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至今還走不出一次性吃55個粽子的“陰影”,想著這次來點新花樣。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不可能的,粽子還是要吃的,但要吃點不一樣的——奇葩口味粽子大賞,請接受視覺與味覺的雙重暴擊吧!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申明:質尚生活圈本次測評無任何商業廣告植入,樣品單個價格為購樣價格,體驗結果僅對來樣負責,僅供參考。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本是粒粒分明的糯米,經過混合,融為一體,米與米之間已分不清彼此,這讓它吃起來沒有米粒的顆粒感,而是

有了麻薯的那種細膩感

梅乾菜,菜如其名,有點幹有點硬,甚至還有點嚼勁,讓我這張大眾臉出現了奇特的表情。

說好的五花肉,不知道什麼時候進了肚子,整個粽子吃完都不見它的蹤影,留下一樁謎案。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吃粽子會吃出

辣椒拌飯

的感覺,看上去油到發光的外表簡直比辣椒拌飯更像辣椒拌飯。

當然,“辣椒拌飯”如果能來點肉啊菜啊什麼的,味道就更上一層樓了。

別說,還真有,畢竟它叫剁椒鹹菜黑豬肉粽。

那就接受我們味蕾的嚴格考驗吧!

雖然豬肉口感偏硬、鹹菜味道偏淡,但融合香辣味,也能吃出滿足感。這就像我們平時吃的東西一樣,

只要蘸點辣椒醬,好吃指數能翻好幾倍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辣條雖然不能當飯吃,但是可以當粽子吃啊!衛龍表示皮一下很開心! 不過我有點疑惑,吃完辣條要舔一舔手指,那吃完辣條味粽子,是不是要舔一舔粽葉呢?我皮一下也很開心。 開心的同時還是細細品味一下吧!

咦,

這不是火鍋底料的味道嗎

?剁椒、八角、豆瓣……沒有一樣味道被落下,如果能來點大蒜、蔥花、花生調一碟蘸料,就是吃沒有湯的幹火鍋了,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但辣條可不願意讓火鍋底料搶了風頭,回味的時候,就是它的主場——打個嗝,

辣條味從胃往上走

,到達嘴巴和鼻子處,讓人瞬間清醒。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看到這麼長的粽子,我想說:神啊,請賜我一個128G的胃吧!

神:128G的胃是沒有了,但我可以用5G的速度,送你一群可以分享的人。

好吧,有福同享,讓我切了給各位兄弟姐妹分一分。

請欣賞我切粽子切出的壯闊感——刀從頭劃到尾,時間彷彿過了一年,刀往下壓,遇到一點阻力的時候,我就知道,

那是7個蛋黃的力量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七龍珠果然有7個蛋黃,吃的時候你一個我一個,對頭。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我迫不及待地將蛋黃連同糯米和肉一起送進嘴裡,雖然味道沒有很驚豔,比如蛋黃有點幹、糯米無功無過、肉有點柴,但是卻讓人很滿足,畢竟整個的蛋黃和大塊的肉,在平時那些粽子裡頭是可遇不可求的。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去皮綠豆和肥肉是黑粽的特色用料,不知道加了板栗之後能不能讓它的靈魂進一步昇華呢?

額……其實肥肉略顯油膩,但是很有嚼勁,如果能在糯米中化開就更好了,綠豆的“沙”感中和了糯米的粘稠感,板栗很“板栗”,就是超市裡那種擺了一大箱的散裝板栗的味道。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黑粽也叫灰水粽,是壯族美食。它之所以是黑色的,並不是因為用了黑米,而是因為糯米用草木灰過濾成的灰色水浸泡過。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精緻的稜錐形禮盒神似遠在西南方的金字塔

,不知金字塔的頂端,生活的是什麼樣的粽子呢?看它容量特別大,不知道是不是特別能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開啟後才發現,裡面

只裝了4個小巧的粽子

,嗯……確實挺能“裝”的,我只能安慰自己濃縮的就是精華。

拆開粽葉觀察“精華”,外層透明的、果凍狀的“米”讓裡面粉紅色的蜜桃餡一覽無遺,像粽子界不食人間煙火的水晶公主,顏值滿分。

不過蜜桃餡過於甜膩,外層的“皮”吃起來特別Q彈,我想這個一口真的需要嚼32下。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這是這次的樣品中唯一一款不用蒸的粽子,有榴蓮芝士、抹茶紅豆和蜜桃烏龍3個口味,我們直接撕開粽葉又看又吃。

榴蓮芝士

咦,這不是加了蓮蓉的缽仔糕嗎?只是更Q更軟,外加一點點的榴蓮味。

可以說,榴蓮沒有讓我很留戀,芝士沒有讓我漲知識(本來我想見識一下芝士味粽子是什麼樣的,但是好像沒有吃出芝士味)。

抹茶紅豆

還是缽仔糕的味道,就是多了一層綠茶的口感……

蜜桃烏龍

這個“缽仔糕”回甘有一點蜜桃烏龍茶的味道,不知道它是不是和我用了同一個牌子的茶包。

總的來說,這三個味道的區別沒有很大,都像加了蓮蓉的缽仔糕,愛吃甜粽子or缽仔糕的小夥伴可以一試。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自從兩年前一款價值6000多元的透明塑膠包在時尚界一炮而紅之後,透明包包就一直火到現在。

連稻香村和COSTA也緊跟時代潮流,聯名出了一款帶透明包的粽子

,不到200塊(包包+粽子的購樣價格為198元)的價格就能讓人同時躋身時尚界和美食界,你值得擁有!不過弱弱地問一句,母子包裡面的“子包”,是為了讓我藏粽子嗎?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這款粽子有

咖啡巧克力

抹茶豆沙

八寶

蛋黃鮮肉

蜜棗

幾個口味,我們試吃了前兩款。

咖啡巧克力

剛開啟粽葉,就能聞到濃濃的代可可味,本以為它會很甜,但入口卻覺得有點清淡。

抹茶豆沙

綠色的餡都快和粽葉融為一體了,所以紅豆在一片抹茶色的糯米中,一眼就被發現了。

吃起來比咖啡巧克力要膩一點,但都在可接受的程度。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這款粽子共有8個口味,我們隨意挑了4個進行體驗。

烏米蛋黃鮮肉粽

我懷疑製作者在這個粽子上面倒了一包250g的鹽,因為真的太!鹹!了!如果我想強迫自己每天喝8杯水,可以考慮每天來一個這樣的粽子。

烏米相思蜜棗粽

黑乎乎的糯米里面藏了一顆蜜棗,這顆神奇的蜜棗讓周圍的糯米都有了一個神奇的味道——

草粿味/龜苓膏味/涼粉味

,不知道能不能給夏天燥熱的我下下火。

有一個(口味太多導致我們分不清)吃起來讓人懷疑是從煲仔飯裡挖了一勺飯,再用粽葉包好的,因為它很有老廣的味道——偏硬的肥肉略帶一股淡淡的酒味,米飯中還能吃出

腐乳味

還有一個吃起來很酸,像加了酸梅汁,酸味粽子要出圈了嗎?

總之,我們試吃的這4個口味的粽子都有一個共同點——肉餡、棗餡都隱藏在中間,外層的糯米沒有其他餡料,吃起來比較單調。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玉米薯薯粽,疊音字讓我以為它是將“怎麼能吃兔兔”的嗲裡嗲氣發揚光大,切開之後才發現,原來“薯薯”是紫薯和紅薯的意思,誤會一場,別介哈!

它的糯米中還混合了玉米(乍一看還以為是沒煮熟),讓人不僅想吟詩一句——紫薯紅薯,薯薯纏繞,玉米糯米,米米相依。

吃起來沒有什麼玉米味,中間的紫薯和紅薯餡特別像豆沙,但不會很甜,有點像清淡的八寶糯米飯,是甜粽子裡的清流了,習慣吃鹹粽子的朋友要是想換換口味,可以考慮一下它。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奇葩粽子測評丨辣條、麻薯、缽仔糕加入大戰,甜鹹粽地位不保?!

【小編後記】質尚生活圈不以盈利為目的,無關任何商業利益,並沒有商業軟性廣告植入,測評結果僅對來樣負責。眾所周知,品牌並非完全等同於品質,在眾多自說自話的品牌和言過其詞的廣告中,如何分辨出高品質的產品,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確是難事。質尚生活圈初衷和目的是:透過檢測,將真正的品質帶給所有人。質尚生活圈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文案:鄭兒八斤

圖文編輯:科普界飼貓少女

手繪插畫:徐一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