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不做兩件事、不欠一種情,餘生才算活通透

不做兩件事、不欠一種情,餘生才算活通透

一過四十的中年人往往活成了“多工處理器”的模樣,事業瓶頸、沉重房貸、上敬高堂、下供兒女,加班、熬夜硬撐中流砥柱,這般艱辛疾苦才是中年人的寫照。

嗅覺變鈍、膝蓋異常、聽力下降、視力退化、三高困擾、神經衰弱、胃腸疾病等等健康方面的問題哪一樣不是中年人的專屬,簡直內憂外患泰山壓頂;當代英國女作家珍妮特·溫特森在《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書中寫道:“每次你在做出一項重大決定,你就會分離出一部分自己,去過另一種可能過的生活”;這充分說明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就是他的生活態度與格局,在利鎖名韁、江湖茫茫的中年時光裡,務請別做這兩件事、不欠這種情:

一、不去你只是配角的飯局

每到年底各種飯局頻率更甚,如果你赴約,你會發現自己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小配角前來湊人數而已;不知何時起飯局早已演變成了名利場,過得風生水起的人通會把飯局作為炫耀的場合,而那些壯志未酬的普通人會在無形中領略到被現實反諷的內心戲。

一夥人圍坐在一起推杯換盞巧笑晏晏,正事拐著彎地談、糗事變著法地繞,看似簡單輕鬆實質水深不見底;混飯局通常只有這麼三種人:一是想從別人身上斬獲利益,二是逢人的嘚瑟顯擺者,三是窮極無聊純粹只想混個臉熟之徒;那麼,從這三種人身上你想獲得、你能夠獲得哪些有營養的反饋呢?!

二、不欠人情債

我國民眾歷來講究“人情”、“面子”、“人脈”,人情債小到拉票、砍價,大到借錢、找工作,許多人總是誤以為委託熟人辦事定會事半功倍,事實上把希望寄託於人情是最不靠譜的辦事形式,其中的隱形成本沉重到讓你日後承受不起;如果哪天你處置偏差,那麼彼此間的關係也就火速朝著割袍斷義勢不兩立而去。

事情如果辦妥,你也就揹負了人情債,日後定要以時間成本及價值成本去償還;如果事情辦砸,你就陡增了機會成本,無及自認倒黴的份;美國、德國合拍的影片《致命人脈》中有這麼兩句臺詞醍醐灌頂:“人情是開路的利劍,也是自縛的繭。”。

不做兩件事、不欠一種情,餘生才算活通透

三、不管閒事是格局

黃女士自稱古道熱心俠義心腸,有天她在菜場遇見了同來買菜的鄰居宋姐,宋姐對她說因為親家來作客所以當天的社群書法興趣課她要缺席,聞言,黃女士多管閒事的老毛病又開始膨脹;“我看你土雞、大閘蟹、海鮮平時天天拎回家,你親家難得來一趟,那你就買這點最普通的家常菜啊!”;宋姐此時支支吾吾,原來不遠處正站著陪同她一起前來買菜的親家母,當下親家就一臉惱怒地直接踏上歸程,其實宋姐為親家曠了書法興趣課是她好客人設的說辭和伎倆;之所以應付性地採辦家常菜,是為報當年女方母親瞧不上她兒子的一箭之仇。

黃女士不知深淺的熱心腸從此被宋姐視為大惡人,兩家人原本綿延了十餘年的親密鄰居關係全線黑化;黃女士完全不體恤“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的亙古誡告,多管閒事非但沒有顯出她的氣正品高,喜歡插手別人生活的她生生活成了不受歡迎的人。

看不透人性你就無法活成智者,因而任何場合你都要守尺度、知分寸、不逾矩;明代著名格言《增廣賢文》一書中寫道:“見事莫說,問事不知,閒事莫管,無事早歸。”;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也書有警世名言:“我可以計算天體執行的軌道,但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英國大文豪狄更斯也道:“最好的禮貌,是不多管閒事。”;可見,不管閒事既體面了自己也周全了別人,其實比袖手旁觀更惡劣的是對他人際遇的狗拿耗子指手畫腳,因為人人都有無法示人的傷疤以及冷暖自知的苦楚。

中年人的成熟就是接受無人可依、習慣孤軍奮鬥、懂得謹言慎行;對人、對事不紙上談兵坐而論道,這是對真相的敬畏以及是對自己的保全。

不做兩件事、不欠一種情,餘生才算活通透