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教師節那天回母校,我給我的恩師拍張照

從2006年高中畢業,至今已有15年,白駒過隙。每年遇到高考、教師節等特別日子,總會想起我的老師、同學以及當年的校園環境,是一段段懷舊、美好的記憶。

教師節(9月10日)那天,重回自己的高中母校——元濟高階中學,在慶祝教師節活動中能協助攝影,給我的恩師拍張照,榮幸至極;之後又在校園裡散步,採風,十分懷舊。

教師節那天回母校,我給我的恩師拍張照

道路右側是擴建校區

活動地點設在學校報告廳,它不在涵芬圖書館西側,而是在教學樓以東的新擴建區域(記得我讀書高時,這裡還是一片農家田地)。今天的元高,不僅校園面積變大,而且教師隊伍更加強大。現場坐滿了老師,十有八九我未曾見過,都是年輕好老師。因此,搜尋我的高中老師,還真有點難度。

最先看到我初中語文楊老師。

在我讀初中時,楊老師教我三年語文;而在我讀高中不久後,他便從通元中學調到了元濟高中。那時,雖然楊老師不再教我語文,見面機會不多,但我總能隔著教室北窗遠遠望見他,就在後面那幢教學樓裡。有一次,看到楊老師在他班級教室外邊走廊,和一位學生談話,非常有耐心。

教師節那天回母校,我給我的恩師拍張照

楊老師(左五)獲獎上臺

今天楊老師獲獎了,上臺之前,我看見了他,並向他揮手,他也朝我笑一笑。雖然只不過短短的一秒鐘時間,但我覺得,所傳遞的資訊量是豐富的。當天晚上,在初中班級群裡,他說:“結束後沒看到你,我直接走了(大笑表情)”,非常打趣。那晚,我專門把今天的照片發給了他,我發現,他的頭髮不再是烏黑色,卻白了許多。

隨後發現了我高中數學談老師和高中英語唐老師

。雖然高一結束後,進行了文理分班,但幸運的是,談老師、唐老師依然分別是我所在班的數學和英語任課老師。教我高中三年,兩位老師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教師節那天回母校,我給我的恩師拍張照

給談老師(右三)唐老師(右一)拍張照

趁著頒獎會空檔時間,我專門跑到她們面前,先是給她們拍張照,再主動自報家門,我是2006屆畢業生。她倆馬上認出了我。她們說,之前就看見我,覺得我面熟,只是不確認,現在就確信無疑了。我說,唐老師不會認錯,倒是談老師當年留長髮,現在留了短髮,一下子也不好認了。一兩分鐘的聊天雖然短暫,我卻很開心。

頒獎會結束後,在校園裡遇到了教我高一物理的範老師。

我一眼認出了他,上前打招呼,他也認出了我。範老師雖叫不出我的全名,但清楚記得我名字的最後一個字。這已經讓我無比激動了,畢竟他教我的時間並不算長。

教師節那天回母校,我給我的恩師拍張照

整理照片時還發現幾位我的恩師

我特別佩服範老師的“認真”,他講話一本正經,而且粉筆字絕對是標準的正楷,一筆一劃,清清楚楚。我們晚自習時,範老師來教室輔導答疑,同樣細緻有耐心。

借這次回母校的機會,我想在學校裡走一圈,散個步,採個風,校園懷舊。沿著東邊大道往北走,折而西,行至涵芬圖書館北側道路,對此處一排黑板宣傳欄特有感情。

高中時期,差不多獨自一人承擔了這裡的一塊班級黑板報,從內容選定、版面設計,到寫字、畫畫,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這是我的課業之餘工作地。

教師節那天回母校,我給我的恩師拍張照

高中時出班級黑板報的地方

今天,在此賞看學弟學妹們的精美黑板報作品,似乎找回了當年的自己。這裡唯一變化是,當年的那幾棵小樹已經長大,基本已將這條路打造成了綠蔭大道,它也在成長。

接著向西走,依次走過住宿樓、食堂、籃球場和田徑場。

當年作為住校生,每天清早第一件事就是統一出操晨練。聽到鈴聲,所有住校生直接向操場飛奔,可不能遲到,生活老師可是會抓人的。早操結束後飛奔食堂吃早餐。最喜歡吃肉包和白粥,這個習慣保持到大學四年。就算是現在,如果早餐沒有吃上一碗白粥,這頓早餐必然是不完美的。

教師節那天回母校,我給我的恩師拍張照

食堂

這裡的核心是食堂,高中三年,不管是早餐、午餐還是晚餐,均離不開“飛奔”二字,原因簡單,大家都不喜歡排在隊尾,最好能爭個第一名。

教師節那天回母校,我給我的恩師拍張照

敬業樓

我覺得,如在母校散步一下午,一點不會厭倦。然而,時間已近下午1點,還有別的事要做,今天只能到此為止。於是往北走,快速穿過三幢教學樓,最後在敬業樓前逗留片刻,便匆匆離開學校了。

也不知道何時能再來元高,但今天總算是令人滿足的。至少在教師節這一天,見到了自己幾位恩師,給他們拍張照,也達成了重回母校散步採風的心願。(文/鹽邑大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