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安卓手機記憶體未必越大越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在2021年的手機市場中,擁有16G執行記憶體(以下均簡稱為運存)的手機是越來越少了。要知道在2020年,手機運存沒個16G版本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安卓旗艦機,這配置我估計比大多數讀者家中的電腦還強一些。

安卓手機記憶體未必越大越好

但手機上的16G運存真的值得我們去花這個錢嗎?2021年的手機市場貌似已經給出了答案。而且雷軍之前也曾在微博上發起過一個調研,詢問消費者認為哪種規格的記憶體配置會更受他們歡迎,從結果來看8+256G版本和12+256G版本最受歡迎。

安卓手機記憶體未必越大越好

正好前兩天國外有一位博主在經過了一系列測試之後得出一個結論:6G運存是安卓手機執行的最低標準,再低一點就會出現嚴重卡頓的情況,8G運存則是中規中矩的水平,12G運存才是最完美的,幾乎不用擔心在開啟太多應用後卡頓及殺後臺的現象發生,至於16G運存,他的看法是沒什麼太大必要。

結合這幾個結論來看,我們是否可以認為在安卓手機上搭載16G運存只是個噱頭而已呢,12G運存的安卓手機又是否真的足夠使用呢?

16G運存手機不受人待見?

大運存的優點是什麼,相信大多數讀者的第一反應就是“可以讓手機執行起來更流暢啊”、“不會頻繁殺後臺啊”等等。

確實,如果手機執行記憶體太小,手機確實會頻繁地殺死後臺應用,使用者再開啟該應用時就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會非常影響使用者體驗。舉個例子,哪怕是最佳化極好的iOS,在開啟預設相機軟體後,也會“殺”掉後臺的部分應用來保證相機能夠正常執行。

也就是說大運存的優勢主要有二,一來它能讓手機在執行某些超大型應用(如原神幻塔這類能榨乾手機效能的大型手遊),二來它也能夠讓手機在後臺保留更多的應用程序,保證使用者的基本體驗。

那是不是記憶體越大越好呢?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實際上能夠真正讓手機運存滿速負載的應用真的少之又少,就拿原神為例,它在執行時大概只會佔到2G左右的運存,只要在不開啟其他大型應用的情況下,6G運存的手機也能夠保證流暢執行(單指不殺後臺)。

而第二種情況——多開應用程式,更多的應用多開數量確實是大運存的主要優勢之一,然而實際用處卻根本不大,以@小白測評資料庫的資料顯示,8G運存的Redmi K40 Pro已經足以支撐20個應用常駐後臺,12G運存更不用說了。

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這已經完全夠用了,16G或是20G運存所帶來的體驗提升會因為邊際效應的存在而逐漸遞減,實際的體驗和12G運存基本拉不開太大的差別。

安卓手機記憶體未必越大越好

如果被系統殺掉的應用已經開啟足夠長的時間,使用者甚至都不會察覺到該應用被殺掉。這時記憶體的增加只是增加了裝置的成本而已,對使用者體驗的提升已經很小,即使給到使用者16G甚至22G的運存,那也只是錦上添花絕非雪中送炭。

在聊完必要性後,小雷認為手機廠商之所以不再執著於推出16G運存版本最大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為目標人群較少,且市面上多大數搭載16G運存的手機均配備了512G甚至1T的儲存,這也變相進一步提高了16G運存手機的售價。

安卓手機記憶體未必越大越好

就拿2020年釋出的小米10 Ultra為例,12+256G版本的價格為5999元,16+512G版本的價格為6999元,足足多出了1000元。雖然這1000元中也包含有256G的儲存記憶體,但這實打實的1000元差距確實會勸退不少包括小雷這樣的使用者。

另外,自從安卓6.0之後,安卓系統自帶了Doze模式,該模式會在息屏的狀態下對後臺不經常使用的程序進行處理,會殺掉一部分使用不頻繁的後臺程式,以此來讓手機保持持續的流暢以及減少功耗。

而且現如今的系統廠商為了讓手機擁有更好的續航表現,也會建立比較嚴格的後臺最佳化機制,有些時候也許你的運存剩餘的還很多,系統也依舊會銷燬一些應用程序以此來釋放運存,保持前臺應有擁有足夠的空間,所以,甭管你的運存多大,應用開多了,後臺程序該殺還是殺。

種種原因導致大運存手機並未像手機廠商想象中那樣一推出就能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我們也可以把這認為是手機發展史上的一個小挫折。

廠商最佳化能力增強

當然,小雷也不是完全否定手機廠商在這方面的進步,畢竟在早期安卓手機可是“兩年就卡”的代名詞。這是因為前幾年的安卓系統處於萌芽時期,缺少很多功能,隨著手機廠商不斷加入一些新功能就使得一安卓系統越來越“臃腫”,也越來越吃效能。

安卓手機記憶體未必越大越好

再加上大部分廠商都會對原生的安卓系統進行私家定製,國內廠商在定製UI時會給手機系統裝上一個全家桶,雖然這個全家桶中的部分軟體可以嚴格管理後臺程序許可權並“殺”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任務程序的來換取系統的流暢性。

但這個全家桶的加入就會讓這些定製UI更為臃腫,也更加吃效能。

但如今,各大廠商的定製作業系統基本都不會再大規模地新增所謂的新功能,你可以認為這是手機廠商們的江郎才盡。但不可否認的是廠商們對於手機的最佳化比前兩年做得更加優秀了。

另外,目前安卓手機廠商也都開發出了記憶體融合技術,就是利用安卓系統上既有的zram與swap技術再輔以AI演算法從而實現增加運存的目的,這是一種非常低成本的提升運存的方式之一,8G運存在開啟這個技術之後可以帶來3G運存的提升,也就是最終得到11G的運存。雖說這與真正的11G運存有一定差距,但其表現絕對要比最佳化之前好上一些。在小雷看來,這種透過演算法實現的記憶體融合技術才是手機未來發展的一個重心。

看到這裡可能有讀者好奇,為什麼只有安卓廠商會在執行記憶體這一塊內卷呢?蘋果呢?為什麼至今iPhone仍保持4/6G的執行記憶體呢?其實這與iOS有很大的聯絡。

與安卓不同的是,iOS系統是基於unix平臺開發,它是一個與硬體分離的軟體體系結構,集中所有的硬體資源,去保證當前執行的軟體能夠保持流暢。

安卓手機記憶體未必越大越好

簡單舉個例子,當iPhone上的APP進入後臺,就會立刻進入休眠狀態,不會再打擾到你。同時iOS還擁有著十分完善的後臺訊息推送機制,就算使用者已經清理掉了這個APP,依舊可以透過蘋果的伺服器收到這個APP所推送的訊息,這樣一來,使用者就無需依靠給予這些APP許可權才能準時收到資訊推送了。

而安卓這邊由於沒有完善的後臺訊息推送機制,想要讓後臺的APP能夠及時推送訊息,就不得不讓它常駐在後臺,久而久之自然使得運存捉襟見肘。

而且使用iOS的使用者在關閉一個APP後就是真的完全關閉了,但安卓的某些APP不但會像前文提到的那樣“偷偷摸摸”地在後臺執行,還會使用使用者給予它的攝像頭、手機記憶體等許可權,去收集使用者的隱私資料,由於這些操作是系統程式碼層面的東西,是無法通過後臺清理的方式解決的。

不過這並不代表iPhone的殺後臺現象就要比安卓強得多,要知道iPhone 13的執行記憶體只有4G,尤其是後臺放著相機這類應用時,只要幾分鐘不去管它,就會自動過載。就算iOS的執行機制相比安卓要好上不少,但這並不是蘋果擠牙膏的理由,這種先天缺陷不是軟體能拯救得了的。

進步可以,但不能過於激進

總的來說,手機廠商之所以陸續取消16G運存版本,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和市場確實不怎麼接受它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因為它目前的意義主要還是以噱頭為主。當然了有人可能會說了,應用體積是越來越大的啊,更大運存的手機可以延長它的壽命,正常來講確實是這樣。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一款手機正常的使用週期也就是2-3年,能用四五年的手機寥寥無幾,而且真到了那個時候出現瓶頸的就不是運存數量而是CPU的效能了。

安卓手機記憶體未必越大越好

所以,在小雷看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目前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個也許永遠都用不到的功能去花費太過高昂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