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張良與蕭何同為漢初三傑,為何結局天壤之別?處世境界高低何其重要!

蕭何、張良和韓信並稱“漢初三傑”,都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樣是開國元勳,但其結局卻有著天壤之別,韓信因謀反被殺,蕭何雖然善終但也曾遭受過牢獄之災,只有張良始終為劉邦、呂后所敬重,從未遭受過任何禍患。這三個人的經歷和結局與他們各自的處世智慧有著密切的關係,經歷和結局的不同代表著處世境界的高低。

張良與蕭何同為漢初三傑,為何結局天壤之別?處世境界高低何其重要!

司馬遷的《留侯世家》記載了張良的生平事蹟。張良出身貴族,父祖均為韓國的相國,因而秦滅韓後,張良處心積慮地要刺殺秦王以報滅國之仇。後來,風雲際會,在機緣巧合的偶遇之下,張良與劉邦這對謀臣英主終於會面了。張良本來是要去投奔自立為楚假王的景駒,在途中偶遇劉邦後二人相處甚洽,大有英雄惜英雄的感覺。就這樣張良認為劉邦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劉邦認為張良是不可多得的謀士,二人幾十年的君臣關係由此開始。

在劉邦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張良屢獻奇計,幫助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天下已定,論功封賞的時候,劉邦認為張良功勳卓著,讓他自己在齊地挑選三萬戶食邑。對於這一份厚賞,換做他人的話可能會喜不自勝,趕緊跪下來謝主隆恩,但張良對此卻婉言謝絕了,並且情深義重的對劉邦說道:“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張良捨棄齊地的三萬戶封賞而選擇了與劉邦初次相遇的留地作為自己的食邑,這一舉動可謂一石二鳥,既讓劉邦覺得他身為開國元勳不居功自傲,又給劉邦留下了他是重情重義之人的印象,充分顯示了他明哲保身的智慧。

張良與蕭何同為漢初三傑,為何結局天壤之別?處世境界高低何其重要!

定都關中以後,張良的舉動更加顯示了其明哲保身的處世智慧。“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餘。”張良體弱多病應該是真的,但一年多閉門不出就不完全是因為生病的緣故了,出身貴族,父祖均為相國又熟讀兵書的張良太明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了。天下太平無事,君臣名分已定,張良的奇謀妙計對於劉邦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非但不重要,這些奇謀妙計可能已經成為了劉邦的隱憂。張良的閉門不出正是劉邦想要看到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開國重臣,滿腹奇謀的張良在當時的環境下是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的。劉邦想要另立太子時,張良又被捲入了政治的漩渦裡。面對呂后一派的請求,張良婉言道:“始上數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慾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餘人何益。”張良深知臣子參與儲君廢立的危險性,稍有不慎就會引來殺身之禍,因而他以廢立太子是劉邦的家事為由拒絕參與其中。呂后一派豈能如此輕易的善罷甘休,被逼無奈之下,張良建議他們去請“商山四皓”出山輔佐太子,果然,聽從這一建議的呂后一派在廢立太子一事中佔據了上風。

張良與蕭何同為漢初三傑,為何結局天壤之別?處世境界高低何其重要!

劉邦平定黥布之亂後病情日益加重,想另立太子的念頭更加強烈,這一次連張良的進言也聽不進了。面對波詭雲譎的局勢,張良又展現出了明哲保身的處世智慧,“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張良勸諫未果後又稱病置身事外了。劉邦一統天下之後,張良的處世態度就是深居簡出,儘量遠離政治紛爭,實在避無可避的時候才參與其中,但即使參與其中也拿捏著分寸。正是憑藉著高明的處世智慧,張良沒有遭遇什麼災禍,得以終老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