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初二時的經歷,由於曾經也一度沉迷於網路遊戲,父親對自己的態度當然也猶如大多數家長,基本上都是遵循“打罵、訓斥、咆哮”的管教方針。

直到有一天,父親在開完家長會回來之後,卻一改常態(以往肯定少不了一頓暴打),抱以信任的態度對我說:“孩子,你的數學沒考好,爸爸相信你盡力了,接下來要加把勁了。”

我清楚的記得,父親始終沒有把我那少得可憐的數學分數念出來(保護了我敏感脆弱的自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父親的信任和尊重。

而且,從那以後,父親再也不進我的房間督促我的學習,完全授權並相信我,也是從那一刻開始,我從父親的手中,接過了掌控自我命運的方向盤,由此走上了痛改前非的“逆襲”之路。

因此,對於孩子來說,到底何為快樂?實際上就是父母對正確的教養方式,心懷敬畏之心,持續向孩子提供“快樂”的依據——信任和尊重;而不是隨著性子想當然的對孩子進行錯誤管教。

因為孩子的心門是由內向外開的,因此,父母不要企圖透過外在的力量去開啟,只有投之以信賴、尊重以及無條件的愛,孩子日積月累的情感堅冰,才能夠得以消融。

2. 幫助孩子中斷對消極情緒的聯想

著名心理學家梅爾茲在《人性的開拓》一書中寫道:

“如果你從自己,從你的老師、父母、朋友、廣告或其他來源得到過一個信念,如果你對這個信念不疑,那麼,這個信念與催眠家對受催眠者所施的力量就是同等的了。”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當父母或老師對一個孩子說:“你怎麼那麼笨?基礎那麼差還不努力學習?!”當孩子真正的相信了這句話,或接受了這個觀點(作者注:由於對方是長輩,象徵著一種權威,因此接受這一觀點的可能性非常大。)

孩子就會真的相信自己是一個笨小孩,或則對“自己根本不是學習的料”這一念頭深信不疑,由此發展出眾多與之吻合的行為,例如:厭學、逃學、拒絕補課、反叛老師或父母等。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同理,當父母多次採取錯誤的管教方式,對待沉迷遊戲的孩子時,孩子也會接受這樣一個信念:

“父母根本就不懂我,父母根本就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哎,算了,跟父母交談就像對牛彈琴,簡直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啥都不說來得省事。”

這也許就是大多數沉迷遊戲的孩子,拒絕與父母溝通交流的原因吧,因為,他們對父母教育方式(或溝通方式)的改變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那怎麼辦呢?那就需要父母學會中斷孩子消極情緒聯想的策略技巧。

換句話說就是,孩子的痛苦實際上是一種對過往經歷的回憶和聯想,這就像兩個曾經在戰場裡出生入死的戰友,我們暫且稱之為戰友A,和戰友B;

當多年後他們再次重逢,戰友A聊起了當年被敵人追殺的處境(消極情緒聯想),昔日的絕望和恐懼,彷彿就在眼前,於是開始難過的痛哭起來……

這個時候,戰友B沒等他繼續說下去,便向前緊緊地抱著戰友A,並且振奮地說到:“好兄弟,一切都過去了,萬幸的是,我們都堅強地活下來了!”

從那以後,每當他們想起了昔日無情的戰場,喚醒的不再是恐懼和害怕,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珍貴的戰友情誼……

孩子沉迷遊戲脾氣暴躁反叛怎麼辦?2招助父母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而以上這個例子,戰友B在戰友A回憶痛苦往事的時候,沒等其說完,直接向前給了對方一個擁抱,並且振奮地鼓勵了對方一番,這便是中斷“消極情緒聯想”最好的示範。

因為在戰友A正在回憶往日的痛苦和恐懼的時候,被戰友B的行為有效打斷了,導致其無法繼續聯想下去了,而他的痛苦情緒也由此中斷,取而代之的是戰友B所帶來的振奮與感動,以及真摯的戰友情所帶來的快樂和滿足。

這個技巧,同樣適用於我們與孩子的溝通相處中。當孩子情緒非常暴躁的時候,當孩子頂撞父母和父母對著幹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氣急敗壞地破口大罵,訓斥孩子沒有良心,責罵孩子沒有出息,對孩子不留餘力地表達自己的不滿與失望;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孩子暴躁之時,在其大腦被“消極情緒”所佔據之時,給孩子遞上一杯溫水;或者沒有任何理由的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又或者握住孩子的手,真誠地向孩子承認自己剛才情緒的失控,以及對孩子所造成的傷害,並向孩子道歉,以及表達內心的信任與關愛。

那麼,孩子的對“消極情緒”的聯想,便由此被中斷了,取而代之的是父母溫暖的關懷、信任與尊重。試問又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擁有這樣的父母呢?切記,孩子不是不願改變,只是,他得以改變的動力和企圖心,需要父母重新用愛來喚醒……

我是廖老思,專注於家庭教育,擅長解決孩子玩手機、遊戲、叛逆、厭學等問題; 感謝關注,有你的關注,家庭教育在科學化的路上會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