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娃和“壞孩子”成了朋友,我沒制止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孩子交上了一個有壞習慣的朋友,我們總是會忍不住擔心。

不僅是怕他受欺負,更怕的是孩子跟著學壞。

但是,在小朋友的社交環境裡,難免會遇到幾個“問題小孩”。當我看不慣孩子的社交時,我該不該干預呢?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為什麼?

這的確是個很棘手的問題。

小D幼兒園時,也有過這樣一個好朋友。兩個人在一起總能玩得很瘋。但那個小女孩,太興奮就會吐口水、打人、踢人…

我第一次看到後,也是忍不住擔心,怕小D跟著學,心裡當然是想要干預的,但我並沒有直接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我就是將心比心,當年父母不允許我和某個同學玩,不允許我和某個人談戀愛,這些我聽了嗎?並沒有啊,他們越說,我越偷偷摸摸去做。

三四歲以後的孩子,處於自我意識萌芽,社會規範和心智還不成熟的階段,正是屬於“你越說不可以,我越要做”的時候,直接的干預根本沒用。

娃和“壞孩子”成了朋友,我沒制止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可以這樣做

1、正面瞭解

如何做到不干預卻能守護孩子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歡迎,

以最大的熱情去了解孩子的好朋友。聽聽孩子喜歡她的理由。

當時小D和我說喜歡這個小女孩的理由:

她很好玩她總會想出各種玩的點子我和她在一起很開心

雖然很簡單,但這些理由我是認可的,那個小女孩的確是個創意無窮、能量無窮的孩子。

這樣的對話不僅讓孩子意識到,我們對她“喜愛”的感興趣,

其實也是幫助我們更好地全面瞭解孩子的朋友。同時也能教給孩子全面客觀地看待每一個人。

娃和“壞孩子”成了朋友,我沒制止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2、側面教育

那麼對於我們無法忍受的那些“缺點”,怎麼辦呢?

我的做法就是側面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把一些不好的行為拿出來和孩子聊。

情景再現

比如,當時在進行角色扮演時,我故意拿著一個小娃娃對她的北極熊玩偶進行一樣的“攻擊”。

小D就會和我說,不要這樣,打人很痛的,吐口水太沒禮貌了。

這時,我就發現,我們家庭教育裡的規則她其實是理解的。

那麼這時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強化規則,告訴孩子,為什麼這樣做是不對的,把原因再次強調。

而如果你發現孩子並沒有特別迴應,可以試試看讓她換位思考,“如果小娃娃總是打北極熊,你覺得北極熊會怎麼想?”

規則這件事不是遇到問題了,我們覺得不對了,就開始當場教育,沒人喜歡在玩的興頭上被喋喋不休的。

好的教育不是發生在某個時刻的當下,而該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浸潤。

我從小D 3歲多就開始玩一個遊戲叫“好的選擇還是壞的選擇”。

睡覺前吃糖是好的選擇還是壞的選擇?

生氣了打媽媽是好的選擇還是壞的選擇?

這個遊戲的好處是,讓孩子開始建立一個意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自由,選擇可以不同,但有好壞之分。

這種意識就能影響到他們的交友,我們可以仍然愛我們的朋友,但是朋友的某些行為是可以有更好的選擇的。

娃和“壞孩子”成了朋友,我沒制止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3、制止行為

看到這裡,肯定會有朋友問,那麼我的孩子已經有了模仿那些不好行為了怎麼辦?

我們要知道,學齡前的孩子進行模仿太正常了,這本來就是他們一個“學習”的模式,想想他們學習其他新技能不都是這樣?

遇到孩子在模仿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

及時制止,說明原因,如果孩子“屢教不改”,那就需要讓他自食其果。

那麼問題來了,當我們去制止孩子,他們通常會發出一個靈魂拷問——為什麼他可以,我就不行?

小D也問過我“為什麼她可以打人”,我會回答“在我們家打人是不被允許的”。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的是,

關於行為準則,我們有一個自己的底線,並不是因為其他人可以做我們就可以,而是這件事違反了我的處事底線。

如果小D仍然一意孤行,那麼我就會告訴她之後的結果,“如果你仍然打人,那麼我們就必須提前回家了,打人是不被允許的”。

“如果你太興奮了,可以過來,媽媽抱你一會冷靜一下”。

和任何管教孩子一樣,有時小D可以改正,有時不行。但不管任何時候,我的反饋讓她清楚了,我們的原則和底線在哪裡。

娃和“壞孩子”成了朋友,我沒制止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與其嚴防死守,不如從根源上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和交友觀。

父母的職責不是給孩子一個虛假的完美環境,而是帶著孩子去接觸真實但不一定完美的環境。

會“感染”,會“跌倒”,那這個過程本身也是孩子社交免疫力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