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明朝立下赫赫戰功的戚家軍,為什麼卻被明朝圍起來屠殺了?

他們以生命和鮮血為代價,打敗了強大的敵人,捍衛了民族的尊嚴,但卻未曾想到,百戰百勝的他們卻最終倒在了同族人的刀下。這是英雄的悲哀,也是大明的悲哀!這件事發生之後,也預示著大明末世將要無可避免的到來。

為明朝立下赫赫戰功的戚家軍,為什麼卻被明朝圍起來屠殺了?

戚家軍是中國歷史上,能夠以主將姓氏命名的軍隊只有兩支,一支是岳飛的岳家軍,另一支則是戚家軍。作為民族英雄創立的部隊,岳家軍因為組織龐大,紀律嚴明,被趙構視為了威脅。最終,岳飛被趙構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後,岳家軍也被拆散,一部分裁撤,其餘改編。

看到這兒,可以說,岳家軍相對而言算是得到了一個比較幸運的結局。但反觀戚家軍,他的結局卻讓人覺得滿目淒涼,悲痛欲絕。明朝中期以後,由於我國東南沿海倭寇猖獗,江、浙、閩地區有大量百姓受到倭寇侵擾。

面對倭寇,明朝的官軍因為素質差、缺乏戰鬥力,表現出了擾民有餘,抗倭無能的劣跡。此時,戚繼光奉命抗倭,為了提高軍隊素質,他到達了浙江義烏地區開始招募士兵。由此,訓練有素、戰鬥力強悍的戚家軍誕生。

為明朝立下赫赫戰功的戚家軍,為什麼卻被明朝圍起來屠殺了?

戚家軍雖然只有幾千人,但個個都是悍勇無畏的漢子,他們依靠著先進的裝備,勇敢的膽氣,很快的平定了倭寇,穩定了大明的東南海疆。

平定倭寇之後,朝廷將戚繼光與他的戚家軍調往了長城一線。在這裡,戚繼光帶領戚家軍多次擊敗蒙古鐵騎。據統計,從戚繼光創立戚家軍,到戚繼光離職,戚家軍在24年的時間內,斬殺15萬敵軍,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最強軍隊,是大明後期國防力量的主力部隊。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在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這支紀律嚴明,且為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的部隊卻被自己人絞殺,原因是兵變。

為明朝立下赫赫戰功的戚家軍,為什麼卻被明朝圍起來屠殺了?

天大的冤情在《明神宗實錄》中有這樣一段話,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戚家軍要求開雙倍工資,並且為此聚眾議論。於是,薊鎮的官員將聚眾議論的人全部處死,其餘人員驅趕會了南方。

戚家軍為何要求開雙倍工資呢?《明史·王保傳》中有這樣一段話;薊三協南營兵,戚繼光所募也,調攻朝鮮,撤還,道石門,鼓譟,挾增月餉。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戚家軍要求增加工資的時間是剛剛從萬曆朝鮮戰爭的戰場上返回大明。那麼,我們可以來看看,萬曆朝鮮之役中的戚家軍做了什麼。

當時,豐臣秀吉剛剛統一日本,軍隊戰力強盛,野心勃勃的他開始夢想吞併朝鮮,征服大明。為此,豐臣秀吉派遣了14萬軍隊入朝鮮。這些倭軍可不是沿海的倭寇,他們是同樣久經沙場、身經百戰,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戰士。因此,這些倭奴軍自從踏上朝鮮半島後,李氏朝鮮便迅速崩潰。

明朝得到訊息後,先後兩次派遣了先鋒部隊入朝馳援,結果第一次全軍覆沒,第二次僅主帥一人倖免於難。看來,倭軍的戰鬥力異常強悍。最終,明朝派遣了4萬部隊入朝,其中就有4000悍勇無畏的戚家軍。

為明朝立下赫赫戰功的戚家軍,為什麼卻被明朝圍起來屠殺了?

明軍到達平壤城下,看到了最為險要的牡丹峰上倭軍已經做好了防禦準備。這注定是一場血戰,而接下這個血戰任務的就是戚家軍。

當然,為了讓戚家軍英勇作戰,時任兵部侍郎、薊遼經略的宋應昌許諾,戚家軍的年薪43兩,而當時,明軍其他士兵的年薪僅有18兩。其實,這件事無可厚非,當時的明軍大部分都是衛所兵,除了18兩的薪俸外,還有很多其他收入,而戚家軍都是募兵,除了薪俸之外沒有其他收入。

另外,戚家軍作戰勇敢,遠不是其他明軍能夠比擬的。可以說,這43兩的工資花出去是物有所值的,因為這些戚家軍是真的拿命去拼的。除了這43兩的工資之外,大明主將李如松在攻打平壤那天,許諾第一個登上平壤城的人獎勵300兩白銀。但所有的許諾最終成了泡影。

為明朝立下赫赫戰功的戚家軍,為什麼卻被明朝圍起來屠殺了?

但戚家軍冒著飛矢箭雨攻克牡丹峰,靠著拼命首登平壤城後,承諾的工資因為宋應昌離職而不了了之,而首登平壤城的戚家軍駱尚志竟然僅僅獲得了20兩賞銀。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是戚家軍,是南兵,他們在朝中已經沒有了大靠山張居正、戚繼光,而朝中掌權的基本上都是北方人。

戚家軍在回到薊鎮之後,在憤懣不平的心態下,他們想要為遭遇的不公討要一個說法。然而,薊鎮來了一個叫做王保的新總兵,他把眾人叫到了石門演武場,聲稱是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眾人以為朝廷得知了他們遭遇的不公,決定將拖欠的工資發放。但未曾想,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場大屠殺……。保誘令赴演武場,擊之,殺數百人,以反聞。——《明史·王保傳》

為明朝立下赫赫戰功的戚家軍,為什麼卻被明朝圍起來屠殺了?

《明史》中的記載是殺數百人,而朝鮮方面的記載則是三千三百餘人。究竟是多少人,至今,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死後,主犯王保竟然沒有任何責任,還加官進爵了。

戚家軍被屠殺的背後

王保剿殺戚家軍後,朝中正值的官員給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時曾上書,聲稱“南兵”不可能發生兵變,王保故意誣陷,應該按罪論處。但御史馬文卿隨即上書保護王保,兵部尚書石星也上書附會,最終,朝廷認定南兵叛亂,王保平變有功,加官進爵。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實際上根本原因就是戚繼光動了很多人的蛋糕。當時,大明的衛所部隊軍紀敗壞,欺男霸女、無惡不作。面對這種情況,戚繼光招募了戚家軍,當戚家軍成功後平定沿海倭寇並且多次擊敗蒙古鐵騎後,戚繼光提出以戚家軍為教導隊,練兵十萬的建議,以此重振大明軍威。

這下子可捅了朝中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心窩子;如果將領專兵,朝中文臣很可能會失勢,其次,朝中很多將領都是靠著壓榨衛所士兵謀取利益。如此,戚繼光的成功成為了朝中保守勢力的一塊心病,他們每個人都恨不得戚繼光的政策失敗。

為明朝立下赫赫戰功的戚家軍,為什麼卻被明朝圍起來屠殺了?

在戚繼光被打壓失勢之後,戚家軍遭到的不公待遇越來越多,心裡的怨言多了,難免會嘮叨兩句。這時,一個天大的帽子扣到了他們的頭上——兵變,於是,朝中的保守勢力迅速出擊,將戚家軍僅存的成果被抹殺。

當然,這也讓朝廷省下了幾十萬兩的軍費,朝廷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這件事過去了。種種的一切不公,是大明制度走向崩潰的前兆,薊州兵變這件事實際上已經預示了大明的滅亡。最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的時代到來,努爾哈赤、李自成、皇太極等等,都乘著這股風扶搖直上,給予了大明王朝最後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