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妻子追問已出家的李叔同:何為愛?李叔同只回答2字,她自此放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寫出《送別》這首詞之人,正是民國時期的著名才子李叔同。或許更多的人早已經習慣叫他“弘一法師”。

妻子追問已出家的李叔同:何為愛?李叔同只回答2字,她自此放下

李叔同1880年生於天津河北,原籍浙江平湖。出生於富貴之家,祖上世代經商,李叔同也有很多個名字,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又名李息霜、李岸等。除了名字多,李叔同自小興趣也是五花八門,既喜歡書法,又喜歡詩詞,對音樂也很感興趣。

其中受到佛教的影響最深,他的大娘郭氏便是虔誠的佛教徒,幼年的李叔同便跟著她學會了唸誦《大悲咒》《金剛經》等等佛學名典。1887年,李叔同8歲時,正式拜常雲莊先生為師,系統的學習了國學經典。其中包括《四書》《左傳》《詩經》等等。

妻子追問已出家的李叔同:何為愛?李叔同只回答2字,她自此放下

1897年,年僅18歲的李叔同奉父母之命,娶了茶商之女俞氏為妻,為了讓李叔同和妻子婚後生活條件的更好些,哥哥李文熙從家產中播出了30萬給新婚的李叔同。可是李叔同卻無心顧家,整日音樂詩畫取樂。

結婚兩年後,李叔同更是與袁希濂、許幻園、蔡小香、張小樓結為異姓金蘭,號稱“天涯五友”從此過上了浪蕩江湖的生活,之後更是東渡日本留學,在留學期間,與一日本模特產生了感情。早已經將原配妻子忘在一邊了。

妻子追問已出家的李叔同:何為愛?李叔同只回答2字,她自此放下

對於傳統時期出生的俞氏,對於丈夫李叔同的這些行為還是能容忍的,畢竟在新舊思想交替的民國,富貴人家三妻四妾也不再少見。可是李叔同的一個決定,卻讓妻子徹底的傻了眼。1916年37歲的李叔同告訴家人,他要剃度出家。家人自然是極力反對。

到1918年的時期,39歲的李叔同放棄了世俗的一切,在虎跑寺梯度,拜於了悟和尚門下成為了在家弟子,號弘一。對於他的這一行為,普通人自然是覺得詫異,但是的李叔同,有家室,有功名,為何卻放下一切步入空門?

妻子追問已出家的李叔同:何為愛?李叔同只回答2字,她自此放下

在李叔同出家之後,妻子俞氏也帶著孩子來找過李叔同,其中的對話細節已經無從知曉,但是其中有一段對話卻完整的流傳了下來,妻子看見已經剃度出家的李叔同,已是心生絕望,沒有再說太多挽留的話,而是簡單的問了一句:何為愛?

妻子追問已出家的李叔同:何為愛?李叔同只回答2字,她自此放下

李叔同沉吟了半響答道:“慈悲”,妻子聽完長嘆一口氣說道:你對眾生皆慈悲,卻為何獨獨對我殘忍?李叔同沒有再作答,只是一句“阿彌陀佛”鞠身一禮。妻子帶著孩子走了,也自此放下了這位佛門“丈夫”。或許妻子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正在那“慈悲”二字中。

正因為愛你,所以我願意成全你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