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同樣是劉邦妃子,為何戚夫人慘遭呂后迫害,薄姬卻安然無恙?

眾所周知,呂后在歷史上一直以狠辣著稱,漢朝的那些開國功臣大部分都直接或者間接死在了她手裡。同時,其對於自己的那些情敵們,也是絲毫不留情。

同樣是劉邦妃子,為何戚夫人慘遭呂后迫害,薄姬卻安然無恙?

其中最慘的便是戚夫人,在劉邦死後,她遭到了呂后的殘忍報復,被做成人彘,最終折磨致死。

這裡的人彘是古代的一種酷刑,其需要將人的四肢剁掉,使其失去行動能力;把眼睛挖出來,使其失聰;用銅水注入耳朵,使其失聰;用藥物灌進喉嚨,破壞聲帶,並將舌頭割去,使其不能說話。然後將其然後扔到廁所,像豬一樣生活。

甚至於更慘然的,還會將人的鼻子割掉,並剃光身上的毛髮,並抹上暗藥,破壞其毛囊,使毛髮永遠不能再生。

同樣是劉邦妃子,為何戚夫人慘遭呂后迫害,薄姬卻安然無恙?

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史記》

那麼,呂后與戚夫人到底有何仇怨,需要如此對她?

有人說是因為嫉妒,因為戚夫人比她年輕,更比她漂亮。戚夫人是歷史上有名的美女,以善舞著稱,堪與虞姬並稱。有詩云: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

劉邦遇到戚夫人時,已經年過五十,此時的戚夫人卻不過二十來歲,真可謂是才貌雙全。而此時的呂后,雖然也不過三十來歲,但常年勞累奔波,為劉邦生兒育女,操持家務,早已經年老色衰。

同樣是劉邦妃子,為何戚夫人慘遭呂后迫害,薄姬卻安然無恙?

且喜新厭舊乃是男人本性,年輕貌美的戚夫人,成功奪取了屬於呂后的所有寵愛。

呂后因此而嫉妒甚至仇恨戚夫人,是非常合理的,但這並不是呂后如此殘忍對待戚夫人的主要原因。因為自古以來,帝王多情已是常態,呂后也應該有些觀念。

戚夫人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更多的是她的野心太大。

呂后是劉邦髮妻,勞苦功高,雖然年老色衰之後,不得劉邦寵愛,但她的地位,並沒有受到影響,她仍然是後宮之主,而她的兒子劉盈,仍然是太子,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但由於劉邦盛寵戚夫人,使其日漸驕縱,野心逐漸膨脹,想取代呂后。同時兒子劉如意,天性聰慧,深得劉邦喜愛。相較之下,太子劉盈,因為性格太過羸弱,而為劉邦所不喜。

同樣是劉邦妃子,為何戚夫人慘遭呂后迫害,薄姬卻安然無恙?

所以,看到機會的戚夫人利用自己和劉邦經常在一起的機會,開始狂吹耳邊風,鼓動劉邦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轉而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那麼劉邦百年之後,劉如意就是皇帝,自己便是太后。

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劉邦也因此多次提出想要改立太子的想法,不過最終在張良等人為首的大臣勸誡下放棄了。

雖然改立太子一事並沒有成功,但是其確確實實讓呂后感到了威脅。當然,還有憤怒。她呂雉可是劉邦的結髮妻子,當初劉邦還是一個混混兒的時候,自己就嫁給了他,為他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任勞任怨。後來,劉邦因為私放囚徒而遭到通緝,不得不落草芒碭山。是呂雉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並且還冒險為劉邦送飯;再往後的楚漢之爭,劉邦數戰不利,妻兒老小都被項羽俘虜,是呂雉一直照顧他們。

同樣是劉邦妃子,為何戚夫人慘遭呂后迫害,薄姬卻安然無恙?

甚至於殺害韓信等一眾開國功臣,也是呂雉出面,背下惡名。所以,呂雉對於劉邦,可謂是仁至義盡。以她的功勞,坐這個皇后之位,絕對的實至名歸。如今,卻因為戚夫人的枕邊巧語,就差點將其拿走,否定她這半生的付出。任誰,都咽不下這口氣。

所以,劉邦死後,大權在握的呂后,對戚夫人展開了報復。她把戚姬關在宮中一個叫永春巷的地方,剃去眉發,戴上重甲,每天干著舂米搗谷的重活。將心比心,呂雉的所作所為雖然殘忍,但卻也是情有可原。

平心而論,呂雉此舉不算過分,戚姬真要能隱忍下來,日後未必就沒有翻身的機會。然而戚姬這個女人,卻絲毫不知進退。如此寄人籬下,卻依舊在發洩不滿,那首《搗舂歌》,徹底惹怒了呂后。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呂雉意識到,如果不除掉戚姬母子,那麼她們早晚會成為自己的心頭大患。最終,趙王劉如意被呂后毒殺,戚夫人也被做成人彘,悽慘落幕。

同樣是劉邦妃子,為何戚夫人慘遭呂后迫害,薄姬卻安然無恙?

很顯然,如果不是戚夫人鋒芒太盛,不知進退,一再挑釁呂后的地位,後來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而相比於戚夫人,薄姬可就低調多了。

在劉邦的妻妾中,薄姬永遠都是最不顯眼的那一個。甚至於入宮一年多,都沒有得到劉邦的御幸。最後還是靠著宮中姐妹的推薦,這才上了劉邦的龍床。幸運的是,就這一次,薄姬就有了身孕,為劉邦生下了兒子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雖然薄姬為劉邦誕下了子嗣,但為人依舊低調,從來不去爭寵,當然,這也或許是因為劉邦獨寵戚夫人,在冷落呂后的同時,也冷落了她。

同樣是劉邦妃子,為何戚夫人慘遭呂后迫害,薄姬卻安然無恙?

總而言之,薄姬和呂后,沒有那種情敵的對立關係,更談不上去威脅她的地位了。正是因為她的低調,導致呂后並沒有對她過於迫害。甚至於,因為薄姬的無慾無爭,影響到到了兒子劉恆,使其同樣也是低調的性格。

最終,劉邦死後,呂后出於報復以及清除威脅的目的,大肆殘害劉邦的其他妃子和兒子。薄姬母子卻能在封地,安穩的生活。

最終,呂后去世,太尉周勃等人發動政變,平定諸呂之亂,薄姬母子幸運的入主長安,成為了最大贏家。這可真應了老子的那句話:

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同樣是劉邦妃子,為何戚夫人慘遭呂后迫害,薄姬卻安然無恙?

所以,這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凡事不要太鋒芒,笑到最後的,往往是最低調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