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李益的千古名篇《夜上受降城聞笛》,為什麼被評為中唐七絕之冠

唐人的七言絕句,是這一詩體發展史的一個高峰。而一提到哪些泠泠盈耳的動人名篇,自然就會聯想起哪些七絕名家。王昌齡、李白、李益、杜牧、李商隱……等等等等。而歷來對李益的讚許,明人胡應麒《詩藪》曰:“七言絕,開元以下,便當李益為第一。”是的,開元之後的七言絕句,李益當之無愧的第一,而其中,又以《夜上受降城聞笛》為最佳!

李益的千古名篇《夜上受降城聞笛》,為什麼被評為中唐七絕之冠

原詩如下: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這是一首抒寫久戍邊地怨情的詩。前兩句以對偶句寫景,點題“夜上受降城”,寫登城所見;後兩句用散行文字抒情,由“聞笛”引出登城所感。這首詩為什麼被稱之為李益七言之中的代表作呢?主要是此詩一成,便廣為傳頌,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發出的無言怨情。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唐王朝愈發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對於日益嚴重的邊患,也愈來愈束手無策。杜甫去世前哀嘆“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到李益的時代,無論內地或者邊疆,戰血依然長流不斷,軍聲依舊時時可聞。

李益的千古名篇《夜上受降城聞笛》,為什麼被評為中唐七絕之冠

昔日保家衛國、立功邊疆的豪情,已逐漸轉為怨望思鄉之情。雖然在盛唐詩中也有王昌齡的“萬里長征人未還”這樣的徵怨,但在那個時代作為主旋律的,依然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毅和決心。中唐詩中也有“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的忠勇,但更多的事“白髮生頭未得還”。久戍不歸是李益所處的特定時代的主題,是那個時代的人們心理狀態的反映。戰爭又不停歇,一旦遠走戍邊,要麼戰死沙場,要麼歸期無望。相比較同時期同主題的其他作品,李益的這首詩最厲害的就是唱出了具有普遍意義將士的心聲。絕句到了中唐、“句意愈精,筋骨愈露”,而李益的絕句卻能獨主風神,意味無窮。《夜上受降城聞笛》寫得十分簡潔且清空。三句寫景,卻無一粘皮著骨。絕句有這麼一個特點,那就是第三句的轉筆,最關鍵,也最難寫。《夜上》其詩最難得的的是,第三句的妙。妙就妙在首先於前兩句既相應又相避。承前兩句,也是對環境的描寫,但前者描畫線條色彩,第三就則摹寫音響;

李益的千古名篇《夜上受降城聞笛》,為什麼被評為中唐七絕之冠

同時,也承接前兩句,做抒寫鄉情的鋪墊,但前者寫所見,由視覺引動綿綿鄉情,這句則寫所聞,由聽覺把鄉思引向滔滔感情的洪波。轉折巧妙,有放有收。繪聲繪色而轉入聲音,從情商收緊,從而使抒情的末句得以從容自然流出胸間。末句以景寫情,也增加了全詩的韻味。前三句已蓄勢有餘,一般末句就可以用直抒寫出。李益卻獨闢蹊徑,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了一個迴旋,用想象中的一個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雖絕而意仍不絕,在戛然而止時仍然在盪開一個有一個漣漪,回味無窮!畫面,詩情,音樂之美熔於一爐,字字寫情,筆筆傳神,卻又沒有一句用來直抒情感。這便是這首詩的”絕”之所在,沒有直抒,但筆下的詩情一句飽涵含在畫面與音樂所統一構成的詩歌形象中了。這比起一味直抒的寫法,即顯得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是故,《夜上受降城聞笛》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