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心理學:看見熟人就想避開、繞路走,是一種病態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看見鄰居和熟人總想繞路走避開”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如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開會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或領導提問總想著不要點到自己。

甚至在飯店吃飯需要服務員時也不敢發聲,等著服務員靠近或眼神遊移過來再用肢體示意,這種過度在意別人眼光甚至腦補別人眼光的行為很危險,這是典型的社交障礙。

這種社交障礙早期是可以隨著他人的評價而改變的,雖然治療的方式總在強調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活出自己的樣子等,但是比較諷刺的是,治療的方式離不開他人積極的鼓勵作為導向。

在治療過程中,自己要確定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勇於表現再透過收穫到他人讚賞積累自信,最終達到社交順暢。

心理學:看見熟人就想避開、繞路走,是一種病態心理

而如果生活環境達不到積極向上的背景條件,那麼這種社交障礙是可以快速惡化的,最終的結果可能是自閉,可能是抑鬱,更有甚者還會選擇自殺。

對於社交障礙者來說,他們的本質是內向的,對周遭環境是惶恐的,社交恐懼症其實是恐懼症中最常見的一種。

他們的內心始終與他人抱有

“評價傷害”的主觀印象且內心極度敏感,這兩種表徵若是可以透過主觀意志力分開尚且沒有太大的危害。

但社交恐懼症的人兩種表徵聚在一身,整個人越來越消極,得到的評價也越負面最終形成一種惡迴圈,逐漸斷絕和外界的聯絡。

心理學:看見熟人就想避開、繞路走,是一種病態心理

在這種惡迴圈下,社交活動不僅不能帶給他們救贖,反而會加劇社交恐懼症的惡化。

一旦身處人多的地方,心理壓抑帶動生理反應產生頭暈、噁心、手腳冰涼、後脖子僵硬顫抖、口吃、情緒不穩定且放大等等現象層出不窮,使他們感到更加恐慌,最終給自己留下心理陰影。

對社交恐懼症的人來說,他們比常人更容易發現和接受自己的缺點,反而擁有更快速進步的無限可能。

社交恐懼症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心裡有一個十分在意的“雷區”。

這個雷區可能是某個重要的事物,可能是自己某個無法改變的“汙點”,牽一髮而動全身,想要有所改變就要發現問題的同時就要解決。

心理學:看見熟人就想避開、繞路走,是一種病態心理

內心極度敏感,這兩種表徵若是可以透過主觀意志力分開尚且沒有太大的危害。

倘若有十分介意的“汙點”,那麼可能是曾經犯的錯,可能是身體方面不可改變的“標記”,既成事實的現象糾結過多是無用的,且旁人的評價會加深或者緩解自卑心理的幅度也很大。

心理學家Brian Little說,人不能被性格所束縛,感覺到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只是停留在瞭解自己的一部分層面,更多樣的自己要靠路上看到了什麼風景來打造。

傑克·凱魯亞克也強調了“在路上”,只有自己先正視自己介意的,才能做到不介意旁人評價的,只有“在路上”了,才能找尋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樂觀積極的態度影響自己的氣場和處事態度,心態也會決定自己交往的群體,跟自怨自艾的人在一起必然是壓抑的,與開朗樂觀的人相處必然是陽光的。

心理學:看見熟人就想避開、繞路走,是一種病態心理

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態,感受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氛圍,再感受自己討厭什麼樣的氛圍,在喜歡與討厭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兩邊平衡的接觸和適應。

開朗樂觀

社交恐懼症最大的敵人就是永遠處在自己的舒適圈裡,舒適圈單從圈子上感受似乎範圍較大,實則不然。

資料證明,嚴重的社交恐懼症患者獨處在一個房間都認為沒有安全感,表明社交恐懼者倘若一直處於舒適圈內,圈的大小會不斷縮小。

社交恐懼者並不能完全脫離社會,他們也需要社交,只有不斷去接觸,才能瞭解到自己並不會被傷害。

心理學:看見熟人就想避開、繞路走,是一種病態心理

走出舒適圈

醫學證明,情緒長期低落容易導致疾病,精神狀態影響身體健康。

社交恐懼症患者並不是獨處了就會情緒高漲,而是自己也會陷入自責狀態,矇蔽自己的雙眼一味認為是自己的問題,長此以往很容易陷入焦慮。

焦慮是個可大可小的狀態,但是社交恐懼症的人焦慮往往與抑鬱只有一步之遙,嚴重的會產生輕生的念頭並付諸行動。

所以,正視自己的不足,內向的同時走出舒適圈感受新天地,尋找一個與外界溝通的平衡點,擺脫亞健康狀態才能有效克服社交恐懼。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