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吉利戰投魅族,汽車與手機一再糾纏

小米宣佈的工程樣車將在今年的第三季度亮相;蘋果意圖在2025年之前完成大規模生產汽車的目標;華為每年投入研發十幾億美元造車,直接和間接研發人員更是高達一萬人……

全球手機廠商大佬們迫不及待地用各種方式踐行自己的“造車”計劃,汽車企業坐不住了,也開始反攻,嘗試跨界造手機。

每日商業報道(www。bizvcw。com)瞭解到,2022年7月4日,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紀時代”)和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魅族科技”)在杭州舉行了戰略投資簽約儀式,星紀時代持有魅族科技的79。09%股權,並取得了對魅族科技的單獨控制。

成立於2021年9月26日的星紀時代由李書福擔任董事長,其中吉利集團(寧波)有限公司是星紀時代的第二大股東,持股32。31%。據天眼查顯示,在實際受益人中,李書福的最終受益股份為61。14%,沈子瑜的最終受益股份為16。52%。

2021年9月28日,星紀時代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開展合作,並宣佈進軍手機領域,而此次收購魅族則意味著進一步深耕手機紅海市場。

魅族沉浮錄

目前的手機行業似乎並不好做,不但需要快速更新升級的產品,還面臨著激烈的價格戰。殘酷的競爭之下,能留在舞臺上的寥寥無幾。華為、榮耀、小米、OPPO、vivo分享了國內手機市場中超95%的市場份額。

魅族也曾在中國的手機市場有過高光時刻。成立初期的魅族僅是一家研發MP3的公司,不出3年,魅族已成為聲名大噪的品牌,並在國內的MP3市場上處於領頭羊的地位。

在最輝煌的時刻,創始人黃章卻看到了MP3行業的衰落之勢。2007年,黃章做出了帶領魅族轉向網際網路智慧手機研發的決定。

2008年,魅族開始在智慧手機這一賽道中發力,並致力於開發高階手機。一年以後,M8的上市讓魅族聲名鵲起,魅族也隨之一戰成名。M9也延續了M8的輝煌,從此之後,魅族持續推出精品並積累了大量的忠實使用者。

2015年,魅族獲得了阿里巴巴投資的5。9億美元,以及海通開元基金投資的6千萬美元。在之後的一年中,魅族連續開了11場釋出會,推出了14款產品。

然而,這樣的發展速度並沒有帶給魅族持續的輝煌。近幾年來,反而市場上漸漸沒有了魅族的身影。

佈局汽車生態鏈

發展遇阻的魅族,此時,或恰逢其時地成為李書福佈局未來汽車生態鏈的一步棋。李書福曾表示:“未來智慧汽車、智慧手機兩個行業的賽道將不再單調,透過佈局手機業務,消費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深度融合,跨界打造使用者生態鏈,可以實現超級協同。”

“智慧汽車+智慧手機”本身就給人留下了無限想象空間,手機車鑰匙便是兩者聯合的縮影之一。

不過,吉利並非市場上唯一一個沉迷於造手機的汽車玩家,有訊息稱,蔚來也正在籌備手機團隊,但對於戰投了魅族的吉利而言,卻是較早拿到入場券。

也許,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市場時機。手機市場環境波詭雲譎,供應危機嚴峻,手機行業巨頭林立,價格戰愈演愈烈……即便這樣,吉利仍然想爭取到一個智慧終端的入口,邁向未來汽車生態鏈發展的道路。

此前,吉利在市值僅有30多億的時候就以“蛇吞象”的姿態併購了高達100多億的老牌車企沃爾沃。當時的人們並不看好吉利的這場“冒險”。但十多年來,被吉利收購的沃爾沃發展良好,吉利也獲得了沃爾沃的技術支援,可以說,雙方在這次合作中實現了互利共贏。

但是,魅族能否像沃爾沃一樣煥發活力併產生更多的增量,仍有待觀察,雙方能否互利共贏創造共同的輝煌,眾人期待。

畢竟,魅族雖然深耕消費電子行業近20年,但落後的這些年裡,魅族的研發技術和品牌設計似乎都有些不足。當然,唯有在保障汽車安全性、操作性的基礎之上,提升使用者體驗和智慧化產品的質量才能把路越走越寬。

(END)

馬冰冰

編輯

錢寅

排版

項悠悠

文章部分配圖來自網路

吉利戰投魅族,汽車與手機一再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