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沒養豬都不好意思叫“大廠”了

自動飼餵、豬臉識別、智慧養豬……從遠古新石器時代延續下來的生產活動“養豬”,正在被科學和技術的力量革新。

近日華為機器視覺總裁段愛國迴應了此前盛傳的“華為養豬”一事,他表示華為不養豬,而是賦能企業養好豬”。

沒養豬都不好意思叫“大廠”了

據悉,華為提供的豬系統將包含

儀表盤監控、大資料分析、數字化管理;支援AI識別、AI學習、AI預測、AI決策等;透過標準化、程式化,實現全感知監控、機器人巡檢和自動/遠端控制。

在華為之前,不乏網際網路、房地產等企業跨界養豬案例。

率先身體力行的是

網易。

2009年,網易創始人丁磊宣佈投身養豬,以“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為導向創立“味央”品牌。2016年,味央豬揚名正式上市,一頭豬拍出了將近30萬元的天價。

期間,

美團、京東

等企業投資1。6億元給味央豬建生態豬場。據悉,網易味央豬紹興專案一期計劃將於2021年底建成,投產後年出欄生豬10萬頭,三期全部完成之後,總產能可達一年50萬頭。

2018年非洲豬瘟暴發,豬肉價格上行,阿里雲、京東、萬科等相繼入局養豬領域。

其中,除了萬科是自己下場試水生豬養殖外,其餘公司更多是採取與豬企合作的模式進行技術支援,用IT、大資料等方式賦予養豬裝置“智慧化”。

2018年,

阿里雲ET大腦

進行針對性的研發與訓練,實現AI養豬。

透過ET大腦可以自動分析並記錄仔豬的出生數量與生產實況,以及豬的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和軌跡,以便意外狀況發生之時人工及時介入。有了ET大腦的加持,母豬的生產力平均提升了3頭,而病死率降低了3%。

沒養豬都不好意思叫“大廠”了

京東

宣佈成立“京東農牧”與“京東農業研究院”,旨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推動養豬業升級。京東的智慧化養豬可幫助大中型養殖企業把人工成本降至30%以上,節省飼料8%~10%,出欄時間縮減5~8天,每年至少可以給中國養殖業節省500億元的成本。

大廠養豬,有利可圖麼?回答是有的!

畢竟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豬肉消費與出口國,豬肉是中國人的“剛需”。

資料顯示,2019年全球豬肉消費量達到1。009億噸,我國豬肉消費量比例高達49%,

中國消費者吃掉了全球一半的豬肉。

甚至,在養豬的頭部企業中,出過中國首富,還有登上過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前十、胡潤百富榜的企業家,陸步軒創立的“壹號土豬”在2019年銷售額也超過50億元。

吸引了網際網路大廠紛紛致力於養豬的原因,不僅在於賺錢,更在於技術在新場景中的落地應用。

看起來的養豬不是養豬,而是數字技術在新場景中的落地。

*部分圖源網路

文/知言  編輯/嚴楷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