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兒子差2分考上清華,母親提出複查試卷,看到試卷後陷入了沉思!

子承父業這句話自古有之,究其原因大抵是眾人認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果父母在某一方面取得斐然的成就,那麼孩子勢必會在這方面有卓越的天資,所以,父母理所當然的認為的孩子會往這方面發展。

中有蘇軾,蘇哲,蘇洵父子兵,西有大仲馬,小仲馬父子,所以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的兒子也會在建築領域取得斐然的成就,畢竟他們夫婦可是中國建築史上的領軍人物,可事實卻與他們想的截然不同,他們的兒子梁從誡卻一點都不喜歡建築。

兒子差2分考上清華,母親提出複查試卷,看到試卷後陷入了沉思!

1950年,梁從誡報考清華大學建築系,並且參加考試,但讓人出乎意料的是,他落榜了,這件事讓他的父母十分震驚,因為,按照兒子的水平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為何這種事卻發生了。

作為母親,林徽因立刻察覺出這其中的端倪,因為,按照梁從誡的成績,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作為梁思成和林徽因的長子,梁從誡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且父母都系出名門,又都從名校畢業,學識優渥,他報考清華大學建築系不被錄取簡直是天方夜譚。

作為母親,她定然是想知曉這其中發生了何事,所以,她調取了梁從誡的試卷,讓她感到驚愕的事,兒子答卷堪稱完美,並沒有什麼錯處可循,為什麼清華大學給出了這樣的成績,且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她的兒子距離錄取分數線僅僅只查了兩分。

兒子差2分考上清華,母親提出複查試卷,看到試卷後陷入了沉思!

這種結果她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作為中國建築史奠基式的人物,她和丈夫即使工作繁忙,也沒有放鬆過對孩子的教育,不論是女兒還是兒子,他們都悉心培育,希望有一天他們可以繼承自己和丈夫的衣缽,為祖國的建築事業添磚加瓦,年幼的梁從誡和姐姐雖沒有表現出對建築的熱愛,但也沒有表現出排斥,所以,林徽因理所當然的以為,他們都是喜歡的建築的。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試卷的最後,林徽因發現了這樣一句話:“我不喜歡建築,我喜歡歷史。”一下子,林徽因猶如雷擊,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喜歡的不是自己為他選擇的建築之路,而是歷史這種和她設想的截然不同的道路。

兒子差2分考上清華,母親提出複查試卷,看到試卷後陷入了沉思!

說不吃驚是假的,因為,在她的記憶裡,兒子就應該繼承自己的衣缽,和他們一樣為祖國的建築事業添磚加瓦,所以,她一直以來就是按照這樣的教育方針制定培育計劃,現在培育計劃毀於一旦,當真是讓她痛心疾首。

早在1946年,長女梁再冰報考大學時,她就屬意長女,希望她能報考關於建築方面的院系,但是事與願違,長女報考了北京大學,學習的是和建築八竿子打不著的專業,這一度讓林徽因很是沮喪,本想著兒子可以繼承衣缽,沒成想卻是這樣的結局。

雖然對於結果很不滿,但對於兒子的選擇她也做出了反思,作為家長,她從小開始便給兒子灌輸他一定要上建築系的想法,這確實有些專斷了,他們是深受西方思想影響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應該以引導為主,而不是在孩子的願望中,強加自己的意願,讓孩子最後感到悲傷。

兒子差2分考上清華,母親提出複查試卷,看到試卷後陷入了沉思!

想通了這些後,林徽因放下對於兒子考取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執念,轉而鼓勵兒子去追逐自己的夢想,遂而,梁從誡轉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為祖國的歷史研究做出傑出的貢獻。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一味地強迫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是應該放手讓他們去成長,讓他們學習自己想要去學習的東西。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也不可能規劃他們的人生,雖然在他們生命最初的階段,父母能為孩子掃平障礙,可終歸我們不能為他們一輩子買單,這樣便會造就一大堆社會的蛀蟲,讓他們以為自己的父母無所不能,一輩子不怕天,不怕地,最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兒子差2分考上清華,母親提出複查試卷,看到試卷後陷入了沉思!

作為一個合格的父母,我和要和林徽因一樣學會放手,讓他們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去規劃他們的人生,讓他們成為我們的附庸品,成為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真正的愛是放手,是尊重,是給他們一片真正可以翱翔的天空。

摘要:《倏乎人間四月天——我的母親林徽因》梁從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