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安慰效應”告訴我們,真正想安慰一個人,做好這3件事就可以

“安慰效應”告訴我們,真正想安慰一個人,做好這3件事就可以

“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希望對於每個人而言,都像是黑暗中的亮光,更是精神上的動力和支柱。

對於一個陷入絕望中的人來說,似乎沒有什麼比給他希望,讓他重新建立期望體系更重要的事情了。

有一些讀者和粉絲她們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之後,來求助於我們。

如果強加給她更多的壓力,只會使得她的內心更加矛盾。

相反,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給予她們安慰,給予她們希望,必定能夠給她們帶來更多的溫暖。

作為一個旁觀者來說,我們沒有經歷過當事人的痛苦,所以不需要去做過多的評判。

唯一能夠做的應該就是去安慰對方,可是有些人偏偏好心做了壞事,不僅沒有起到安慰對方的作用,還會使得對方更加的痛苦。

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真正想要去安慰一個人,我們需要運用到“安慰劑效應”,那麼就做好這3件事,尤其別再說“明天會更好”、“別難過了”之類的讓人感覺很敷衍的話語。

“安慰效應”告訴我們,真正想安慰一個人,做好這3件事就可以

什麼是“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又稱之為“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

1955年由畢闕博士提出,指的是病人雖然獲得無效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以舒緩的現象。

這一現象也通常被人們用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給予對方一個恰當的心理暗示,從而讓對方重新建立起希望。

“安慰效應”告訴我們,真正想安慰一個人,做好這3件事就可以

一、共情行為

我們在安慰別人的時候,總是會犯這樣一個錯誤,那就是把對方當作一個弱者,一個被憐憫者,於是我們說的話和做的行動就會自然而然帶有某些刻意性。

這樣的安慰對於被安慰者來說,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反而會讓對方更加消極和自卑。

因為我們在同情別人的時候,立足點總會放在自己身上,於是在語言上就表現出過於的矯情或者是歇斯底里。

我們應當明白共情而非同情,我們需要的是給對方一定積極的心理暗示,而不是讓他覺得自己同情他。共情是一種同理心,也就是一方能夠設身處地的站在另一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這是一種理解,一種尊重,只有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去了解對方的問題,我們才能夠懂得用什麼樣的語氣去給予對方關心。

向你尋求安慰的人,其實更多的時候,是想要得到一種理解,而不是評斷他的對錯。

“安慰效應”告訴我們,真正想安慰一個人,做好這3件事就可以

二、轉移注意力

一個人失戀的時候,我們會勸他多出去走走,一個人在工作中失意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勸他找幾個朋友喝喝酒。

其實平時我們都在有意無意地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解決平時遇到的各種各樣的難題。

安慰別人,絕對不可以固守在一個單一的情景內。這就像是對方正在經歷離婚,雖然你好心的去安慰她,問候她,可是如果始終話題逃離不了離婚這件事的話,就等於無形中給予她更多的痛苦。

所以有些人總是好心幹壞事,無意中給別人的傷口上撒鹽。

我們去安慰別人的時候,應當積極地鼓勵她脫離這個情景,無論是採取怎麼樣的方式,都不要固守在當時的痛苦之中。比如我們可以加入一個新的群體,可以換一種環境。

“安慰效應”告訴我們,真正想安慰一個人,做好這3件事就可以

三、重新建立希望體系

安慰劑效應其實無意中給人們重新建立了希望體系。我們去安慰別人的時候,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給予他新的希望。

對方向你尋求幫助時,他本身會覺得自己是弱小的,無助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更應當去站在他的方向,讓他感覺不要孤單,重新建立起一種安全感。

在語言上,我們應當多去鼓勵對方,用積極健康的語言支援他,讚賞他。有的時候,即便知道他是錯的,也不要去打壓他,而應當是循循善誘的勸告對方。

我們需要幫助他建立一個精神支柱,那麼自然而然也就少不了支援和鼓勵。

比如告訴他自己一定會成功,或者說暗示給他終有一天自己會擺脫困境。

人本身就容易情緒化,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會變得更加的感性,甚至會變得讓人捉摸不定。

正是因為如此,加上殘酷而又善變的現實衝擊,人們容易短暫性的“崩潰”,變得萎靡不振。

那麼這個時候安慰別人就如同起著“雪中送炭”的作用一般。

“安慰效應”告訴我們,真正想安慰一個人,做好這3件事就可以

總之,安慰別人是一門藝術,不需要我們用太過華麗的語言。只需要運用以上三種方式,藉助於安慰劑效應的作用就可以。

參考資料:《部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