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諸葛亮兒子臨終前,提到了兩個人,此二人後成蜀國敗亡的根源

公元263年,鍾會將兵十萬奪取了漢中,在劍門與蜀軍對峙不下,鄧艾率偏師偷渡陰平,繞開了蜀軍防守,突然兵臨成都平原,蜀漢朝廷一片大亂,此時劉禪將最後的希望壓在了諸葛瞻身上,希望他能像他父親當年那樣再次救蜀漢於危亡之際,可惜諸葛瞻沒有堅持多久就因輕敵冒進而兵敗身亡,臨死前他說了一句話承認自己犯了三大錯誤:“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戰不能守國土。”

諸葛亮兒子臨終前,提到了兩個人,此二人後成蜀國敗亡的根源

不能剷除黃皓,不能擊敗鄧艾保衛國土尚能理解,為何他要說不能管制姜維也是罪呢?原來是因為他將姜維視為蜀國敗亡的根源,他認為姜維連連征戰虛耗了國力,所以一直反對其北伐,這次鍾會伐蜀,蜀軍不能抵抗也都是因為姜維早期消耗了太多實力。可事實是,當時遠在沓中的姜維千里回援漢中,在漢中丟失後是他組織兵力退守劍閣,將鍾會徹底拖住而前進不得,幾乎都要退兵了,這是姜維的戰力。

諸葛亮兒子臨終前,提到了兩個人,此二人後成蜀國敗亡的根源

當劉禪的使者帶著投降詔書來到劍閣的時候,姜維心裡縱有千萬個不樂意還是乖乖服從了,後來他又為復興蜀漢在成都發動反叛,結果被殺後被拋屍荒野,這是何等忠義。既然姜維又能打仗又忠心無比,為何諸葛瞻會視其為禍患呢?其實這還要從諸葛瞻自己身上說起。

諸葛亮兒子臨終前,提到了兩個人,此二人後成蜀國敗亡的根源

諸葛亮的家境不好,在荊州又是外來戶,一直在隆中這個地方種地維持生計,所以20多歲了還沒娶妻,在漢代儼然已經是剩男,後來他娶了當地豪族黃氏的女兒,卻一直沒能生育。接著他就跟隨劉備出山了,從荊州到益州的十幾年裡,他一直隨著劉備艱苦奮戰,一直也沒有精力去管自己又沒有後嗣,直到益州比較安定後,才生下了獨子諸葛瞻,而他的生母,史書並未提及。

諸葛亮兒子臨終前,提到了兩個人,此二人後成蜀國敗亡的根源

諸葛瞻8歲時,他那連年征戰在外,不辭辛勞的父親終於病倒在了軍中,從小沒了父親的他,格外受到蜀漢君臣的垂憐,而他的仕途也是一帆風順,8歲時承襲爵位,17歲娶了公主,18歲成為羽林郎宿衛皇宮,成為劉禪的近臣。當時朝廷若有什麼好的政策法規頒佈,街上的百姓都認為這是諸葛瞻提出的,其實這些提議大多出自蔣琬、費禕等人之手。

諸葛亮兒子臨終前,提到了兩個人,此二人後成蜀國敗亡的根源

諸葛瞻執掌尚書檯期間,黃皓開始亂政,作為主要領導人的他非但無法規勸皇帝,還同其他人一樣遷就這樣一位弄權的宦官,而此時的姜維正在涼州前線浴血奮戰,幾次北伐中原而不得,諸葛瞻便以此為理由彈劾姜維,想讓朝廷罷免他的軍權。諸葛瞻的作為,很多朝中老臣是看不慣的,比如宗預曾經接到廖化邀請說一起去拜見諸葛瞻,而宗預認為自己已是將死之人,沒有必要再去巴結後輩晚生了,說白了他是看不上諸葛瞻的。

諸葛亮兒子臨終前,提到了兩個人,此二人後成蜀國敗亡的根源

諸葛瞻之所以反對姜維,並不是所謂的處於為國家考慮,而是他想象他父親當年那樣能夠總攬朝政,說一不二,而當時姜維手上有軍權,在中央也是大將軍的官銜,職務總是壓著諸葛瞻一頭,他想做諸葛亮,可惜他既沒有這樣的聲望,更沒有武侯的軍政能力。但是劉禪還是非常信任他的,不然也不會把最後的寶壓在他身上,可惜他並不是諸葛亮,在率軍進駐綿竹的時候,他不聽屬下防守險要關口的建議,而是驕傲自負地在平原上與鄧艾軍展開會戰,本來鄧艾軍長途跋涉已經疲敝,想打敗也不難,可是諸葛瞻的指揮能力由很差,最終還是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