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了方便皇帝,也為了防止后妃們做錯事,清朝有個奇葩規定

各位,清朝嬪妃喜歡穿“花盆底鞋”。所謂“花盆底鞋”,可以理解成鞋子下邊有著一個類似花瓶的東西,高度大約8——15釐米。“花瓶”位於鞋子的中心。嬪妃穿花盆底鞋的樣子,和過去北方的踩高蹺情況很類似。並且,“花盆”上,還有各種截然不同的珠寶鑲嵌和紋飾。那麼清朝嬪妃為什麼會穿著出如此特殊的鞋子呢?

為了方便皇帝,也為了防止后妃們做錯事,清朝有個奇葩規定

首先,宮廷嬪妃的旗人裝飾大多寬鬆。而這就意味著,嬪妃走路的時候,裙襬時常會著地,裙襬和土地的摩擦,一方面會增強旗裝裙襬的磨損,進而減少旗裝的使用壽命,二來也不利於清潔衛生。因此,後宮嬪妃想起了透過提高鞋底的方式,來避免這種情況繼續發生。其次,清朝入關之前屬於漁獵民族,審美方面較為原始。因此清朝入關以後,從統治角度考慮,需要取得中原士大夫的認可。

為了方便皇帝,也為了防止后妃們做錯事,清朝有個奇葩規定

而文化認可才是長治久安之道。為了縮短和中原士大夫的文化差距,於是清朝統治者全面吸收中原的文化。其中包括審美領域。當時中原士大夫在女性審美方面,追捧裹足的女子。因為裹足的女子走路的樣子搖擺不定,讓士大夫覺得賞心悅目。因此,清朝統治者也應當認同這種審美。但是,清朝統治者也深知纏小腳是一種陋習,因此骨子裡不願意接受。

為了方便皇帝,也為了防止后妃們做錯事,清朝有個奇葩規定

於是清朝後宮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既可以避免后妃們為了迎合皇帝的審美需要纏足,又可以起到走路好看的作用——那就是設計出這種花盆底鞋。有了這種鞋子,就可以做到一舉兩得。嬪妃穿著這種花盆底鞋,從遠處看上去,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和纏小腳的漢族女子走路沒區別。並且,旗人女子也不需要從小就忍受纏足的痛苦和煎熬。

為了方便皇帝,也為了防止后妃們做錯事,清朝有個奇葩規定

所以說,清朝嬪妃穿花盆底鞋,是為了防止后妃們做錯事,也就是防止她們去裹小腳,從而染上漢族女子的柔弱之風。畢竟,清朝是滿族人入主中原,皇帝們不想失去滿族勇猛之風啊!此外,在後宮,歷來都有等級森嚴的規矩。人和人之間的階層不可逾越。

為了方便皇帝,也為了防止后妃們做錯事,清朝有個奇葩規定

而由於皇帝后妃數量偏多,因此皇帝時常無法準確判斷出後宮嬪妃的地位高低,因此,為了區別嬪妃地位的高低,可以透過花盆底鞋的鑲嵌和紋飾的差異,來判斷各自的身份地位。比如皇后的花盆底鞋上,就鑲嵌了大量的珍貴珠寶。這種情況有利於後宮秩序的管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方便皇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