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來自媽媽的吐槽:“不管”孩子後,心平氣和,家庭和諧

說到教育孩子,每個父母都有“最拿手”的方法。可是最後,他們卻發現,管的越緊,結果越不理想。孩子就如同手裡的細沙,握得越緊,流失的反而越快。看著越來越不聽話的孩子,以及緊張的親子關係,有些父母痛定思痛,決定改變教育理念。

來自媽媽的吐槽:“不管”孩子後,心平氣和,家庭和諧

有位聰明的媽媽,她覺得目前嚴苛的教育方式,對她和孩子而言,都是一種傷害。於是,她調整方向,選擇了“放任不管”,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孩子去經營。最初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甚至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但結果卻令她驚喜。

決定“不管”孩子的那天,這位媽媽第一次覺得身心舒暢。早上睡到自然醒,不用想著去叫孩子起床,為他做飯等等,這些瑣碎的問題,都由孩子獨自去做。令她意外的是,原本做事磨蹭的孩子,那天居然破天荒的早起,而且還沒有遲到。

來自媽媽的吐槽:“不管”孩子後,心平氣和,家庭和諧

最幸福的是,作業問題完美解決了。之前每天都會督促孩子完成作業,親子間經常爭執吵鬧,熬到半夜。可現在,不花精力和心思去管教,孩子反而完成得更出色。

也在這一刻,媽媽才意識到好的教育,應該就是從“甩手掌櫃”開始做起。不能否認,父母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總想著以自己的經驗為他們鋪路,規避更多風險和傷害。可是父母忘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能力。尤其是年齡不斷增長,孩子對自由的渴望會更加明顯。

來自媽媽的吐槽:“不管”孩子後,心平氣和,家庭和諧

做個甩手掌櫃,收穫的不僅是優秀的孩子,還有和諧的家庭氛圍

1、嘗試放手

之前習慣了某種教育方式,對於父母來說,可能需要時間去轉換。這個時候,最關鍵的就是邁出第一步,嘗試放手很重要。很多父母嘴上說著改變,但是卻沒有任何行動,這樣的心理有何用呢?

平衡自己的情緒,就算再不願意,但一切為了孩子的成長,要堅信:有舍才有得。可能最開始孩子做的並不好,父母心裡難免會覺得生氣,可是好習慣,哪裡是一朝養成的呢?所以先把壞情緒收起來,給孩子多點耐心,看著他們慢慢變化。

來自媽媽的吐槽:“不管”孩子後,心平氣和,家庭和諧

2、掌握技巧

合格的甩手掌櫃,並不是孩子的所有事情都不管,而是針對性的放手。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掌握一定的技巧,要不然未來吃虧的還是孩子。

父母真正放手的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目的在於培養他們的獨立、擔當和責任心。

換句話說,孩子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像吃飯、穿衣這些小事,父母就別跟著瞎操心。再有就是學習的事情,按理說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課後佈置的作業,也應該由他們獨立完成才對,光靠家長督促和責罰算怎麼回事呢?

來自媽媽的吐槽:“不管”孩子後,心平氣和,家庭和諧

轉換教育思路是對的,說明父母已經發現了問題所在,想要透過正確的方式合理補救。但是,在做甩手掌櫃之前,得要循序漸進,而不是盲目的放任。先制定規矩,所有觸碰底線和原則的行為習慣,一律不允許。這是父母放手的基本,也是親子間保持信任的底線。

送給所有想要做甩手掌櫃的父母:

學會真正接納,就算孩子“自由”過了頭,甚至犯了錯。因為真正的接納,就是接受孩子所有的好與不好。尤其是某些壞情緒,父母更要接受,畢竟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會有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情。同時,還要學會及時止損。若是孩子的錯誤比較嚴重,父母就要出馬“管教”他們,避免發生更嚴重的行為。

來自媽媽的吐槽:“不管”孩子後,心平氣和,家庭和諧

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也要學會總結和反思。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在他們身上折射出來的所有樣子,其實都是父母的縮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很多行為習慣,就是源於父母日常生活中的影響。

只有學會反思的父母,他們才能發現問題的不足之處,然後為接下來的教育,提供更好的思路。家長會發現,孩子也在無形中學會了反思,甚至比之前有更明顯的進步。所以,儘可能的把好習慣都傳遞給孩子,讓他們慢慢的摸索和適應。

來自媽媽的吐槽:“不管”孩子後,心平氣和,家庭和諧

總結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沒有必要去插手,更無權替他們做。最好的愛,不是為孩子提供多少幫助,或者多少物質,而是教會他們獨當一面。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即便沒有父母的幫襯,也能勇敢的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