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和孩子商量的時候,視情況刪掉“好嗎”,才能重拾家長權威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張芬小的時候,有過一段不太快樂的童年,因為她的父母,都是那種典型的嚴厲型家長,動不動就對她責罵,甚至還動過好幾次手。不僅如此,平時只有父母給她提要求,無論她願不願意,都得照著辦,但凡想要商量一下,都會被父母認為是“頂嘴”,往往還會招來父母的幾句罵。

正因如此,生下兒子之後,張芬就決定一定要做一個

“溫柔型家長”

,比如在對孩子提要求的時候,會盡量參考他的意見,甚至還會主動與他商量,說話的時候,也常常把“

好嗎”、“可以嗎”

這樣的語氣詞掛在嘴邊。

然而幾年下來,隨著兒子的不斷長大,張芬卻有些後悔了,因為他的兒子,一點兒也不怕她,每當她對兒子進行管教的時候,他總是笑嘻嘻的,不但完全聽不進去,有時候甚至故意在媽媽的話裡找茬,至於頂嘴,那簡單就是家常便飯了。

由於一直缺乏管教,兒子如今已經成了附近有名的調皮王,平時走在路上,張芬也常常會覺得有人對自己指指點點的,心裡總是很不自在。

張芬這樣的媽媽,相信是很多寶寶所喜歡的,因為她們好說話,幾乎從來不罵人。然而這對於孩子來說,就真的是好事嗎?其實張芬就已經給出了答案,很顯然,這不完全是好事,否則的話,她又怎麼會逐漸後悔起來呢?

和孩子商量的時候,視情況刪掉“好嗎”,才能重拾家長權威

凡事都與孩子商量,既有利也有弊

孩子感受到尊重

阿德勒和德雷克斯認為:

“孩子是社會人,所有人是平等的,再小的孩子也有尊嚴,需要被尊重和鼓勵。”

什麼事都與孩子商量,當然是有好處的,比如孩子可以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這有利於培養出孩子的健全人格,孩子長大以後,也會更加自尊自愛。

孩子樂於接受

父母總是與孩子商量,孩子就會更樂於接受父母的要求,因為這些要求本身就是他們認可的,甚至有些還是他們自己參與擬定的。如此一來,事情也就更容易完成,父母的要求也更容易被滿足。

和孩子商量的時候,視情況刪掉“好嗎”,才能重拾家長權威

家長權威受損

然而凡事都與孩子商量,也有著很多的弊端,首先一個,就是家長的權威減弱了。這是很自然的,因為商量就是一種“軟弱”的體現,當孩子感受到你的軟弱之後,你在他心中的權威形象,自然就會受損。

孩子過於放縱

總是與孩子商量,很容易讓他們變得過於放縱,從而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性。相比之下,嚴厲型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就會規矩很多。

可以看出,

商量

儘管有好處,但是壞處也是很明顯的,因此凡事都與孩子商量,顯然不是最好的辦法。事實上,萬事一旦絕對,就往往會往壞的方面發展了。對於孩子,也是這般,有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但是有些事情,卻應該是毫無商量的餘地。

和孩子商量的時候,視情況刪掉“好嗎”,才能重拾家長權威

這些情況不能讓孩子擁有發言權

1.觸及底線

生活中到處都有底線,對於這些底線,正常的人是不應該隨意觸碰的,對於孩子們來說,更是如此。所以對於那些可能觸及甚至已經觸及底線的事,父母應該自作主張,而不應該與孩子進行商量。因為他們是缺乏底線意識的,讓他們參與商量,就會增加觸碰底線的風險。

2.危及安全

孩子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所以在涉及安全的事情上,父母不應該讓孩子擁有發言權,否則的話,就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傷害。

3.超出孩子的能力範疇

雖然在許多父母的眼中,他們的孩子似乎很能幹,但再能幹,也還是孩子。在許多方面上,他們的能力都是有欠缺的,因此對於那些明顯超出了孩子能力範疇的事情,就不要去參考他們的意見了,不但無用,反而有可能讓事情變壞。

當然了,家長也應該注意,上面所說的那些,只是一些特殊的情況,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並不包含在內。其實很多事情,還是應該與孩子商量的,只要把握好分寸,就不但可以發揮商量所帶來的好處,也可以讓它的壞處不再彰顯。

和孩子商量的時候,視情況刪掉“好嗎”,才能重拾家長權威

合理商量,維護家長的權威

理性使用商量性語氣

很多家長為了在孩子面前表現得溫柔一些,總會在嘴邊掛上“好嗎”、“可以嗎”這樣的語氣詞。雖然這的確會讓孩子覺得你好商量,好相處,然而卻也極有可能導致你在他的心中權威不再。一旦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受損,管教也將不再起作用。所以平時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應該理性使用這些商量性的語氣

,視情況刪掉“好嗎”、“可以嗎”,告知孩子有的事情不能通融

提升家長的權威

如果你發覺自己在孩子的心中權威不夠,則應該想辦法來提升自己的權威。但是也要注意,這個過程宜緩不宜急,如果你急於重拾權威,而對孩子採取一些過分嚴厲的舉動,就反而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強烈的抗拒心理。

否則你雖然樹立了權威,但是孩子對你也更抗拒,管教的效果,自然也不會有多好了。

和孩子商量的時候,視情況刪掉“好嗎”,才能重拾家長權威

引導孩子明白更多的道理

要想讓商量的弊端最小化,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明白更多的道理。如果孩子能夠做到這一步,那麼他就自然會成為一個更合格的商量物件,甚至許多觸及底線的事情,也可以與他商量了。

只不過,要想讓孩子明白更多的道理,還是得需要父母去多加引導,靠他們自身,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明白的。

一個總是喜歡與孩子商量的父母,雖然不是最壞的,但也完全有可能變得很“壞”,這個壞主要是體現在對孩子的管教成果上。

也就是說,一個好家長,固然要經常與孩子商量,要尊重孩子,可是也得考慮分寸,只在合適的事情上與孩子進行商量,一些明顯不適合商量的,就應該堅決迴避孩子的發言權。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你的管教之下更好地成長。

和孩子商量的時候,視情況刪掉“好嗎”,才能重拾家長權威

今日話題:

你覺得大人是否應該與孩子商量各種事情?作為一名家長,你平時有沒有與孩子商量各種事情的習慣?歡迎說出你的想法。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