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以往CPU的頻率比較低,因此當我們對其進行超頻的時候,很容易就可以獲得明顯的效能提升,從而改善我們的使用體驗,而現在的CPU大都以較高的主頻示人,大部分時間裡其原廠效能就可以滿足我們的使用需求,超頻所帶來的紅利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明顯。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超頻已經不再是DIY玩家的日常,事實上現在仍然有很多玩家熱衷於超頻,因為超頻不僅可以帶來效能上的提升,玩家也可以從超頻的過程中獲得充分的滿足感,可以算得上是“雙份的快樂”。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因此對於配置了Z490以及X570晶片的高階主機板來說,超頻能力算得上是一個很重要的評價指標,而影響主機板超頻能力的因素可以分為軟體和硬體兩方面,其中軟體主要體現在BIOS設定上,而硬體方面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CPU供電上。也正因為如此,主機板供電規模的高低也就成為了一塊主機板能否成為好主機板的重要判斷因素。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我們都知道影響CPU超頻的因素有很多 ,CPU的超頻潛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PU體質”固然重要,但CPU的散熱環境和供電環境對CPU能否發揮出其超頻潛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可以這三方面有任何一面落後,都會影響到玩家在CPU超頻上的體驗。那麼CPU的供電環境是如何影響CPU超頻的呢?道理其實很簡單,CPU超頻後功耗會有明顯上升,這意味著CPU對電壓和電流的要求會更高,如果主機板上的CPU供電無法在CPU超頻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提供穩定的電壓和電流,CPU的超頻潛力自然會受到制約,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主機板是怎樣為CPU供電進行供電的呢?

那麼怎樣的主機板供電才能滿足CPU超頻的需求呢?我們首先從主機板上的CPU供電組成開始講起。主機板上的供電電路其實有很多,除了我們常說的CPU供電外,記憶體、PCI-E以及配置在主機板上的各種晶片都有自己的供電電路,只是由於CPU供電的重要性很高,而且CPU本身就是用電大戶,因此大家說起主機板供電的時候,一般指代的就是CPU供電。CPU供電主要採用開關電源電路, 這是透過控制開關管開通和關斷的時間和比率,維持穩定輸出電壓的一種供電模式,不僅在技術上成熟可靠,而且擁有轉換效率高、穩壓範圍大、穩壓效果好、供電電流充足等多個優勢。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組成一組完整的開關電源電路通常需要有電容、電感、MosFET場效電晶體以及PWM脈衝寬度調製晶片四類元件組成,其組成原理圖如上所示,圖中電容的作用是穩定供電電壓,濾除電流中的雜波,讓電流更為純淨;電感線圈則是透過儲能和釋能,來起到穩定電流的作用;PWM晶片則是開關電路控制模組的主要組成部分,電路輸出電壓的 高低與電流的大小基本上是由這個控制模組;MosFET場效電晶體則分為上橋和下橋兩部分,電壓的調整就是透過上下橋MosFET配合工作實現的。

開關電源電路開始工作時,外部電流輸入透過電感L1和電容C1進行初步的穩流、穩壓和濾波,輸入到後續的調壓電路中。由PWM晶片組成的控制模組則發出訊號導通上橋MosFET,對後續電路進行充能直至兩端電壓達到設定值。隨後控制模組關閉上橋MosFET,導通下橋MosFET,後續電路對外釋放能量,兩端電壓開始下降,此時控制模組關閉下橋MosFET,重新導通上橋MosFET,如此迴圈不斷。

上文中所述的“後續電路”實際上就是原理圖中的L2電感與C2電容, 在上述原理圖中,C1和L1其實並不是必須的,其存在更多地只是確保外部輸入的電流足夠穩定。但是C2與L2則不一樣,它們是整個開關電源電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開關電源電路的MosFET所輸出的並不是穩定的電流,而是包含有雜波成分的脈衝電流,這樣的脈衝電流是無法直接在終端裝置上使用的。此時L2電感與C2電容就共同組成了一個類似於“電池”作用的儲能電路,上橋MosFET導通時“電池”進行充能,而在下橋MosFET導通時“電池”進行釋能, 這樣才能使進入終端裝置的電流與兩端電壓維持穩定。

以上就是CPU供電電路的原理圖,放在現實中相當於主機板上的單相供電。但我們都知道,現在主機板上的CPU供電都不是單相的,往往是由多相供電組成,這是因為CPU對供電電流有較高的要求, 我們以酷睿i9-10900K為例,其在執行AIDA64 FPU測試時,CPU核心電壓為1。2V,功耗則在210W左右,算下來已經是175A的電流,如採用單相供電的話,那麼你首先需要一個能夠承受150A以上電流的電感,這樣的電感體積非常巨大,此外電容的也需要有足夠的容量,這也是需要用體積來換的, 此外可以承擔175A電流的MosFET以及PCB線路也是“登天級”的難度,這放在主機板上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主機板上的CPU供電都是多相供電的方式來分攤負載壓力,175A的供電電流分攤到4相就是每相43。75A,8相供電就是每相21。875A,這樣每相電路的負載顯然要比單相供電更加合理,供電電路的安全和發熱量也就更容易控制了。

那麼怎樣的主機板供電才能滿足CPU超頻使用呢?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我們以技嘉的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為代表,給大家講解一下如何去判斷主機板上的CPU供電能否滿足CPU超頻的需求。CPU供電電路多數情況下是佈置在CPU插槽的旁邊,多數情況下是在左側和上方,右側和下方的位置則是留給記憶體、PCI-E擴充套件插槽與CPU的通訊線路使用的。現在大多數的主機板都會給CPU供電電路配置專門的散熱模組,以確保其在高負載的情況下也仍然可以維持穩定的輸出,因此我們需要拆卸散熱模組後才能完全確定主機板的供電規模。

不過由於拆卸主機板供電的散熱模組有可能會導致保修服務失效,因此我們並不建議玩家自行拆卸檢視,透過多檢視外界資訊例如我們的相關評測文章來確認會是一個比較靠譜的方式,當然大家也可以用比較常見的方式例如“數電感”等來評估主機板供電規模,只是這些方式有較大的侷限性,最多隻能作為臨時的參考而不能作為評判的標準。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從我們的拆解可以看到,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採用的是8+1+1相供電設計,8相為CPU核心供電,1相為核芯顯示卡供電,1相為I/O供電,配置的MosFET均為一體式的DrMos,並配置有貼片式的鐵素體電感、輸入濾波為固態電容,輸出濾波則為聚合物電容,這樣的供電規模放在Mini-ITX主機板上算是相當豪華的,即便是在標準ATX主機板上也稱得上是高階配置。不過這樣的供電規模可以為CPU提供怎樣的供電能力呢?下面我們就來對主機板的供電電路進行簡單解析。

PWM脈衝寬度調製晶片

要看一款主機板的供電能力,其PWM供電控制晶片的效能可以說是起到決定性作用。PWM也就是Pulse Width Modulation,簡稱脈衝寬度調製,是利用數字輸出的方式來對類比電路進行控制的一種技術手段,可以對模擬訊號電平實現數字編碼。其依靠改變脈衝寬度來控制輸出電壓,並透過改變脈衝調製的週期來控制其輸出頻率。PWM晶片的選擇與供電電路的相數息息相關,產品擁有多少相供電,PWM晶片就必須擁有對應數量的控制能力。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採用的是8+1+1相供電設計,因此原則上其PWM供電控制晶片就最少能提供8+1+1相的供電能力。實際上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配置的ISL69269IRZ也確實擁有這個能力,其支援3路控制輸出,分別為8+2+2相,完全可以滿足這款主機板的供電控制需求。

像這樣的供電配置方式,我們一般稱其為“原生供電控制”,簡單來說就是“有多少相供電就配置能控制多少相的PWM晶片”,這樣的設計在電流控制的響應速度以及電壓控制的精度上都有最好的表現。

另外現在也有不少主機板產品有采用倍相、並聯等“等效相數”的供電電路,例如透過4相控制的PWM晶片搭配倍相器的方式來控制8相供電,或者是每2相供電並聯組成“加強型供電”,再透過4相PWM晶片進行控制。這樣的“等效8相”組合雖然在供電能力上相比原生控制不會有很大差別,但是在電壓控制精度與響應時間上相比原生控制會弱勢一些。

MosFET開關管

如果說PWM晶片決定主機板對供電電壓的控制精度以及響應時間,那麼MosFET的供電能力就相當於是決定CPU供電的電流上限了。MosFET在供電電路中的作用是電流開關,它可以在電路中實現單向導通,透過在控制極也就是柵極加上合適的電壓,就可以讓MosFET實現飽和導通,而調壓功能則是可以透過PWM晶片控制通斷比實現。

MosFET有四項重要引數,分別是最大電流(能承受的最大電流)、最大電壓(能承受的最大電壓)、導通電阻(導通電阻越低電源轉換效率越高)以及承受溫度(所能承受的溫度上限),原則上來說最大電流越大、最大電壓越高、導通電阻越低、承受溫度越高的MosFET品質越好。當然 這樣的完美產品並不存在,不同MosFET會有不同優勢,選擇什麼樣的MosFET是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考慮的。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在開關電源供電電路中,MosFET是分為上橋和下橋兩組,運作時分別導通。一般來說上橋MosFET在規模上是小於等於下橋MosFET,這個與上下橋MosFET所需要承擔的電流不同有關。上橋MosFET承擔是的外部輸入電流,一般來說是12V電壓,因此在同樣功率的前提下,上橋MosFET導通的時間更短,承擔的電流更低,所需要的規模自然可以低一些;而下橋MosFET承擔的是CPU的工作電壓,一般來說 是在1V左右,因此在相同功率的環境下,其承擔的電流是上橋MosFET的10倍,導通的時間更長,所需要的規模自然更高了。

比較常見的MosFET是分離式設計,也就是上橋MosFET與下橋MosFET是獨立元件,這樣的設計便於根據產品的定位來改變元器件,佔用的空間是比較多的,因此現在有不少主機板廠商會在中高階產品上使用整合式的MosFET,這種MosFET我們一般稱之為DrMos,其上橋MosFET以及下橋MosFET均封裝在同一晶片中,佔用的PCB面積更小,更有利於佈線,而且DrMos在轉換效率以及熱量控制上相比傳統分離式MosFET也有一定優勢。

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的8相CPU核心核心供電採用的都是型號為ISL99390HRZ的DrMos元件,這顆DrMos的供電能力最高可達90A,這就意味著在8相供電的情況下,主機板可以提供最高720A的CPU核心供電電流,完全可以滿足旗艦級處理器如酷睿i9-10900K在超頻時所需要的供電。

不過按照酷睿i9-10900K的功耗,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的供電規模可以算得上是3倍於CPU的需求,我們真的有必要選用如此高規模供電的主機板嗎?其實事情並沒有大家想想象的那麼簡單,因為MosFET的實際供電能力與其工作時的溫度有很大的關係,總體來說工作時溫度越低,可以負載的電流就越大;而MosFET的溫度又和其工作時所承擔的電流有關,電流越高溫度也會越高。

因此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上配置了8相總計720A電流的供電規模,除了讓主機板擁有更高的功率上限外,同時還可以分攤每相供電的電流,讓每相電路都工作在合理的負載範圍內,溫度自然也會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在加上帶有熱管的散熱片,就可以進一步壓制供電發熱,使DrMos可以工作在較低的溫度裡,始終維持最佳的工作狀態,以保證輸出電流的強度以及電壓的精度不受影響。

電容與電感線圈

電容與電感線圈在開關電源供電電路中一般是搭配使用,其中電容的作用是穩定供電電壓,濾除電流中的雜波,而電感線圈則是透過儲能和釋能來起到穩定電流的作用。電容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電子元器,其在CPU和GPU的供電電路主要是用於“隔直通交”和濾波。由於電容一般是並聯在供電電路中,因此電流中的交流成分會被電容匯入地線中,而直流成分則繼續進入負載中。同時由於電容可以透過充放電維持電路電壓不變,因此其不僅可以濾除電流中的高頻雜波,同時也減少電路的電壓波動。

而電感線圈的作用則是維持電路中的電流穩定性,當透過電感線圈的電流增大時,電感線圈產生的自感電動勢與電流方向相反,阻止電流的增加,同時將一部分電能轉化成磁場能儲存於電感之中;當透過電感線圈的電流減小時,自感電動勢與電流方向相同,阻止電流的減小,同時釋放出儲存的能量,以補償電流的減小。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供電電路中的電容與電感

由於在開關電源電路中,電感與電容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上萬次的充放電,因此它們的品質將直接影響開關電源供電電路的效能表現。目前CPU供電電路中多使用固態電容以及封閉式電感,前者具備低阻抗、耐高紋波、溫度適應性好等優點,後者則有體積小、儲能高、電阻低的特性,比較適合用於低電壓高電流的CPU和GPU供電電路中。 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採用的就是這樣的配置,其供電輸入濾波電容是定製自FPCAP的固態電容,電感則是貼片式的鐵素體電感,這些元件在中高階主機板上很常見,除了有體積小佔位小的優點外,也是目前業內公認的“高效能”搭配。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主機板背面的聚合物電容

而對於供電輸出濾波來說,有一種電容比起固態電容會更適合使用,那就是聚合物電容,例如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背面的鋁聚合物電容以及著名的“小黃豆”鉭電容 等。聚合物電容擁有極強的高頻響應能力,因此在每秒充放電上萬次的開關電源供電電路中,它們常常被用於輸出端的濾波電路中,可以大大提升電流的純淨度。

優秀的CPU供電在實際使用中是怎樣的表現?

那麼優秀的CPU供電在實際使用中會有怎樣的表現呢?一般來說優秀的CPU供電可以帶來更穩定的電流和電壓,可以讓CPU穩定地執行在高頻率,特別是在超頻時,CPU供電是否足夠優秀,是直接會影響到CPU超頻潛力的發揮以及超頻之後的穩定性。同時優秀的供電電路也會擁有比較高的轉換效率,不僅有利於省電,也可以有效減少發熱,降低平臺對散熱系統的需求。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我們在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上對英特爾酷睿i9-10900K處理器進行超頻,在頻率提升至5。2GHz時,其CPU功耗在265W左右,而在CPU供電介面處測得的輸入功率則為279W,這樣簡單計算下來即可得出,主機板CPU供電電路的轉換效率是為265W/279W*100%=94。9%,可以看出其轉換效率非常高。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而從熱成像圖來看,主機板上的發熱點確實是在CPU供電部分,從溫度上看是70℃到72℃左右,可以看出其溫度控制還是很不錯的,畢竟MosFET特別是DrMos在工作時的發熱是可以達到100℃的水平,屬於高溫工作元件。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主機板供電的用料規模與散熱規模是必須要對等的,這樣才能讓主機板供電有良好的工作環境,以發揮出最高效能。在這一點上,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無疑是讓人滿意的。

另外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的720A供電電流上限的必要性,其不僅能在CPU滿載時讓供電電路處於最佳工作負載區間,實現較高的轉換效率,同時也是預留有充足的安全空間,可以在相對惡劣的散熱環境下,或者瞬時供電峰值的時候,也能維持足夠穩定的電壓和電流,保證系統可以平穩工作。

總結:供電優秀的主機板是CPU超頻的最佳搭配

相信大家從我們的講解中就可以看出,主機板的CPU供電是否強悍,與電容、電感、MosFET以及PWM晶片的配置是相關的,電容與電感決定了主機板的電流是否足夠穩定和純淨,MosFET決定供電電流的上限,PWM晶片則決定了主機板供電的電壓精度和電流響應速度。這四方面需要相互配合才能達成最佳的效果,任何一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都會讓主機板的供電能力大打折扣。

CPU超頻的堅實後盾,怎樣的主機板供電設計才稱得上優秀?

以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的供電配置為例,其供電配置在Mini-ITX主機板上顯然是佼佼者,不僅在有限的空間裡提供了8相供電配置,而且採用的是在控制精度和響應時間上都非常有利的原生PWM供電控制,輸入濾波採用的是低阻抗、耐高紋波和耐高溫的固態電容,輸入則採用了封閉式電感與聚合物電容,這種搭配是目前業內公認的“高效能”配置,可以說無論在供電用料以及供電設計都遠遠超出了旗艦級CPU的需求。

因此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的供電配置即便是放到ATX主機板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對於喜歡迷你平臺,同時有喜歡超頻的玩家來說,這樣的主機板顯然是難得的最佳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