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在這炎熱的夏天,李躍兒芭學園的「夏季生成課」如約而至。

「夏季生成課」是什麼?

是老師帶著孩子們「練習深入研究所認知的事物,獲得自己的經驗,建立起“系統性組織大腦所獲得資訊的習慣”」的課程。

那麼課程是怎樣開展的呢?跟隨鏡頭去花生班看看。

花生班是李躍兒芭學園3-5歲混齡班之一,花生班的孩子們按年齡大小分別叫“花生殼”和“花生豆”,4歲以上的孩子是“花生殼”,4歲以下的孩子是“花生豆”,取“花生殼保護/照顧花生豆”之意。

混齡班的春耕系列課程、夏季生成課、秋季大型建造課程、冬季室內系列工作,以及其他課程活動如美術課、舞蹈課、蒙氏課、野外生存課程等,需要按照年齡分別進行時,老師會分組。例如花生班今年的夏季生成課,“花生殼”研究的是洋蔥,“花生豆”研究的是水。

文/小然(李躍兒芭學園華龍苑園區教師)

PART。01

洋蔥的眼淚

一場神奇的魔術拉開帷幕。

小然邀請來一個小精靈,它會變魔法,請孩子們仔細觀察,小然接下來有什麼變化。

過了一分鐘左右,有孩子發現了我的變化,大聲說:“小然,你流眼淚了。”

“咦?那為什麼我會流眼淚啊?”話音剛落,孩子們透過已有經驗的猜想隨之而來。

“是辣椒。”

“大蒜。”

“胡椒粉。”

“辣椒醬。”

“蔥。”

“姜。”

“洋蔥。”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孩子們紛紛議論,小眼神直勾勾地盯著我,想看看到底是誰在變魔術。

“小然,你怎麼還遮著布,不趕緊掀開,我們想看看猜的對不對。”

“倒計時三個數我要揭曉答案嘍!”

“3、2、1、”(孩子們大聲倒計時)

“噹噹噹當~~”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孩子們興奮地大聲說:“是洋蔥、洋蔥。”

接下來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觀察洋蔥的外形,並用語言描述出洋蔥的樣子。

在觀察的過程中,孩子們一直對切洋蔥會留眼淚這個事情很感興趣。

於是“家園共育”的好機會來了!回到家後請爸爸和媽媽跟孩子一起查一查,為什麼切洋蔥會流眼淚。這是一次親子互動的機會,也是孩子們自發形成的話題,當

孩子想要去了解

的時候,課題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效果的。

第二天,孩子們來到花生班的時候迫不及待地告訴我,找到的答案是什麼。在上課時,孩子們說是因為洋蔥鱗莖中揮發出來的刺激氣味讓人流淚。

“那怎麼切才能不流眼淚呢?”拋磚引玉的問題,是引領孩子繼續探索課題的重要環節。

“閉上眼睛切。”

“穿上給我們做核酸那個醫生的防護服。”

“把洋蔥凍在冰箱裡然後再切。”

“把洋蔥放在水裡切。”

“捂住鼻子和嘴巴切。”

“把洋蔥放在溫水裡泡一會兒再拿出來切。”

孩子們的方法聽起來感覺都可行,那不然我們就實驗一下吧!

緊接著大型

切洋蔥實驗

開始了,每個人很自信,覺得自己的方法會管用,那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戴著口罩,不看洋蔥,能行不?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泡過水的洋蔥應該還不錯,還能看著洋蔥切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哎呀,我的辦法不行,流眼淚了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護目鏡也許能好用吧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此時此刻,我們感覺整個芭學園都充滿洋蔥的氣味。

那透過實踐,到底哪個辦法是可以不流眼淚的呢?老祖宗說“實踐出真知”,答案妥妥的已經被實踐出來了。

這場切洋蔥的實驗中,有一位名叫雪兒的花生殼,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你們是不是和孩子們一樣開始好奇,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雪兒開心地和大家分享說:“我在切洋蔥的時候是把洋蔥泡在水裡的,我是泡一會兒拿出來切一下,然後再泡到水裡一會兒再切,所以我就沒有流眼淚。”

孩子們聽完後真是開心不已,雖然大家流下了洋蔥的眼淚,get到了新技能也是非常棒的收穫。

洋蔥還有不同的顏色和種類,

花生殼

們會繼續探索下去,感謝各位大花生(“大花生”指花生班家長)的支援哦。

悄悄告訴你們,因為研究了洋蔥,不喜歡吃洋蔥的小朋友,已經開始吃洋蔥了。

PART。02

水知道答案

夏天,熱了會流汗,渴了會喝水,陰天會下雨,吃水果的時候有水果汁,游泳也是在水裡像魚兒一樣游來游去,最重要的是夏天可能還會吃一些冰塊,

花生豆

的課題就此展開——水。

為了更好地引領孩子們對水的探索,而能“玩起來”的課題對年齡略小的幼兒更適合,於是別開生面的打水仗來到幼兒園院子裡。

裝備已經準備好,就等上“戰場”了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瞧瞧我們的水仗吧,你有沒有感覺到被水噴射到呢?炎炎夏日真是太適合玩水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感受水噴到身上的觸感、溫度,感受衣服溼水之後黏在身上的感覺,感受用水槍把水推出的力量,觀察水的運動軌跡,同時體會人群在一起玩水的快樂。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哎呀,不行,流眼淚了

圍繞“水”還有很多課題值得去研究,這個夏天老師正跟孩子們一起探索水的更多秘密。

當我們用書本和文字告訴孩子事物的本質及特徵的時候,這都是間接經驗,也就是別人給的知識。當這些知識不能經由孩子的直接經驗所內化,那麼這些知識也就僅僅存在於“知道”的層面。

李躍兒芭學園的夏季生成課,透由多種形式去探究和呈現同一個事物的多個方面,在這個過程中,也離不開家長們的支援。在此跟各位爸爸媽媽說一聲謝謝,因為有你們,才讓孩子們的課程進展得更加順利,課程才更加多元,期待繼續合作。

● 延展閱讀,點下方標題可看:

李躍兒芭學園目前在北京有幼兒園園區和小學校區,諮詢及報名可以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