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觀點】埃克哈特·託利:當下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

埃克哈特·託利(Eckhart Tolle)在2014年Wisdom 2。0大會中對“當下的力量”進行了分享。與大家共同探討什麼是當下,以及如何來禪修當下。

【觀點】埃克哈特·託利:當下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

很高興置身此時此地!

我這裡有個熒幕,可能是個提詞機,雖然我不會用它來讀任何東西。總之,上面寫著:禪修當下的力量。所以,這就是我該跟各位做的事情(眾笑)。

我們要做的禪修,你不用像這樣……(示範)。有時一開始禪修,每個人都變了樣……(示範),你無法一直像這樣坐著,雖然時間一直都是當下,但當下的禪修有點不太一樣。

當下:生命中最神奇的東西

當下這一刻是你生命中最神奇的東西,我稱它為東西——但它當然不是一個東西。然而,對於處於通常的意識狀態的多數人來說——這裡的「通常」意思是有點或非常「不正常」,當下這一刻往往被忽視。

在無意識下,我們受到習氣的制約,而忽視了生命中唯一有的最重要的東西。

你的人生完全由當下組成,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在當下:你在當下回憶過往,你在當下展望未來——未來的來臨絕對不在未來,只能是當下。

然而,我們過日子的方式,卻把當下視為眼中釘、絆腳石,時時處處厭惡當下,有些人還會習慣性起勁地厭惡當下的原貌(示範)——這就是人通常的意識狀態,雖然有時會潛藏不露,故作歡笑。

有時在我講到當下時,有人便會有所了悟。在座的各位肯定已知道這些,但有些人因媒體報導而來,或許還不知道這些:當下是你唯一有的,你整個的人生由當下組成,你的人生只能在當下中開展。

此時此刻,你的任何感受、思維,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事情和經驗,都離不開當下。

然而,對多數人來說,當下是抽象又不夠有趣的東西。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當下,讓我們一起來禪修當下,讓我們將下午的禪修稱為「進入當下之旅」。

【觀點】埃克哈特·託利:當下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

第一步:覺知周遭的環境(覺外)

通常在講到當下時,出現在你的覺知中的第一個東西,或許就是你周圍的環境。所以,進入當下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覺知到在你周圍的事物,覺知到圍繞著你的空間——無論你置身何處,無論其間有什麼事情發生。

你可能會注意到,你是透過感官覺知去覺知到周遭所發生的任何事情,這涉及視覺、聽覺等種種感官功能,但主要是看到、聽到。因此,在進入當下時,我們首先對周遭的環境更具覺知,這是進入當下的第一步,也是進入當下的一大步。

當你這麼做時——讓我們現在就這樣做,但這不是思維:「我現在要修煉了」,它不過是對你的周遭更具覺知,它既不是修煉,也不是操作,它就只是覺知到當下的空間:這個房間、房間中的人、坐在椅子上講話的這個人、燈光、那裡美好的擺設。那你可以用什麼字眼來描述呢?你覺知到當下實際的情況。

第二步:感激欣賞周遭的原貌

然後緊接著覺知的是,你再深入一些,你感激欣賞當下的原貌,而這可能是你以前完全忽視的,能夠感激欣賞當下,這已經相當美妙,有些人還無法做到比這更深一步,那也沒關係,能夠向當下邁出兩步,這也就夠了。嗯,讓我們姑且說它有三步吧,大家喜歡講步驟嘛(眾笑)。

我們說第一步是:你對自己的周遭更具覺知,第二步:你感激欣賞周遭的情況:「啊!」(驚歎)。隨著感激欣賞而來的是一種良善感,對於生命不斷在你周遭展現的形形色色,你感受到一種良善。

萬事萬物中都有生命力,就算是在城市的鬧區也是如此。你可能會說:「哦,我比較喜歡森林、海邊或高山。」

但即使市中心內的一切動靜,也都是生命的展現:生命展現為走來走去的人們、車輛、房子、建築物、噪音等等,這是你對生命的感知,然後你會有種對生命的感激:「喔!」(驚歎)你可能發現某個以前不懂得欣賞的東西,例如天空,你有幾次會注意到天空,而且會說:「喔,天空真美!」就算是陰天,天空中也會有穿透雲層的光線。

現在你可能注意到,在你更能覺知我所謂的「當下的表相」,也就是感官覺知為你揭示的世界,這個時候,你的意識就已經有了轉變,你不再想那麼多,否則你便不太能專注在感官覺知上,真的注意看著天空,或是看著一棵樹、一朵花或一幅街景,你必須真的是處在當下的那個「在」,好比現在,你只是認知到這房間的全貌,這就很美妙了。

【觀點】埃克哈特·託利:當下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

接著你再深入一點,你可以自問:「除了在感官覺知中生起的東西外,當下還有什麼?」「當下還有什麼其他的東西?」或「還有什麼其他東西是當下?」是那出現在當下的嗎?不是,那出現在當下的,還不是「當下」本身,雖然為了要覺知當下這一刻,覺知到感官覺知是重要的一步。

有些人對自己的周遭渾然不覺,一直就心不在焉,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他們對周遭的注意力,只夠讓自己不至於撞到東西(眾笑);他們可以在傢俱間或街道上穿梭,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思緒上,不但千絲萬縷,而且沒有用處。

你可能會發現其中很多的念頭還是負面的:嚴苛的抱怨,跟這個人或那個人不和,想著昨天的那個討厭鬼,或是10 年前的那個討厭鬼,想著明天或今晚會出什麼亂子。你的意識不斷被吸入思維當中,在相續的念頭的挾持下,你被念頭拽著走。

在強迫性思維的挾持下,心中生起的念頭,一個接著一個,任何進入你心中的東西,你完全予以認同。數位機件的使用,讓情況更加嚴重:數位機件發出聲音,引起你的注意:「這是重要訊息」、「一封電子郵件來了」、「一則簡訊來了」、「這訊息必定重要」、「有人剛剛在臉書上張貼訊息」,然後你看見一張晚餐餐盤的照片:「晚餐正在吃這個……」(眾笑) 想當然耳,你必須回覆:「酷啊,酷啊,真好!」(眾笑) 你所有的注意力不斷被這種事情吸走。

數位機件問世前,情況就已經夠糟糕,但現在是愈演愈烈。

你心中的東西愈來愈多,心裡的事愈來愈多,你淹沒在東西里,我指的不是物質上的東西,雖然有些人也會被物質所淹沒,但你被心中的東西所淹沒:一個接著一個的念頭、一則接著一則的簡訊、一個接著一個的臉書告示、一個接著一個不快的記憶、焦慮的念頭、一個接著一個的抱怨,要不然就是,別人做了或是沒有做到什麼,或是該做但沒做的事情,心裡的東西沒完沒了,而你錯失了當下這一刻。

你的注意力不斷被無用的強迫性思維吸走,試想這樣的日子過個10、20、30、40年,它會對你慣常的意識狀態產生什麼影響,它會對你個人有什麼影響,而這種意識狀態所造就的,又是個怎麼樣的人:焦躁、憤怒,習慣於一直感到不滿,一直死命地需要下一個東西,然而,下一個東西你從來不滿意,這就是我們得到的結果。我只是想為各位描述一下通常的狀態。

現在讓我們回到當下。當你對感官經驗更具覺知時,你的警覺……當我說警覺時,不要只當它是個概念,唯有親身體驗,你才會知道什麼是警覺的覺知,你無法從概念上去理解什麼是警覺的覺知。

在座的各位可以說都已經知道如何從自己的經驗中,去判斷分別兩者不同的狀態:沈溺在對於自己腦中的聲音的認同中——也就是慣常的強迫性思維,以及處於警覺的覺知狀態。

警覺的覺知狀態,就象是這樣(示範),但你用不著像我這樣,我把它表演出來(眾笑),只是為了讓大家在視覺上有個概念,感覺上,它就象是……(示範)(眾笑) 你可能會注意到,突然間,這就是所謂的處在當下。

喔,順便提一下,很多人會講這是「正念」。我要提的是,我從來不用「正念」這個詞,只有在解釋我不用它時才會用到(眾笑)。「正念」這個詞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我個人喜歡使用「處在當下」,原因是,對我來說,「正念」意味著「心中滿滿的東西」,這是我們不想要的,然而,你可以使用這個詞,這完全沒問題,只是我個人偏好的詞是「處在當下」。

所以,這裡生起的是「處在當下」的「覺在」。當你覺知到自己的感官覺知時,也就是要有較少的思維,更多的處在當下。隨著那生起的警覺,思維便減退了。

然而,不要讓這些流於語言文字,在我說話的同時,你可以親自證實它,也就是你可以有一個微妙的轉變,從沈溺在思維中,突然間你的注意力完全處於此時此地,而且念頭變得很少,因為你無法同時全然覺知並進行思考。

【觀點】埃克哈特·託利:當下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

第三步:覺知體內的能量場(覺內)

接著,邁向當下的下一步是:當你覺知到自己的感官覺知時,你可能也感知到一個簡單卻美妙的事實:你是活的。如何感知到這一點呢?有時當思維稍微消退而警覺仍在時,你會感受一股貫穿全身的生命力——微妙,但冥冥可感。在你的手臂中、你的腿中、你的腳中有著生命力,而這可以是你對當下的部分經驗。

好,現在你開始能夠處在當下,我們可以稱之為:你處在內,你處在外(覺內,覺外)。所以,你可以感覺自己的生命力。

在座可能只有非常少數的人,無法感受體內的能量場——我稱之為內在的身體,我有時會請他們閉上眼睛,雙手這樣攤開(示範),然後問自己:「在不觀看或移動自己的雙手下,我如何知道我自己的雙手還在?」這是個滑稽的問題:「在不看自己的手,不移動自己的手,或用手碰觸任何東西的情況下,我怎麼知道自己的手還在呢?」

這個時候,你無法從思維概念上去回答,你只能透過親身的體驗得到答案:突然間,在你體驗到手中的生命力時,你的注意力便轉移了,你的注意力從思維——念頭的活動中掙脫,流向你的雙手。

同樣地,如果你可以感知到自己的雙手,你就可以感知自己的腳,同時你可以感知整個身體是個微妙的能量場。這是個美妙的境地。

當你能夠處於內,也處於外時,你開始更深入於當下。有時我將「處於身體當中」,稱為是讓我們持守當下的碇錨。

因為假我的心——不自覺的心非常狡猾,尤其是一開始在修持當下時,如果沒有一個可以讓你持守當下的碇錨,心很快便會帶著念頭進來,而且無論那是個什麼樣的念頭,它都會說這重要的不得了,它會說:「跟我走吧」「你必須想想這個」「這事需要你即刻關注」,而時間是凌晨三點半,你躺在床上……想當然耳,這念頭還會衍生其他的念頭:焦慮的念頭、悔恨的念頭、「如果事情是……」「那我的一生怎麼辦……」「我必須搞好我的人生……」「我一生都在虛度」「我一生做了些什麼?」「我的人生怎麼辦?」 「什麼是我的人生?」

你在心理上建構「我的人生」,卻在當下錯過實際的人生。要知道,你的念頭可能非常迷魂誘人,如果你不清楚念頭在幹什麼的話,它會進來再度挾持你的注意力。但如果你覺知念頭的活動,那麼,你可以這麼說:「喔……」,然而不只是這麼說,你還會覺知另一個想要進來的念頭。

如果你具有覺知,你就不一定要跟隨著那個念頭,你可以就只是容許它透過自心,然後念頭又走了,於是你可以說:「我選擇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你甚至用不著把這話說出來,你有這個選擇,而你知道這是自己的選擇。

如此一來,你不再苦於惱人的失眠夜,事實上,你會有個非常美好的禪修。不要求當下這一刻有別於它的現況,感知自己的生命力和能量場,那就是你的人生和當下這一刻的生命力。

【觀點】埃克哈特·託利:當下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

第四步:覺知真正的自己(覺覺)

或許我們可以再進一步。目前談過的有透過感官覺知認知周遭、感激欣賞當下的原貌、感受體內的能量場,所有這些都生起於當下,但當下還有什麼是被你忽略的?完整組成當下這一刻的是:感官覺知、情緒,可能還有念頭。

念頭來來去去,你用不著跟隨它們,就在來來去去的念頭中,你發現念頭之間有著空間。這點非常重要,也就是發現你的內在有這樣的一個東西,它是念頭和念頭之間的空間。思緒不再是持續不斷,突然間,你覺知到其中的空間,這讓你感到非比尋常的美好和力量。

你真的覺得……(鬆一口氣的聲音),你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你不是那個帶著一個故事的假我,不是認同於你的過往、你個人的歷史的那個假我,真正的你超越你個人的過往,超越任何在你感官覺知中生起的東西。

當下這一刻最深層的是什麼?當下這一刻的本體,就是這個。

那個讓你能夠覺知到感官覺知的是什麼?那個讓你能夠思維的是什麼?那個讓你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的是什麼?

所以,這裡還有某個不是東西的東西,我們可以稱它為你的覺在,或是具有覺知的空間,或是意識本身。

禪修中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發現你自己。你不是那個有著侷限過往的個人化的假我,雖然那個維度仍然在,但你的內在有一個比那更深的維度;在那個維度上,你個人所發生的任何事情,無論好壞,統統都被超越而變得無關。

它是更深層的存在感或自我感,它讓你的感官覺知成為可能,讓你任何的念頭成為可能,讓你的情緒成為可能。事實上,它就是你身上覺在的光明。於覺在的光明中,你感知到這個房間,於覺在的光明中,一個念頭進來又出去。

如果進來的念頭太多,你的念頭和念頭之間不再有空隙,覺在的光明被遮蔽,但它仍然在那兒,這就好像全然的陰天,眼中所見盡是雲霧,你再也看不見太陽,但仍然會有穿透雲層的陽光,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觀點】埃克哈特·託利:當下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

然而這很通常,這是地球上千百萬人類的處境,他們只知道自己心裡面的東西,他們的存在感完全衍生於心中的東西——這命運令人戰慄。但沒有人會告訴我們這很可怕,因為它如此平常。

如果你出生在一個精神病院,你不會知道大家都失常,因為每個人都不正常。所以,這就是我們要超越的,我們有機會進入一種不同的意識狀態,而不只是禪修練習中的那種孤立經驗而已。

讓我們回到進入當下的禪修。那具有覺知的空間,那知道自己覺知的覺知,這聽起來有點好笑。任何你所感知、思維、感覺的東西,它們之所以會在那裡,都是因為你是那個讓它得以出現的空間,也就是那個讓這些在其中生起的具有覺知的空間。

你也可以透過問另一個問題來發掘內在的實相:「做為你是什麼樣的感覺?」在當下做你,不訴諸記憶,不追憶你個人的故事。你的故事不過是心中的一個故事,但「做你是什麼感覺?」這裡沒有一個概念上的答案,因為我在問的是此時此地的實際經驗或體悟。那是什麼感覺?什麼是「真正的你」的本體?你能感覺你自己的存在嗎?

當我說「你自己的」,這不全然正確,因為它不是你的,但我們先暫時這麼說。你能夠感覺到那「你的在」,就是「真正的你」的本體嗎?「真正的你」沒有形像,就只是空闊的覺知,而這真是太奇妙了。

知道你自己是空闊的覺知,這就能讓你停止相信你個人的經歷就是你,因為你個人的經歷沒那麼了不起(眾笑),我的經歷就不怎樣(眾笑)。如果我認為我個人的經歷就是我,那可就沮喪了。真我的展現是透過對個人經歷的超越,展現這偉大的真我的,不是我個人的經歷,而是了悟到個人的經歷相對而言並不重要。

對某些人來說,某個指標會比其他的指標管用,這就是為什麼我會給一些指標供你選擇,讓你可以問自己,或是由我來問你:「現在,你可以覺知到你能覺知的這個事實嗎?」「你可以意識到你有意識的這個事實嗎?」雖然這聽起來還是有二元對立,但這完全是因為我在使用語言。

實際的情況是:當你覺知到自己是有意識時——這並不是說,這裡是我、這裡是我在覺知自  己的意識,有個主體和客體,我們無法這樣地覺知到自己的意識,我們只能以「自己就是意識」的方式來覺知意識,「自己就是那永恆的主體」,你的意識永遠不可能變成某個在意識中 的客體,其他一切的東西都是意識中的客體,然而,你無法覺知到意識成為你的對境,因為意識是你、是你的本體,而你的本體,就是當下這一刻的本體。

【觀點】埃克哈特·託利:當下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

當你進入當下這一刻的最深層,你找到的和發掘的是什麼?你自己!你的本體。所以,你的本體——這個具有意識的空間,無別於當下這一刻的本體。當你深入當下這一刻——垂直的維度,而大部分的人生在水平的維度上開展——過去和未來,「我必須做這個才能夠達成那個」「我必須記住這個」水平的維度跟你心裡面的東西有關,那些是束縛你的。

現在,我們在此突然進入當下,那水平的維度是你心裡面的東西,那垂直的維度是當下這一刻,它帶你更深入當下,直至你發覺到,當下的本體就是究竟真正的你。這是個美妙又令人解脫的了悟,因為它將你從虛假的自我感中解脫出來。如果沒有了悟自己的本體,你一生就活在虛假的自我感中。

由於我們是如此地認同於自心,以至於我們的自我感——假我,完全取之於某種習慣和重複性的思維模式,加上情緒和反應模式,也就是一堆重複性、不自覺、被迫性的思維模式,以及隨之而來的反應和情緒模式。

對於那些不識更深層的真我的人來說,這樣的堆集就是你個人:一堆習慣性念頭,向你講述你的故事,然後你也這麼地向他人轉述:「想聽聽我的故事嗎?」「你痛苦啊?那真該聽聽我的故事」「你的痛苦不算什麼」。

就像我的父親習慣說的,每當有人說:「我這裡痛,我那裡痛」,我的父親會說:「你痛?我經年累月有的疼痛,我吭都不吭一聲。」(眾笑) 你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提升你的自我感,不過這完全是虛假的自我感,然而你卻陷在裡面。

佛陀所謂「虛幻的我」,就是究竟無實的我,所以佛陀說「無我」。巴利文的早期佛經中,將無我稱為anatta。這個不實的假我,是心捏造的產物,佛法的精要之一便是空性。空性會讓你想起什麼呢?覺知、空闊的覺知、覺在、空性、沒有形像。

耶穌也傳達同樣的訊息:「天主國的來臨,並非是顯然可見的。」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你絕對無法這麼說:「喔,它在這裡。」為什麼你不能說:「喔,它在這裡」?因為你就是它,它永遠不會是你意識中的一個客體,因為它就是意識本身。

兩千年來,耶穌的話語不斷被傳誦,但懂的人有誰?非常稀少,可能就那麼一、兩個佛教徒(眾笑)。這就是生命的秘密,它就這麼簡單。

你應該要知道「你是誰」,要知道真正的你超越表面上的你,這並不是說,你記不得自己的過往,你當然可以記得你個人的歷史,這沒有問題,但你不再困在那完全個人化的自我感中,活在卑微的我當中,活得如此挫敗:總在擔驚受怕,總要認同於其他的東西,總是感到不足,滿意的感覺總不長久,總是覺得不夠,這種生活糟糕透了。

這就是我們要超越的,這就是意識上的一個轉變。

接著,當你在日常中活出那空闊的覺知——覺知到自己就是那空闊的覺知,你也可以稱它為「寂靜」。你是那個寂靜,就算是在說話時,你也可以感覺在背景中的「你在」,你在前景中說話、聽聞、做事,背景中是空闊的覺知,換言之,你感覺到你自己的在,這存在其實也不是「你自己的」,因為你自己的存在與宇宙的存在為一。

你可能注意到了,我沒有使用「神」這個字,因為一旦用了「神」這個字,它馬上會變成你心中的另一個概念,所以,佛陀非常有智慧地避開它。當然,我們的禪修至此也近尾聲了。有人問佛陀:「您從來不談神,這是為什麼?」「神存在嗎?」根據佛經中的記載,對於「是否有神?」的這個問題,佛陀——靜默不語,這就是答案。

Ps:圖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小編。

心理科普、公益活動、心理諮詢服

務……

詳情關注公眾號:心靈成長家園(xinling_JY)

心靈成長家園致力於提供專業可信賴的心理健康諮詢服務。核心內容為:個人成長、兒童青少年心理、情緒減壓、職場人際、情感婚姻、家庭親子、親密關係、團體諮詢、心理健康等專業心理需求。溫暖的陪伴、專業的分析、全新的視角,打造一個有溫度、有力量、接地氣的心理諮詢港灣。

我們希望每個孤獨的靈魂都能被看見,每個人的心事都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