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如今絕大多數國產都市劇,對職場的描寫都很弱,主角們來成功都來得太過容易,隨便扯點理想、夢想、詩和遠方、情懷就能打動顧客,走上人生巔峰。

就拿最近很有話題的《三十而已》來說,第一集就給江疏影飾演的王曼妮安排了一個很不一樣的顧客,穿著像菜市場大媽的陳女士,別的銷售都嫌棄她,只有王曼妮有耐心。王曼妮介紹一套售價百萬的定製珠寶時,著重強調它是承載女人的夢想的。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陳女士一聽,果然心動了,在實物都沒見過的情況下,決定全款訂購,原因是聽信了“這是所有女人的夢想”的說辭。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戲裡,陳女士跟老公是起早貪黑打拼幾十年才賺到錢的,雖然跟老公離婚了,倍感失意,但不至於敗家成這樣吧?現實中,她就不會是這種高階珠寶的使用者群,做了那麼多年小生意的,更不可能這麼容易被忽悠。

童瑤飾演的顧佳,給茶園拉投資的過程也很扯,見投資人,不談投資回報、不談團隊實力、不談品質,就強調自己的茶園是手採的(哪個茶園不是?),茶農是最淳樸的,“不摻假就是這個時代最難能可貴的品質”,說自己搞茶園是找回初心。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顧佳說自己搞茶園不為利潤,就是想讓山裡的孩子有飯吃,有所依。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沒想到這麼一套假大空的說辭,還真能成功融資了,實在沒說服力。

資本之所以是資本,是因為資本最原始的追求就是賺錢,而不是當慈善家,理想不能當飯吃,這點投資人比誰都更清楚。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前面劇情裡,顧佳成功拿下王太太、於太太,輕鬆獲得遊樂園的煙花訂單,也容易得很。

無獨有偶,在《創業時代》裡,黃軒角色獲得融資的過程也很扯。投資人是印小天,黃軒方產品雛形都還沒搞出來,盈利模式也不清楚,印小天提出很多疑問他也解答不了。但黃軒最厲害的就是裝X,馬上開懟:“五分鐘決定不了的事,我從來不做,重要的事情,都是一分鐘決定的。”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還把自己跟牛頓、喬布斯比:“上帝有兩個蘋果,一個砸了牛頓、一個砸了喬布斯……”

信誓旦旦說了這幾句話後,印小天就決定給他投200萬了,因為他覺得這專案是第三個蘋果。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所以,投資人的錢是大風颳來的嗎?

跟王漫妮一樣,孫儷在《安家》裡也遇到了很多容易被忽悠的客人,輕輕鬆鬆就成交。

海清扮演的婦產科醫生,是個孕婦,對房子非常挑剔,大半年看了幾十套房子都定不下來。結果孫儷把一套十幾年都賣不出去的“跑道房”重新裝修了一下,給她洗腦“詩和遠方”。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海清馬上就心動,當場就決定買下來了。敢情之前的銷售都不知道“詩和遠方”才是開啟買房者內心的鑰匙?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賣房給包子鋪的老夫婦就更扯了,老夫婦也是很挑剔,大半年下來都沒看中的,結果孫儷帶老夫婦去看海清要賣掉的房,他倆都沒進屋細看,聽到別人說之前住的是兩個博士就心動了,價格都沒問就決定全款買下。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要是賣房這麼容易,天底下哪還有窮人啊?

國產劇的職場戲,很多工作都會寫成不好好幹本職工作的模式,最典型的就是《誰說我結不了婚》裡的陳數,設定是一個精英律師,但一場打官司的戲都沒有,反而像個銷售,到處去談單子,一個智慧財產權糾紛的案,陳數戲裡打扮得妖豔一些,找各個股東推杯換盞,到處應酬,就成功贏官司了。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更扯的是,有一次因陳數的助理過錯,客戶提出解約,陳數挽回的方法是跟蹤對方老總。老總突然有一份檔案非要親自送,不能及時送到就損失上億的生意。沒錯,老總的車肯定出問題,還遇上了堵車,陳數就自告奮勇幫送檔案,用8分鐘跑完3公里,比長跑世界冠軍還快,幫老總把檔案及時送到,成功獲得老總原諒。

從《安家》到《三十而已》,國產劇主角的成功,來得也太容易了

老總路邊找個送外賣的車搭自己到目的地都比讓陳數跑過去靠譜吧?

這就是目前很多國產劇職場戲的現狀,拍得很不接地氣,主角輕輕鬆鬆就獲得成功、解決問題,解決的方式也不是什麼專業技能,更像是居委會調解員,或者成功學忽悠大師。

一方面,編劇本身沒有相關職業經驗,如今拍戲週期短,也不可能安排編劇去體驗生活;另一方面,對投資人來說,職場戲並不是重點,多點狗血內容,扯點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劈腿出軌、中年危機、販賣焦慮,更能激起觀眾共鳴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