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長夏多溼,如何養脾祛溼?

【免責宣告】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長夏多溼,如何養脾祛溼?

編者按

脾虛的表現有哪些?

脾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我們每天要吃飯喝水,飲食進入身體,全都要依賴脾的運化功能以氣化成精微物質,營養全身。也就是說,脾是生命的根本保證,脾最不能虛。

舉例來說,痰溼體質的人,其根本是脾虛。脾虛則氣化減弱,陽氣不能運化,則代謝產物易於積聚,化為痰溼。痰溼無所不在,而且,各種怪病因之而生。俗話說,怪病多由痰作祟。再者,久病之人,脾氣必弱,脾弱則生痰,由此說,久病多痰。

脾虛的病狀很多,或氣血生化不足(氣血維繫著生命,氣血不足,生命的活力即減弱,在女子會月經減少,甚則閉經、不孕;在兒童會面色萎黃,精力不足;在成人會眼澀、視物模糊、思維遲鈍等等),或聚溼生痰(痰氣無形無質,無所不到,為患最多,凡是怪病、久病,多與痰相關),或四肢乏力(脾主四肢,主肌肉,肌肉萎縮的人必然與脾虛相關),或精神不振(精源於腎,神源於心,但精神以脾為根基,脾旺則精神旺,脾虛則精神弱),或注意力、記憶力下降(腦為髓海,凡是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等等髓海不足的症狀,其根本則是脾虛)等等。

脾虛,可以目測。脾氣通於口,脾氣和順則口唇能納五穀;脾有病則唇色改變,或發黃,或發暗,會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又按面部診斷,脾應於鼻頭。鼻頭色黃,必屬脾虛。按手掌診斷,手掌中間及大魚際對應脾,若發暗亦是脾虛之相。平時認真調理,自己注意觀察這些部位的變化,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脾氣是否充足。

我們都知道腎不能虛,虛則易衰老,卻不知脾更不能虛,虛則百病叢生。

應該如何養脾呢?

情緒控制對於養脾很重要

從中醫來看,肝屬木,脾屬土。木本克土,維持著木與土的平衡。若木過旺則乘土,導致土虛。由此說,養脾,先要養好情緒。

想想天地萬物,各有規律,各行其道,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應該開心才是。感恩天地,給了我們生命;感恩萬物,為我們提供生活的必需,並且給我們以快樂。經常想想別人的好,多存感恩的心、向善的心、快樂的心,這樣心境自然就開了,自然肝氣順暢,脾土得以安康。這也是養脾的方法。

若土氣壅滯,需要木來疏土,則土氣不滯。若肝氣肝火偏旺,會傷損脾土。要讓脾健康,就要養肝柔肝,順暢肝的氣機,讓肝氣可以正常疏洩,這樣肝木與脾土處於和諧關係,肝不鬱,則脾不虛。因此說,養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發怒,儘量減少發脾氣,這是舒肝養脾的一個重要因素。

養脾的五個要點

其一,脾喜燥惡溼,喜溫惡寒,因此養脾要食些溫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藥。

比如,我們廚房裡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溫性偏燥的,因此亦具養脾之功。如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良姜、乾薑等等。脾主土,故需食多得土氣的食物,如地下長的地瓜、山藥等;脾喜溫惡涼,故需食溫;脾色為黃,故需食黃色食物,小米色黃,最養脾土;脾德在緩,故需食甘味以緩脾之情。

其二,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溼,亦可讓脾舒暢。

炒香的食物多具養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再者,米或麵食烤成半焦半糊時即有香味,亦可養脾。小時候我最喜歡吃鍋邊上烤成焦黃色的玉米餅子或饅頭,大概小孩子天性知道此物健脾。推之,烤成金黃色的麵包又焦又脆,此當屬養脾之物。

其三,小孩子從小就要注意勿過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飲、涼水等,因為會傷損脾陽。

而對小孩子來說最好的零食是麥芽糖和鍋巴。有人擔心吃烤香的食物會不會上火,我認為不能吃剛烤出來還燙著的,可等涼至室溫時再吃即不會上火。脾虛之人又可堅持晨起喝生薑紅糖水,有助於溫脾,並能昇陽。

其四,脾為中土,為陽氣左升之樞機。

歷代有不少養脾的中藥及湯方:健脾燥溼有蒼朮,有平胃散;補脾化溼有茯苓,有四君子湯;醒脾助運有草果,有醒脾散;溫脾祛寒有乾薑,有理中湯;升脾益氣有黃芪,有補中益氣湯;養脾和中有人參,有桂枝人參湯。如此等等,皆是宣暢脾陽、調和中氣之方藥。

脾主運化,若脾虛運化無力,常會吃什麼拉什麼,且面黃肌瘦,此時當重視養脾。脾喜甘淡而惡腥辣重濁,因此,甘淡可以養脾;脾氣太虛,千萬不可吃香喝辣。養脾可用此方:茯苓、薏苡仁、芡實、山藥各30克,陳皮10克,水煎服,日一劑。或上藥烘乾,共研細末,每次15克,日兩次,衝入溫熱的米粥中服下。

其五,艾灸有溫陽之功,最合於養脾之需。

凡脾虛之人皆可艾灸脾經原穴太白。脾經主時為上午9點至11點,因此若能在這個時間內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濁,二者為氣機升降之樞機,故養脾之升要同時養胃之降,可配合針灸胃經合穴足三里。脾應於季夏,小暑大暑時節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溼。

》》編者按

防治溼症一定要注意避免外部溼氣的侵襲,例如不要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中久待,居住之處不能溼度太大,寒冷潮溼天氣尤要注意保暖。陰天水涼時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長時間浸泡,以防外溼入侵肌表傷人。為防內溼,切勿過量食生冷瓜果,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如果患有溼症則要辨證施治。

︱作者簡介︱

董洪濤,副教授,醫學博士,碩士導師。早年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於1998年在南京中醫藥大學獲得針灸專業醫學碩士學位。於2001年在上海中醫藥大學獲得針灸專業醫學博士學位。2002年進入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博士後流動站。碩博士期間主要研究方向是針灸防治腦和老年病。近年來,在針灸以及中醫藥的臨床與理論研究方面多有開拓。擅長應用針灸及中醫其他療法治療各種急症、重症以及疑難雜症,並逐步完善急症頭針醫學的理論研究。擅長針灸方面的動物實驗研究,並完成相關研究報告多篇。對於《傷寒論》的研究非常深入,擅長應用經方治療各科病症。從事針灸國際教育研究多年,完成相關課題多項。具有敏銳的科研思路、創新的科研思維及較強的科研能力。

怎樣祛溼?(專業純中醫思維,非薏米紅豆湯之類,推薦)

江海濤

很多人嘴裡經常感覺粘膩、發甜,嗓子中不清爽,身體沉重發懶等,這都是體內有溼邪的表現。溼邪是人體內的溼度超出人體適應能力而引發的病症。

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有兩種途徑,即中醫說的內溼和外溼。內溼是人體的氣機執行過慢過緩,形成了壅滯;外溼是長期處於潮溼環境,使外界的潮溼侵入體內造成的。內溼比較好理解,外溼就有點費解了,人體的內外有面板阻隔,外界的溼氣怎麼能進入體內呢?實際上並不是溼氣真正的進入了體內,中醫認為氣是能夠互相感應的,長期處於潮溼環境,機體感受到了這種粘滯之氣,時間長了體內的氣機也變得遲緩,逐漸就形成了溼邪。就像傷寒一樣,也不是寒邪真的束縛在了體表,而是機體感覺到寒冷以後,主動關閉了體表的開放功能,這種閉而不開的狀態,我們約定俗成的叫做傷寒。

溼邪可以存在於人體的不同部位,有不同表現。

如在體表時,可以出現周身沉困,四肢痠懶沉重,面板溼疹等症。從體表進一步侵入了關節,則關節痠痛、沉重、活動不利,痛處不移。侵犯頭部可出現頭重如裹。停滯胸腹部表現為胸悶脘痞,小便短澀,大便不爽。又因為溼性趨下,可出現下肢水腫,淋濁、帶下、洩痢等病證。典型的溼證都有舌苔厚膩,偏熱的是黃膩,偏寒的是白膩。為什麼會有舌苔厚膩呢?因為機體氣機滯緩以後,肝脾的升騰之氣不能翻上來,舌面上就像死水一潭,會有淤泥沉積,這樣舌苔就逐漸增厚並粘膩。上面說的溼邪症狀還只是初期表現,真正的危害還在後面。由於溼邪的本質是過緩,使整個人體的執行節奏都變得遲緩,一些重濁的東西就會在人體很多部位沉積下來,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肥胖,大腹便便的人可以說都是溼濁沉積造成的。肥胖的後續效應大家都很熟悉了,可以進一步導致“三高”,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都接踵而至。可見去除溼邪,防患於未然是非常必要的。

除溼有兩種方向,一種是興修水利,讓溼邪順流而下;一種是讓氣機流動起來。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這種方法其實就是中醫說的淡滲利溼,服用茯苓、澤瀉、薏米、赤小豆、蓮子等都屬於這種方法,這些藥物或食物都有比較好的效果,但這種方法也有致命的缺點,即能除掉已經生成的溼,不能防止溼邪的再次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這就用到了第二種方法,疏通氣機。

前面說了溼邪的本質特徵就是緩,什麼能剋制緩呢?當然是急。在五臟中,肝木是急的,脾土是緩的,所以五行生剋中的木能克土就是這個意思。一個慢性子的人整天懶得動,這時要讓一個急性子的人帶動他一下。這樣第二種方法的具體實施就是健脾疏肝,健脾是為了增強懶人的實力,讓他有力氣運動;疏肝是讓機體的節奏變快一些,整個氣機流動起來,這樣一來溼邪就祛除了。健脾可以選用六君子湯,疏肝可選用香附、蘇梗、鬱金、白芍等藥物。

現代人都有個特點就是懶,整體坐著不動,所以體質偏溼的人是非常多的。現代的這種溼和古代不一樣,古人勞作的多,溼邪多由外部侵入,屬於外溼,用第一種方法效果非常好。

現代人溼的根源是懶,所以第二種方法更為合適。當然僅靠藥物還不是最高明的辦法,最好的方法是克服“懶病”,多進行運動。

溼邪的危害雖然非常大,但也要強調一點:對溼邪不能有“潔癖”,妄想把溼祛除的乾乾淨淨,溼其實是與生俱來的,至死方休。我們生活的環境也是燥溼適中,完全乾燥的沙漠是沒有生機的,因此祛溼需要適可而止。

本文摘自老農江海濤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