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沖泡白茶時,同樣是用蓋碗泡茶,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沖泡白茶時,同樣是用蓋碗泡茶,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作者:村姑陳

《1》

為什麼同樣用蓋碗泡茶,味道卻是雲泥之別?

這個問題是很多茶友在茶店裡買茶時,常遇到的事。

茶店裡泡出來的茶,香氣馥郁,湯清水滑,入口清冽,一口白茶入喉,真真的“庭花香信尚淺,最玉樓先暖”。

滿心歡喜的買回家之後,再來沖泡,原本如“人間四月芳菲盡”的香味變成了“紅藕香殘玉簟秋”,如“玉碗盛來琥珀光”透亮稠滑的茶湯變成了晴雯生前喝的那一碗在黑煤烏嘴吊子裡的茶湯。

同一泡茶,同樣的蓋碗,口味差別如此大,難道是因為人不同?

店家是妙玉轉世,泡的一手好茶,自己是劉姥姥托胎,是個只懂牛飲的“蠢物”?

當然沒有這麼玄乎。

沖泡白茶時,同樣是用蓋碗泡茶,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無論文人雅客,下里巴人,像白居易一樣“覺來茶一甌”的文雅之事,與生活最早已接軌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和琴棋書畫詩酒茶的生活,也早已沒有了明確的界限。

喝茶自然也是大家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事了,但有人能將一碗茶喝的極盡風雅,有人卻將一碗茶敗成清湯寡水。

可見,要想喝到一杯好白茶,一定要會沖泡,好好沖泡,才行。

那麼,列位看官知道有哪些因素在影響茶湯的口感嗎?

今天村姑陳就來為大家稍作總結,為看官們講清楚沖泡白茶時,影響口感最主要的三大因素。

是以,這篇文章,茶友們可是要仔細看明白了,以便在家也能泡出“紅蓼花香夾岸稠,綠波春水向東流”一般的茶湯。

沖泡白茶時,同樣是用蓋碗泡茶,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2》

影響茶湯口感第一大因素:水質

《水經》中一句:水為茶之母,一下便突出了水對於茶的重要性。

尤其是古人在泡茶用水時,對水的要求簡直是到了極致。

看官們只看曹公筆下的妙玉,給賈母泡茶用的是舊年存下來的雨水,這雨水泡出的茶,連賈母這種見慣大場面的老太太都覺得不錯,可見,這泡茶滋味已是不言而喻了,但妙玉的格調遠不止於此。

她在私下清寶黛釵喝“體己茶”時,用的是,五年前梅花上收的雪水。

怪不得寶玉細細吃了之後,覺得輕浮無比,賞讚不絕。

大家再往前數個千兒八百年,到宋朝。

這個朝代可是有一位村姑陳的偶像——蘇東坡先生,他在《記夢迴文二首詩》裡寫到“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夢人以雪水烹小團茶”。

沖泡白茶時,同樣是用蓋碗泡茶,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可見,老蘇是極為愛茶之人,也是講究人,做夢都在喝茶,還是用雪水烹的小團茶。

只可惜,生於鋼筋水泥,汽車高鐵,網際網路……時代的我們,卻再也沒有古時的山清水秀,平日裡喝水都要經過各種檢測過濾之後才能喝,更別提收集這些自然界中的雨水,雪水來泡茶了。

故而,大家在泡茶用水時,一定要用安全無汙染的純淨水,礦泉水,蒸餾水,並且這些水一定要有品質保證,找靠譜的水廠來訂水。

如果茶友們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自己駕車去往武夷山親自取水,挑水泡茶,泡出來的茶滋味甘甜潤和,而且十分純淨,完全還原白茶自然純真的味道。

此外,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能用自來水,自來水中含有小圖用的氯化物等物質,這些物質對白茶口感的影響十分大。

故而,在泡茶用水時,茶友們一定要選擇乾淨,純潔的桶裝水,純淨水,蒸餾水,山泉水。

沖泡白茶時,同樣是用蓋碗泡茶,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3》

用心茶湯口感第二大因素:水溫

沖泡白茶時,水溫必須是100℃,不論是新茶、老茶、散茶、餅茶都必須用沸水沖泡。

如果用85℃或者90℃的水溫來沖泡,相當於給白茶洗了個溫水澡,茶葉裡含有的豐富物質只能釋放一部分,其餘的物質繼續封存在茶葉裡,無法釋放。

這樣的茶湯,喝起來也是單薄的們喜愛哪個區也是寡淡的。

然而沸水沖泡,可以讓白茶中豐富的物質盡數釋放,讓茶湯的滋味更加飽滿,比如:茶氨酸,可以讓茶湯口味甘甜,而茶多酚和咖啡鹼形成的絡合物,能使茶湯嚐起來有鮮爽感。

同時,茶葉內的芳香物質也被盡數激發。

無論是高沸點還是低沸點的香氣物質,一起共同發揮作用,使茶湯聞起來,香型豐富,層次感多變,每一衝喝在嘴裡的落水香都是不一樣的。

就像白牡丹,用沸水沖泡之後,如蘭似桂的香味完全迸發出來,第一衝還是蘭花般的清新,馥雅,第二衝又有桃花般的甜蜜,馨香,待到後續幾衝清新的粽葉香又會款款而至。

總之每一衝都是不同的,能帶給喝茶之人無盡的想象和趣味。

因此,大家在沖泡白茶時,一定要用100℃的沸水沖泡才好。

沖泡白茶時,同樣是用蓋碗泡茶,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4》

影響茶湯口感第三大因素:投茶量

常看村姑陳文章的茶友們都知道蓋碗投茶的最佳比例是:110毫升的蓋碗搭配5克白茶。

這一比例適用於所有的白茶,無論是散茶還是餅茶,新茶還是老茶。

但總有些茶友,按照自己的慣性思維或者“我覺得”的方式來投茶。

用慣性思維投茶的茶友,一般都是常喝普洱的老茶友,他們和普洱時常用150-200毫升的蓋碗,投茶量從8克到10克不等,沖泡後根據口感喜好再進行調整。

等到他們再來喝白茶是,習慣性的抓上8-10克的幹茶放到蓋碗中,但是白茶畢竟不是普洱,它的內質十分豐富,如此多的投茶量自然會影響到茶湯的口感。

而“我覺得”式的茶友,他們看到秋壽眉這樣茶梗粗大,葉片寬闊的茶葉,會下意識的少放一點,因為“他們覺得”秋壽眉體積太大了,少放一些也不會影響大局。

沖泡白茶時,同樣是用蓋碗泡茶,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但他們看到白毫銀針這樣的嬌小身軀的茶葉,又會下意識的多放,因為“他們覺得”白毫銀針太小了,多放一些口感才會豐滿。

其實,不論是上訴哪一種的投茶方式都是不對的,都會有些茶湯嘴中的口感,香香味的變化,從而達不到最佳的白茶體驗。

投茶量過多,白茶中的咖啡鹼和茶多酚就會過量釋出,它們二者的比例遠大於茶氨酸,就會造成茶湯苦澀。

投茶量過少,又打破了茶與水的比例,白茶溶在茶湯內的物質過少,茶湯的滋味就會寡淡,香味也會單薄。

這樣一來,好好的一泡茶,便白白的浪費了,因此在投茶量的問題上,茶友們一定要堅持白茶的投茶量一定是110毫升的蓋碗搭配5克幹茶。

沖泡白茶時,同樣是用蓋碗泡茶,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5》

影響茶湯口感第四大因素:出水時間

沖泡白茶時,出水時間最好控制在5秒之內,這樣方可保證茶湯的滋味是鮮爽的,甘和的,也不會影響後續茶湯的口感。

如果出水時間過長,就相當於是變相悶泡,而優質的高山白茶偏偏又是最忌悶泡的。

因為,高品質的白茶,內質十分豐富,比如:負責苦味的咖啡鹼,負責澀味的茶多酚,負責鮮爽滋味的茶氨酸……

這些物質長時間的悶在蓋碗中,就會過多釋放,尤其是茶多酚和茶氨酸,它們大量在融在茶湯中,像一張大嘴一樣,將茶氨酸吞下,使得茶湯滋味苦澀不堪,

而且,這些物質在前幾衝過量釋放,當後續幾衝時,內質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這時茶湯的滋味又會便的極為淡薄,造成茶葉不耐泡的現象。

可見,悶泡是對一泡好茶的酷刑。

沖泡白茶時,同樣是用蓋碗泡茶,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故而,茶友們在泡茶時,一定要,保證快出水,從蓋上蓋子開始計算,到倒出茶湯,五秒為佳。

尤其是第一沖泡過之後,茶葉的任督二脈已經被打通,此時內質釋放的速度會更快,故而,茶湯的出湯時間也要更快一些。

在泡過五六沖之後,感覺茶味有些淡了,可在後續沖泡時適當的坐杯,延緩出湯的時間。

這時要根據個人口味進行調整,喜歡淡一些的茶友,依舊快出湯即可,喜歡味道濃一些的茶友,可適當延緩茶湯的時間。

此外,村姑陳要多說一句,快出水時,一定要將蓋碗中的茶湯全部瀝乾,不要留湯底在蓋碗中,否則一樣會有些茶湯的口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出湯也一樣,講究快準狠,調整好碗蓋,對準公道杯,快速的將茶湯瀑布式的倒出。

這樣一來茶湯方可保證原汁原味,香味芬芳。

沖泡白茶時,同樣是用蓋碗泡茶,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6》

沖泡白茶不是什麼難事,只要平日裡多加練習,將手法練熟了之後,再留心泡茶即可。

只是手法大同小異,每個人都會,留心卻不是每個人都會留的。

愛茶之人自然會留心。

留心沖泡時的用水,留心沖泡時的水溫,留心沖泡時的投茶量,留心沖泡時的出湯時間。

所以他可以將一泡茶,喝出自己的風格,喝出一派文雅的格調。

而不留心的人,就算給他一泡好茶,他也只能還你一碗單薄的湯水。

詩經中說: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白茶也一樣。

只要你用心對待白茶,它也一定會回報你最純真,自然,鮮爽的滋味。

翠幕深庭,露紅晚,閒花自發。

春不斷,亭臺成趣,翠陰蒙密。

獨坐亭臺,泡一杯白茶,清淨悠然,花香自在,好茶,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