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7死8傷!面對“野生景點”,人們對危險的感知為何鈍化? | 週末談

7死8傷!面對“野生景點”,人們對危險的感知為何鈍化? | 週末談

8月13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龍門山鎮後山下雨,引起龍漕溝區域突發山洪,導致群眾被困,一部分在河道上戲水、乘涼的遊客被洪水沖走。災情發生後,當地應急管理局、公安局、消防大隊等部門立即赴現場開展搜救工作,據央視新聞8月14日下午訊息,截至目前,此次突發山洪災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輕傷,現場搜救排查工作已接近尾聲,已展開遇難者家屬善後工作。

在媒體的關注下,事發現場的一些細節正在被還原。有親歷者講述了當時的情況:20米外山洪幾秒就到腳下,而山洪發生前,社群幹部曾大聲向遊客發出預警,讓遊客抓緊時間撤離,也有管理員大喊“我跪下來求大家,趕快上岸”。在較短的時間內,一部分遊客產生警覺,安全撤離。據《中國新聞週刊》、《三聯生活週刊》、《鳳凰週刊》、介面新聞等媒體報道,事發地“龍漕溝”被有些網友稱為“避暑好去處”“鮮為人知的耍水秘境”。在社交媒體上,它是當地一個著名的“野生網紅景點”,吸引不少人前去打卡。

從名字上,就能瞭解“野生網紅景點”的大致輪廓。嚴格意義上講,這類地方並不是“景點”,因為景點往往位於某個景區,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進行管理,旅遊參觀的路線相對明確,服務、急救等配套設施完善。相比之下,“野生網紅景點”則只有野生的景緻,不像城市裡人頭攢動、千“園”一面的公園,這類“景點”沒有經過開發,不面向公眾開放,到這裡遊玩的人主要是為了親近自然,享受野趣帶來的快樂。

王安石曾說過,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探險欲、好奇心,構成了人們不斷髮現和探索野生景點的驅動力。但野生景點一旦被發現後,迅速就有遊客紛至沓來,尤其在社交媒體時代,這份神秘感很快就會被打破。隨著“野生景點”被不斷前來遊玩的人們以不同的“濾鏡”拍攝和記錄,大量的圖片、影片等資訊會被普通網友和資訊博主放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傳播。在平臺演算法的推薦下,這類景點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曝光,“勢不可擋”地成為“網紅景點”。

但在現實中,“網紅”和“野生”卻可能是衝突的,甚至可以說“野生網紅景點”本身就是種悖論。一個景區能給遊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往往有多方面的成因。比如,乾淨整潔的環境會讓人耳目一新,但這種環境的產生,既反映了遊客們的文明素質,也體現了景區的衛生管理和服務水平。由於缺乏管理和維護,當遊客離開後,很多“野生景點”往往是一片狼藉,不管對自然景緻、還是生態環境,都造成不小的破壞。某種程度上,“網紅”奇觀背後,是以損害自然環境為代價的。

當野生景點在社交平臺上刷屏,人來人往、不亦樂乎的打卡場面,極可能讓更多人聯想到大自然風光溫柔愜意的一面,而忘記了自然環境中潛藏的風險,以及在自然災害面前,生命的脆弱和無常。這種“遮蔽”,往往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

人當然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但不少發生在“野生網紅景點”的遊玩、徒步、探險等悲劇事件,卻以一種近乎殘酷的方式,不斷提醒人們不要因風景之“奇”而忽略境況之“險”。在自然環境中,尤其是未經開放、救援力量不能及時趕到的群山密林中,人們的自救能力是有限的,即便周圍有不少同行的驢友、玩伴,如果自顧不暇,又談何發揚相互幫助、互相救援的人道主義精神?而且,災害等極端事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當大自然切換到“狂暴模式”時,再小機率的災害風險事件,都可能給人帶來滅頂之災,使人們瞬間陷入絕境。

在一些“野生網紅景點”,當地會把危險區域圍擋起來,並樹立風險提示牌,一些地區還會組織專門的管理人員巡視,提醒和驅逐嬉戲玩耍的遊客。在一些社交平臺上,當人們搜尋好玩的去處時,平臺會對這類“野生網紅景點”作出風險提示。但當越來越多人驅車前往而又安全返回,越來越多人把精美的合照、風景照“曬”在網上,越來越多人禁不住周圍親朋好友的勸說、組織,人們對危險的感知就可能變得鈍化,對潛在風險麻痺大意。

截至目前,山洪災害造成7人死亡、8人輕傷,這個結果讓人難過和心痛。一些網友說,我們不能以後知的上帝視角看待這次事故。但面對悲劇,我們仍然有必要深刻反思,從中汲取教訓,提高風險意識。和挑戰極限、穿越在深山密林中的探險人士不同,一般情況下,前往“野生網紅景點”遊玩的人,都是普通旅客,人數也比較多,有時其熱門程度絲毫不亞於常規景點,以至於遊客會產生一種自己在正規景點的錯覺。對於這些情況,當地管理部門除了樹立風險提示公告,還要拿出更多安全防範措施,引導遊客安全出行遊玩。此外,有關如何對待和治理“網紅野生景點”的問題,也值得人們從最佳化社交媒介呈現、完善出行攻略等多個角度進行反思,避免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