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如何陪伴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年?

作者簡介:馬勒,精神分析師,1930年在維也納作為一位兒童分析師開始她的職業生涯。1938年,她離開維也納,搬到紐約,成為紐約州精神病研究所兒童服務中心的精神師。

馬勒在開拓性工作的基礎上,從精神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兒童精神病的概念。並把她的觀察範圍擴充套件到正常嬰兒和他們的母親。透過對母嬰相互作用的重複、外顯行為的觀察,馬勒對發生在兒童內心的詞語前心理過程進行了推斷。她的這些關於生命前的內心事件的描述和陳述,為心理發育和客體關係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

我們知道一個人遭受的創傷性的事件和創傷性的養育越早,成年後的精神障礙和疾病越嚴重,3歲和3歲後,所經歷的心理創傷長大後更多的是神經症,如果我們把正常的人理解為相對健康的人,那神經症是僅次於正常人的心理功能和自我功能。

實際上還有很大一批心理障礙者他們可能在自我功能、在人格結構上、在症狀表現比神經症還要嚴重,如果要追尋病理的發展階段,我們會看到他們的創傷實際是發生在3歲以前。

經典精神分析沒有太多的關心3歲前的人的心理發育的規律和特點,佛洛依德曾經說精神分析只去治療神經症的病人,其他的比神經症結構水平低的人或者是精神病人不是精神分析的工作物件,而現在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相當一大批精神分析師把經典精神分析關注的方向和目標推到了3歲之前,讓我們理解了3歲之前人的心理是怎樣發展的,這也為我們如何去健康和正確的為孩子提供一個非常健康的生活環境和心理成長環境是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的。

近代精神分析的一個重要的人物、兒科醫生、客體心理學的理論家,同時也是一個精神分析師——馬勒。

她最突出的貢獻是進一步描述了傳統精神分析沒有太講清楚的人出生後0—3歲的心理健康的規律和道理。

01

​如何陪伴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年?

馬勒把人從出生到3歲,也就是36個月共分為四個期,也就是四個過程。

0-2個月是自閉期

第一期是 0-2個月這個階段

馬勒叫自閉階段或自閉期。人一出生到2個月絕大多數時間是睡覺。馬勒認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和外界沒有交流和溝通,用精神分析的行話說,0-2個月的孩子和客體是不建立關係的,是沒有交流的。

這個時期,她提出的這個說法實際是違反傳統精神分析的。傳統精神分析認為這個時期的孩子不是不能和客體建立關係,是因為他把力比多的能量完全指向自己,這就是經典精神分析所講的原始自戀。這是個理論問題,後來有敏銳的客體關係的理論家提出力比多自己怎麼指向自己呢?

在精神疾病中有個疾病叫自閉症,很多兒童患上了自閉症,這樣的孩子往往他的心理發育期固著在了自閉期,沒有發展下去。這是比較嚴重的,是0—2個月有問題,這個時候,我們會觀察到,這些孩子完全是靠本能來生活的,靠反射來生活生活的,如吸吮反射,如當一個母親或父親把手指放在孩子嘴邊,孩子就會自動吸吮手指。

這實際上是一種反射,靠這種反射,找到母親的乳頭,吸吮乳汁,這是本能的、無意識的,不受主觀神經系統支配,是一種反射。而且整天基本都是睡覺,好像不和母親發生關係,自己形成了獨自的系統。

自閉階段,是一元關係階段,孩子不跟外界發生關係,大概兩個月,當他到了2個月後,孩子開始和母親有資訊的交換。

細心的母親會發現,大概在2個月的時候這個孩子會朝母親笑,這個微笑對孩子來說意味著社交活動開始了,有的學者叫它為人類的第一次社交反應。

02

​如何陪伴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年?

2-6月是共生期

第二期叫共生期,共生階段(2-6月)

微笑預告了自閉狀態結束,微笑也預告了這個孩子從此結束了一元關係進入兩元關係,進入和母親關係的共生期。

共生階段(2——-6月),相當於斯皮策講的心理融合階段。孩子和母親是共生的,孩子會覺得母親是附屬的自我,母親的存在就是我的存在,母親的疼痛就是我的疼痛,他不能把自己和母親分開。

典型的就是微笑反應,2-6個月的孩子微笑不分人,這個時候的嬰兒是分不開母親和外人的差別的,不僅僅和母親共生,可能和這個世界也是共生的。

這個時候當母親把他摟在懷裡的時候,這個孩子是很聽話的,一般是不動的。這種不分陌生人還是熟悉人,不分母親還是其他人的微笑,是最早人類社交的標誌,這個階段叫共生階段。

03

​如何陪伴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年?

6個月-2歲是個體化分離時期

一個孩子健康的發育,無論是他的軀體還是認知的發展,以及和母親這個伴侶關係的認同,最關鍵的功能就是和母親強大的資訊交流,所以我們說母親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母親不能和孩子產生非常貼切的、及時的資訊的交流,將來這個孩子可能會在心理上出現問題。

2-6個月的時候是和母親融合在一起的,孩子從六個月到2歲,要完成非常長的一個心理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分離個體化”的過程。6個月開始這個孩子要變的更獨立、更個體化。從認知和知覺這個層面上說,這個孩子逐漸開始區分母親和我是不一樣的人,感覺到我和母親不是一體的,意識到“我咬母親一口,我不疼”。區分母親和自己有差別,是人類走向個體化獨立的第一步,非常重要。

這個時候孩子看到母親會微笑,看到陌生人的時候緊張焦慮,不再像共生期時看到誰都微笑,共生期的孩子不能區分母親和陌生人。很多精神分析學家把這個時期叫陌生人焦慮期:孩子開始害怕陌生人,探索母親和陌生人的差別。

​如何陪伴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年?

馬勒把分離個體化分為幾個亞型:

(1)6-10個月,個體化分離時期的第一個亞型:孵化期

第6個月開始到10個月,這個時期,馬勒叫做孵化期,也有人叫分化期。開始從和母親的融合共生開始孵化。

有經驗的母親會發現6-10個月的孩子不象6個月前靜靜的躺在你懷裡,孩子開始不聽話,他會拼命的掙脫母親的懷抱,要看世界、周圍其他的人,開始和周圍的環境探索和發生關係。

馬勒透過觀察認為,孩子的掙扎實際是想取得一個更好的體位,來看清楚母親的臉。好母親應該用很好的角度讓孩子看清楚母親的臉,從母親的臉色上找到自己的形象,“映象反應”就出現了。如果母親是憂鬱的、痛苦的,壓抑的、婚姻關係不好,有很多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看到母親的臉,就會在內心留下很多陰影。

母親的臉色反映了孩子的心理狀態,這需要母親是開心的,穩定的,是感覺好的母親。但很多時候,會有很多讓我們不太高興的事情,不一定都能做到開心、穩定和好感覺。在多大程度上做不到,孩子就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心理發展的影響。

6個月的孩子的心理開始分化了,跟他安靜地躺在母親懷是不一樣的。再往下分化時,這個嬰兒除了探索母親的臉外,又開始探索母親更多的地方,他會在母親的身上爬上爬下,抓頭髮、鼻子、眼睛、耳朵,甚至把母親的頭髮放自己的嘴裡等。這實際是在探索母親和自己的差異和差別,是個體化的開始,在認知和知覺的發育過程中覺察我和母親不同。逐漸讓他的心理產生獨立和分化的過程。

馬勒認為這個時期孩子遇到們陌生人的時候是焦慮的,也是退行的,想退行到共生期的時候。可以看到孵化階段孩子就是這樣探索的,區別出和母親和陌生人的不同,這個過程如果我們不能給予孩子足夠退行的支援的話,她就會在個體化分離孵化期產生創傷。

(2)10-16個月,個體化分離時期的第二個亞型:實踐期

第二個亞型:10-16個月,這段時間馬勒把它叫實踐期,孩子開始走路、說話,加大了對自己身體、肌肉感覺各方面的探索,促進了神經系統的發育。

孩子學步的時候,母親會帶著這個孩子,孩子走出幾步會回到母親懷裡,似乎母親是基地、港灣、堡壘——馬勒把這種現象叫做感情上的充電。反覆的感情充電,讓這個孩子一步步的遠離母親、一步一步的獨立、一步一步的分離個體。

當孩子能夠站立起來的時候,會用新的角度看這個世界。能夠行走和說話,讓他感覺自己更有能力,陶醉於無所不能的自大或過度自戀,因此小孩的自戀達到了最頂峰。

他會感覺到自己探索這個世界的驚奇性、好奇性、興奮的喜悅性,開始去感覺這個世界的情感,這個時候自大的、全能的、無所不能的自戀的需要,是及時需要母親來證實的,證實他對這個世界產生的情感。

一個好母親這個時候要充分的滿足這個孩子無所不能的自戀的需要,要進行及時的、精確的、共情性的證實。如果這個母親共情能力不夠,她共出的情感是不精確的、遲到的,不能證實孩子內心的自戀的情感與需要,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會出現心理障礙。長大就會產生病理性的自戀或產生極度的自卑。

​如何陪伴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年?

這個時期有兩個遊戲:

第一個遊戲是藏貓貓遊戲。是實踐期(10-16個月)非常重要的一個遊戲。

孩子藏起來,讓母親找,更多的是孩子把自己的眼睛捂起來。當自己的眼睛被自己的手捂起來的時候,看不到母親了,就意味著母親消失了,他捂起來的時間越長,他內心的焦慮越嚴重。他突然把手鬆開,看到母親,累積的能量突然釋放,他喜悅、驚奇、甚至伴隨著尖叫。

其實這個遊戲可以檢驗孩子可以離開孩子多久,能夠在母親離開時能堅持多久。意味著孩子在意象上、心理上能獨立多久。

這個時候的孩子在跟小朋友玩的時候會玩一會兒,看看母親在不在,再玩一會,再看看母親在不在跟前。這就是孩子心理成長和個體化成長的一個過程。如果這個母親沒有意識到或沒有耐心,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第二個遊戲就是“你來抓我呀”。

孩子在開始跑的時候,他掙脫母親的拉扯跑出來,說“來你抓我呀!”,他想逃離母親,引起母親的注意。突然跑掉,媽媽會跟在後面,把他抓住抱起來。再放下,孩子又會跑、母親再次抓住他,這個時候孩子是快樂的、興奮的,是愉快的,因為他在逃離母親然後又被抓住後,他會體驗到可以操作母親這種控制感和自尊感。我們會看到很多神經症患者他們在長大後沒有這種自尊感和操縱感。

孩子的喜悅並不是僅來自於操控感,也來自於和母親的融合,這個感覺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快樂的。很多藝術品、魔術中,都是逃離、融合、再逃離。這實際是個很刺激很快樂的狀態。

這個時候母親的狀態很重要。

一個好母親能夠容忍孩子進一步的脫離,同時也會站在那裡等待孩子充電,還用欣賞的目光看著孩子探索外界的世界,母親是穩定的,不焦慮的、臉上堆著慈祥的、欣賞的表情。

母親鼓勵孩子不斷的去學習、做逃離的遊戲,通常是深情的看著孩子,以孩子在遊戲中的喜悅和快樂來參與這種喜悅與快樂,這其實是共情性的過程。這個過程很重要,如果母親做不到,對孩子可能就是一個創傷。

如果母親能夠以同理心的狀態來欣賞孩子逃離自己的喜悅感和驚奇感,就會讓孩子更加有能力在更大範圍裡探索,而得到更高的自信感和更強烈的操控感。這些穩定感、操控感、自尊感、快樂感都是人長大後必備的,這非常重要。

但大多數母親對小孩子這種無所不能的探索會感到焦慮、恐懼和害怕。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最淘氣的,會給父母帶來更大的擔心和焦慮,孩子可能會從椅子上掉下來,可能會跑到大馬路上,可能會玩尖銳危險的東西等等。這對父母是考驗,絕大多數父母是有能力輕易阻止孩子做危險的事情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父母會在此階段和孩子交流溝通的過程中遇到困難。

老人帶孩子,往往怕跟不上孩子,把他們綁在身邊,孩子就失去了探索實踐的機會,失去操控感、穩定感、自尊感、愉悅感,長大後可能會有問題。

有部分母親非常需要孩子不能離開她半步,孩子也沒有探索的機會。

還有一種母親,在這個階段會把孩子推開,避免和孩子逐漸分離的痛苦。

好母親的做法是,孩子需要充電,什麼時候需要回到母親的懷抱充電是孩子決定的,孩子如果有這種操控權,就能體會到操控能力,所以這個母親一定要穩定,要再等待孩子走出去,再回來,而不是主動把他抓回來。

焦慮的母親當孩子跑出去的時候,為了自己的需要把孩子抓回來,這個時候孩子的感覺和自己回來是不一樣的,感覺自己是被操控的,和好母親讓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好母親讓孩子的感受是,我是有能力的,我是操控的。

不要小看母親這樣的特點,我們就是一點點的從這個狀態上長大的。焦慮的母親可能會以自己的需要出發,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把這個孩子抱起來,結果就打斷了孩子原本正在進行的快樂的實踐過程,孩子的自尊感、把握感,操縱感就消失了,代之是被操控感,會影響到他將來應對這樣的世界。

馬勒提出一個建議,當孩子學會了走路,他已經有能力離開父母了,所以作為父母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父母對孩子的這個能力和離開的恰當的反應,應該是溫柔的、穩定的、抱有情感的和他接觸,推這個孩子一把,讓這個孩子進一步的進行快樂的實踐。

(3)16-24個月,個體化分離時期的第三個亞型:整合期

當孩子發展到16-24個月的時候,叫整合期。馬勒發現,這個時期孩子對母親的依賴和需要增加了。

這個階段,孩子運動功能發展,對這個世界探索增加。他的認知能力、感覺能力、智力也會增加,然後進入整合階段。這個已經能夠獨立走路的孩子,似乎能夠包容自己與母親的分離,能夠意識到離開母親也能生活了,不是那麼可怕了。但是同時有另一種感受和體驗,就是孤獨感。孤獨的體驗要比任何時候都嚴重,所以這個時候他會對母親的需要增加。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像前一個階段對挫折無動於衷,看起來很脆弱,和小朋友有爭執就會回去找父母,好像是變小了。自我的情感的充電和逃離的現象也被尋求身體上跟母親分離的活動代替了,孩子對母親更加需要。這個時候可能會給母親帶來更大的煩惱,對母親的要求和挑戰更大,對母親的情緒的穩定性和包容性的需要更強烈。

馬勒描述了這樣的孩子,20個月大的男孩,不斷的干擾母親,打斷母親。不斷的在母親讀書、洗衣、工作的時候打斷她,他會不顧一切的在母親工作的時候爬到母親的胸前引起母親的注意,溫柔的依靠在母親的懷裡。如果母親主動的抱他,他會把母親推開,從母親的懷抱中掙脫出來,但是他掙脫出來後也不會自己玩,還會在母親身邊轉來轉去。

這個時候的孩子是尋找母親,似乎需要母親更多的親密,但似乎又要逃離這種被親密控制的感覺,而處於一種矛盾的整合期——把獨立、親近、疏遠整合起來,是這個時期非常重要的任務。

在整合期,母親最重要的就是情緒的穩定性,因為這個時候,這個孩子第一次在他的生命過程中體驗到了精神上的衝突和失衡。他的心理發育已經趕上了身體發育,客體關係已經建立,他會產生一種憂慮的情緒。正是這種若即若離的內心衝突的活動,讓他在精神上和母親共生的結合分離出來,所以說這個孩子在不斷的試探,透過行動和目光接觸,來調整新的分離體驗。

這個時候存在一個風險,需要好母親來避免的:母親很可能把孩子實質上的一種進步或心理發展中正常的現實誤解為孩子的退行,會對孩子不耐煩,甚至產生粗暴的反應。因為這時母親要幹活,他要干擾,母親可能會產生不耐煩和情緒上的不穩定。如果這樣做了,會讓自我功能沒發育起來的孩子感覺到一種被拋棄的情緒當中。

這時(16-24個月)特別需要母親的理解和共情性的證實,需要母親溫柔的理解的證實,這個時候實際馬勒命名為“心境的易感期”,這點上母親需要更加接納,更加在情緒上的理解和共情態度,否則在這個點上容易出現心境障礙。心境障礙是除了精神分裂症比較嚴重的精神障礙,抑鬱症和躁狂症的根源可能就在這裡,在整合期的這個點上。

04

​如何陪伴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年?

24--36個月後:客體永恆性階段

發展中的個體性以及客體恆久性,發跡於整合期的“分合反覆”接近尾聲的時候。個性一定會伴隨一種逐漸增強、在任何處境與情緒下都很穩定的“自己是誰”的意識。

客體永恆性的意思是:“維持客體穩定形象的能力”,特別是維持母親的穩定形象 ,無論她在或者不在,是滿足的角色,還是剝奪的角色。

另一個必須具備的能力是把和同一個人有關的愉快與不愉快的感情整合起來。要能相信缺席而令人挫折的母親正是那個讚賞並挨著他的母親。

這個能力不只依靠理智上統合相反事物的能力,也依賴著足夠的美好經驗累積。孩童必須要累積足夠多的溫暖經驗才有辦法不讓小的分離徹底壓到回憶這些美好經驗的能力。

- The End -

Ps:圖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小編。

心理科普、公益活動、心理諮詢服

務……

詳情關注公眾號:心靈成長家園(xinling_JY)

心靈成長家園致力於提供專業可信賴的心理健康諮詢服務。核心內容為:個人成長、兒童青少年心理、情緒減壓、職場人際、情感婚姻、家庭親子、親密關係、團體諮詢、心理健康等專業心理需求。溫暖的陪伴、專業的分析、全新的視角,打造一個有溫度、有力量、接地氣的心理諮詢港灣。

我們希望每個孤獨的靈魂都能被看見,每個人的心事都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