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孩子做事非常粗心?別緊張!粗心或許是一件好事

現在,一說起粗心,就讓人覺得,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特別是用搜索引擎一搜,就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標題,如何克服粗心,孩子太粗心,到底應該怎麼辦。

也有很多關於警惕粗心的名言。

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等。

孩子做事非常粗心?別緊張!粗心或許是一件好事

但是,看著這些鋪天蓋地的,關於粗心不好的資訊,讓人不禁產生一個疑惑。

孩子做事很粗心,真的一定就是壞事嗎?

仔細思考一下,真的不一定是壞事。

凡事皆有利弊。

粗心同樣如此,對於孩子而言,或許有不好的一面,但同樣有正面。

粗心,或許真的是一件好事

孩子做事非常粗心?別緊張!粗心或許是一件好事

曾經,有一位英國的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實驗。

他給志願者每人發了一張報紙。

然後,讓志願者告訴他,報紙裡面,到底有多少張照片。

其實,實驗者還在報紙中間,加上了這麼一句話:“如果你告訴研究人員你看到了這句話,就能為自己贏得100英鎊。”

細心的人,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清點照片的數量上面。

而那些粗心的人,則是看到了報紙中間的大字,贏得了一百英鎊。

細心,不完全是一種優點。

但是,粗心也不完全是缺點。

在某些時候,粗心反而能夠給我們帶來好處。

孩子做事非常粗心?別緊張!粗心或許是一件好事

粗心的人,相對於細心的人,更加註重宏觀層面上的內容。

也更願意接受新的機遇與挑戰。

而細心的人,一般偏向於完美主義,存在一定的“強迫症”。

稍微出點錯誤,內心深處就會很難受。

如鯁在喉。

他們很多時候,都是較為保守的,沒那麼容易把握新的機遇。

在某些時候,粗心的人判斷更為準確

孩子做事非常粗心?別緊張!粗心或許是一件好事

或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小時候考試做判斷題,對的就打鉤,錯誤就打叉叉。

如果較為粗心,可能會把對的打“T”,錯的打“F”。

這樣一來,即便判斷對了,因為沒有按照題目要求答題,最後也是錯的。

扣了很多分數。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粗心的孩子,在判斷的時候,更加依賴自己的經驗。

在他們的腦海中,對的就是打“T”,錯的就是打“F”。

沒有認真看題目的要求。

而細心的人,在接受資訊的時候,會認認真真觀察一遍,然後知道該如何做。

孩子做事非常粗心?別緊張!粗心或許是一件好事

不過,粗心與細心,並無嚴格的好壞之分。

各有各的好處。

比如,細心的人雖然觀察非常細緻,不會出錯。

但是,相對於粗心的人,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變化的影響。

產生情緒波動,從影響自己的判斷。

但是,粗心的人,就沒那麼容易受到影響。

他們雖有觀察,但在更多的時候,注重自己的直覺。

有很多知名企業家,做判斷的時候,就不是依靠自己的細緻觀察,而是藉助自己敏銳的直覺。

如何最大限度降低粗心的負面效果呢

孩子做事非常粗心?別緊張!粗心或許是一件好事

雖說粗心存有好處,但弊端同樣是顯而易見的。

如歷史上著名的關羽大意失荊州,導致蜀國逐步走向衰落,就是典型案例。

此外,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也是如此。

因為操作員粗心大意,違反了規定,加上他們並未察覺設計山規定缺陷。

但是,無需過於擔心。

粗心的人經過一系列的自我訓練,也能夠在最大限度上,規避粗心帶來的負面效果

孩子做事非常粗心?別緊張!粗心或許是一件好事

1)主動培養用感覺接收資訊的能力

如上面所言,粗心的人再接受資訊的時候,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經驗。

因此,粗心的人要主動培養自己接受資訊的能力。

具體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觀察一片樹葉的結構、每天定時冥想。

時間一場,粗心的人也會慢慢細心起來。

2)把以前無意識的行為經過有意識的訓練,使之變成一種習慣

以前很多時候犯錯,都是無意識的行為。

因此,在自己犯錯的時候,需要總結並記錄下來。

並且在內心牢記。

待到下次的時候,就會想起當初的錯誤,不再犯錯。

這樣,一次兩次,久而久之,自己這個細心的行為,也會成為一種優秀習慣。

小結

孩子做事非常粗心?別緊張!粗心或許是一件好事

面對粗心,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態,接納自己,不要有非常大的心理壓力。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一直有壓力的話,非但不能很好地糾正粗心的負面效果,反而讓事情愈發糟糕。

隨後,正視粗心的利弊。

可以透過冥想、觀察樹葉等方式,培養自己的資訊接收能力。

並且,透過把以前無意識的行為,經過自己有意識的訓練,變成一種習慣。

這樣一來,便不會再犯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