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倭寇禍害中國200餘年,越剿越猖獗,為何戚繼光僅用7年便平定

文/格瓦拉同志

自元朝中後期開始,到明朝中後期為止,在長達200餘年的時間內,倭寇在東南沿海一帶為患極深,雖然元朝、明朝皇帝多次出動大軍進剿,但每每勞而無功,並導致倭寇的勢力愈發猖獗。直到名將戚繼光橫空出世,倭寇才迎來真正意義上的“剋星”,並最終被掃蕩一空。那麼,倭寇是怎麼來的?戚繼光又是透過什麼手段,來完成肅清倭寇的艱難任務?

倭寇禍害中國200餘年,越剿越猖獗,為何戚繼光僅用7年便平定

倭寇之亂形勢圖

“倭寇”是對侵略中國、朝鮮沿海及南洋各地的日本海盜集團的泛稱,產生於日本南北朝時期(1336年-1392年)。當時,在戰亂中失敗的南朝大名們組織起大批流浪武士,與中國境內的不法商人勾結,在中國、朝鮮沿海及南洋進行劫掠,當地民眾深受其害,所以稱呼他們為“倭寇”。而戚繼光是明朝中後期名將,他平定倭寇的事業,從奉命入浙開始。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七月,原任登州衛指揮僉事戚繼光調任浙江都司僉事,管理屯政,後經直浙總督胡宗憲的推薦,升任浙江分守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一帶,以抵禦愈發猖獗的倭寇。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戚繼光深感正規軍紀律敗壞、戰鬥力極差,根本不足以抵抗倭寇,遂在義烏的農民和礦工中招募士兵,經層層篩選後,最終組成一支人數達4000餘人的“戚家軍”。

倭寇禍害中國200餘年,越剿越猖獗,為何戚繼光僅用7年便平定

戚繼光畫像

“戚家軍”組成後,戚繼光在儲存義烏子弟勇猛剽悍性格的基礎上,用最嚴格的軍紀、最職業化的訓練方法來訓練他們,使其成為一支軍紀嚴明、職業化水準極高的隊伍,跟軍紀渙散、貪生怕死的正規軍迥然不同。正因如此,“戚家軍”的戰鬥力極強,臨陣殺敵時都能做到捨生忘死,每每令倭寇膽寒。

與此同時,戚繼光還用最先進的武器來裝備部隊,不僅包括後膛的神威將軍炮、佛朗機炮和大口徑的加農炮-發熕等遠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且還配備鳥銃、倭刀、鐵甲等中近程攻擊和防守裝備,其先程序度絕對是東亞第一、世界前列。這些裝備,既能保證儘可能多的消滅倭寇,又能起到減少本方傷亡的效果。

由於倭寇的活動範圍多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帶,慣用重箭、長槍和倭刀作戰,善於設伏,好短兵相接,常常令明軍防不勝防。而閩浙沿海多山陵沼澤、道路崎嶇,不利於大部隊作戰,由此導致倭寇屢剿不滅。有鑑於此,戚繼光開創性地設計出“鴛鴦陣”,從而徹底解決對抗倭寇的最大難題。

倭寇禍害中國200餘年,越剿越猖獗,為何戚繼光僅用7年便平定

“戚家軍”以軍紀嚴整、戰鬥力強著稱

“鴛鴦陣”以12名士兵為一作戰基本單位,其中1名隊長手持令旗站在陣前,指揮全隊士兵的進退。2名士兵站在隊長的前面,其中1人手持長盾牌,1人手持藤牌,用於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以便掩護隊長和後隊的前進。除此之外,這兩名士兵分別裝備標槍、腰刀,必要時可與倭寇近身搏鬥。

站在隊長左右兩側的,分別是1名手執狼筅(音同顯)計程車兵。狼筅由南方生長的大毛竹製成,“上截連四旁附枝,節節枒杈,視之粗可二尺,長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勢遮蔽全身,刀槍叢刺必不能入”(見戚繼光所著《練兵實紀雜集》),端的是保護自己、擊殺倭寇的利器。手持狼筅計程車兵,除了用於直接刺殺倭寇外,還承擔著掩護前面盾牌手的推進、後面長槍手進擊的任務,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倭寇禍害中國200餘年,越剿越猖獗,為何戚繼光僅用7年便平定

“鴛鴦陣”示意圖

在隊長身後,緊跟著4名長槍手,用於支援盾牌手、狼筅手,用長槍刺殺倭寇。緊隨4名長槍手的,是2名手持鏜鈀(古代擊刺、擋隔的多刃大兵器)計程車兵,主要擔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果倭寇進行迂迴攻擊,則與其進行近身搏鬥。站在隊尾的還有1名夥兵,主要為隊友提供伙食和後勤服務,一般不參與戰鬥。

“鴛鴦陣”的長處在於,它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透過整體配合的方式殺敵,並且陣形隨地形、戰鬥需要不斷變化,異常的靈活多樣,端的是無懈可擊。“鴛鴦陣”演練成熟後,戚繼光率“戚家軍”進剿倭寇,在臺州之戰(1561年)、福建之戰(1562年)、興化之戰(1563年)、仙遊之戰(1564-1565年)等戰役中連戰連勝,殺傷十餘萬倭寇,戰果極為輝煌。

倭寇禍害中國200餘年,越剿越猖獗,為何戚繼光僅用7年便平定

“戚家軍”得勝圖

仙遊之戰後,為患中國東南沿海200餘年的倭寇基本上被肅清,戚繼光因蓋世功勳,被晉升為薊州總兵,鎮守薊州、永平、山海關等地,以抵禦漠北的韃靼騎兵。戚繼光在薊州任職期間,“戚家軍”易步為騎,並且全部配備火槍,由此成為中國史上第一支火槍騎兵隊。“戚家軍”在北疆同樣戰績輝煌,曾大破朵顏部酋長董狐狸率領的三萬鐵騎、長禿率領的五萬兀良哈鐵騎,每每令敵軍聞名喪膽。

本文圖片全部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及時刪除。

史料來源:《明史》、《練兵實紀雜集》、《明史紀事本末》、《戚少保年譜耆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