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墓挖出千年老酒,專家開蓋抿了一口,同事問味道,他淡定回5字

我國古代傳統文化裡,最著名的自然是儒家文化了,作為我國封建思想的核心文化,儒家文化算是5000年華夏文化中最為堅實的基礎。不但影響了我國,甚至還影響了當年我們的藩屬國韓國和日本。

古墓挖出千年老酒,專家開蓋抿了一口,同事問味道,他淡定回5字

而儒家文化裡還有一個衍生文化也在我國流傳甚廣,其可以說是和儒家文化唇齒相依,其就是酒文化。我國有多少年釀酒的歷史,酒文化就存在了多少年。

關於中國釀酒史的開端,向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曹操在《短歌行》裡所寫“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是商超一位帝王,相傳他在林間一棵大樹底下睡覺時,突聞一陣異香。順著香味找尋,發現樹幹裡有涓涓液體,原來這裡是猴子藏野果的地方,長期堆放的野果發酵變成了果酒,杜康品嚐後驚為天人,於是就依葫蘆畫瓢,發明了釀酒技術。

古墓挖出千年老酒,專家開蓋抿了一口,同事問味道,他淡定回5字

還有一個說法是儀狄造酒,《世本八種》裡有關於酒的最早記載“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而儀狄是夏禹時代專門負責釀酒的官員,在三皇五帝的時候,民間就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造酒方法,而儀狄只是將這些方法收集歸納而已,也是從儀狄開始,釀酒方法才得以流傳起來。在這個版本里,杜康則是高粱酒(秣酒)的發明人。

所以,按理推斷,糧食酒最初應該誕生於杜康所在的殷商時期。不管如何,這個年代都已經距今相當遙遠了,而到了周朝時,人們還發現了酒越放越香的秘密。於是,存酒風氣開始興起。

古墓挖出千年老酒,專家開蓋抿了一口,同事問味道,他淡定回5字

直到今天,“酒是陳的香”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常識。酒坊釀酒也是在年份上有所區分,年份越高的酒,價格也就越高。一瓶50年的茅臺和一瓶15年的價格能查到8萬塊,在香味和口感上也是天差地別。

50年的茅臺就已經這麼香了,按“酒是陳的香”這個理論,1000年前的古酒豈不是舌頭都要香掉?那麼,我國目前真的有超過千年的古酒嗎?

古墓挖出千年老酒,專家開蓋抿了一口,同事問味道,他淡定回5字

市面上肯定沒有,但古墓裡卻另外一說了。還真有這麼一瓶千年古酒讓考古學教找出來了,1974年,瀋陽法庫葉茂臺村在挖地基時發現了一些瓷器,疑似地下有古墓。考古學家現場挖掘後,發現真有一座遼代的古墓。

經過後續的挖掘研究,學者發現墓主人叫蕭義,其祖上蕭敵魯是遼太祖的第一任宰相。當時帶隊的考古學家馮永謙開啟墓室後,發現了墓室中散落一地的瓷器陪葬品。而有兩個白色的瓷壺在黑暗中特別扎眼,馮永謙拾起這兩個瓷壺晃了晃,裡面竟還有液體,馮永謙當時就有預感,這些液體肯定是酒。

古墓挖出千年老酒,專家開蓋抿了一口,同事問味道,他淡定回5字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馮永謙打開了蓋子,聞了聞並沒有任何氣味。在場的同行慫恿他嘗一口試試,於是,馮永謙還真的抿了那麼一小口。這酒剛倒出來時,微黃還帶著點紅色,沒一會就變得透明瞭。喝完後,眾人紛紛問馮永謙是啥味道,他不緊不慢回了5個字“有點土腥味”。

土腥味也不能證明是酒啊,於是,這瓶液體最後被帶到實驗室進行成分分析。化驗後,科研人員發現這液體裡確實含有乙醇,驗證了馮永謙的猜想。

古墓挖出千年老酒,專家開蓋抿了一口,同事問味道,他淡定回5字

由於遼國距今已有千年,這古酒裡的酒精早就揮發的七七八八,馮永謙嘗不出酒味實屬正常。那為何古人都說酒越放越香,一到這千年古酒上就不適用了呢?

原來,只有醬香型的酒才是越放越香,其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必須用固態法釀造,而古人對這種技術的掌握還不夠成熟,所以,古人的酒大部分都是普通的低度數米酒,並不會有度數特別高的醬香型白酒。

古墓挖出千年老酒,專家開蓋抿了一口,同事問味道,他淡定回5字

而這種米酒裡的酒精含量本便不多,加上酒精比水更容易揮發,所以,馮永謙那瓶1000年前的古酒喝不出酒味實屬正常。

其實,即便是醬香型白酒,也並沒有說放一千年會香得離譜,最多存放時間也就在50年左右,一般風味最佳的存放時間是15年。超過這個時間,即便是醬香型白酒,也會面臨酒精揮發,酒味變淡的問題。更別說1000年,甭管是醬香型還是普通米酒,最後都會只剩下水。

古墓挖出千年老酒,專家開蓋抿了一口,同事問味道,他淡定回5字

所以,馮永謙的那句“有點土腥味”沒有說錯。1000年的古酒,哪還有什麼酒味,有的只是古墓裡塵泥的味道。而歷史的味道,正是塵土飛揚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