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剷除“山寨維修”需要多方發力

本文轉自:中工網

家電維修迎來旺季,不少消費者遭遇“山寨維修”,不僅家電沒修好,還蒙受經濟損失。近日,記者採訪發現,受多種因素影響,家電維修“正規軍”正在萎縮,且規模有限、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山寨維修”攫取了大量市場份額。(7月21日《工人日報》)

刻意誇大,過度維修,以次充好,預留隱患;看人下菜,漫天要價,亂收費,多收費……“山寨維修”亂象,早已倍受詬病。透過官方售後維修點的正規維修,一般有較規範的收費標準,對維修責任和質量可以溯源。那麼,為什麼很多消費者不選擇正規維修,而選擇“山寨維修”?很大原因在“便民性”上,一些正規的售後維修遠不如“山寨維修”。

從媒體調查來看,有的家電品牌一個市轄區僅有1~2個正規的售後維修點,甚至全市範圍也僅有幾個,且人手十分有限,消費者長時間排隊等待維修等問題較為突出。與之相比,“山寨維修”數量多、分佈廣,加之假冒正規售後維修服務的情況越來越多,消費者難辨真偽。當消費者維修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山寨維修”自然會來搶佔這個市場。

“山寨維修”不僅侵害了消費者利益,也破壞了生產廠家品牌形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網資料顯示,在所有投訴問題中,售後服務投訴最多,佔總問題的29。27%。以商品分類看,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排名第一,佔商品總量的30。06%,維修過程中的錯訛百出,很多情況下是壓縮成本所致,如將維修工作外包給第三方。

在嚴打假冒偽劣的語境之下,“山寨維修”也該好好管管了。2012年起施行的《家電維修服務業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家電維修經營者應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懸掛營業執照,明示服務專案和家電配件的收費標準、質量規範、質保期限以及投訴電話。但近年來,“山寨維修”的“版圖”卻不斷擴充。因此,剷除“山寨維修”亂象,需要多方發力。

首先,家電生產廠家要“衝鋒在前”。這既是維護消費者權益,也是維護自身品牌形象。“山寨維修”是典型的侵權行為,與假冒偽劣產品無異。廠家應對指定維修點加強監管,增強力量,創新售後服務方式,如建立直營的“快修快賠點”等,做到售後服務職業化、管理規範化、收費透明化。即便選擇外包,也要有強力的約束機制,不能放任自流。

其次,有關部門和行業要聯手整治。近期,不少地方、行業協會等出臺新規,對家電維修提出新要求。比如,鼓勵行業企業間互相調劑服務人員和通用零配件;維修人員必須持證上門、亮證服務;所有服務企業必須明示收費標準等。監管部門也應暢通維權渠道,對家電維修相關違規違法行為,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對消費者而言,要擦亮眼睛,警惕“山寨維修”,主動詢問相關事項,儲存好維修記錄並索取消費憑證,以便維權。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重塑家電維修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