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天津首次對舊石器時代遺址進行發掘,出土文物200餘件

天津首次對舊石器時代遺址進行發掘,出土文物200餘件

考古人員發掘出的石器。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供圖

新京報訊(記者 倪兆中 趙志遠)今日(11月28日),新京報記者從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獲悉,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薊州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近日組隊,對朝陽洞遺址的2處洞穴進行正式考古發掘,發掘面積50平方米,出土了包括舊石器時代石製品在內的各時期文物200餘件。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副教授王春雪告訴新京報記者,考古人員此前向社會徵集考古線索,接到薊州區村民反映,當地有一個叫做“蜂魔洞”的地方或許有考古價值。考古人員隨後前來檢視,發現村民在洞內放置了大量佛像,亦被稱為“萬佛洞”,逢年過節時村民會前來拜祭。

天津首次對舊石器時代遺址進行發掘,出土文物200餘件

考古人員正在進行考古工作。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供圖

王春雪說,經初步探掘,考古人員在洞口採集到舊石器石製品10餘件,確定洞穴具有考古價值。經過批准,考古人員於今年7月正式發掘,兩個洞穴的發掘工作同時進行,發現兩個洞穴所出土的石器的使用方法不一樣,推測兩個洞穴居住的古人並非屬於同一時代。

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介紹,上述遺址位於天津市薊州區穿芳峪鎮果香峪村西北的小山,海拔270米,背風向陽,視野開闊,具備適宜古人類生存和活動的自然環境條件。其中,朝陽洞遺址1號洞穴較大,洞高4。4米、寬6。3米、進深9。8米。考古發掘表明,1號洞穴遺址曾受到戰國、金元和明清等歷史時期人類在此長期活動的擾動和破壞,目前出土了舊石器時代及歷史時期文物標本、動物骨骼。2號洞穴較小,位於1號洞穴斜下方,洞高3。3米,寬1。88米,進深3。9米,出土了舊石器時代石製品,石製品原料主要以燧石為主,種類有刮削器、尖刃器和石片等。

編輯 潘佳錕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